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天倫月餅的品牌故事

天倫月餅的品牌故事

吳惠賢,福建漳州南靖縣人,從小誌向遠大。十五歲時,他外出學習藝術謀生。在去上海的路上,他遇到了壹個同鄉,他們很合得來。後來介紹他到上海“騰龍閣糕點店”當學徒。店主姓胡,原是清代廚師。從老家退休後,他在上海開了壹家糕點店。

胡老板沒有孩子。看到吳會賢天性淳樸,吃苦耐勞,平日裏把他當自己人,悉心栽培,把所有的本事都教給了他。

1903年,胡老板去世,吳會賢以繼子的名義繼承了“騰龍閣”。

因為名師親力親為,“騰龍閣”的糕點總是比其他店的品種多,做工精致。此外,吳惠賢還經常推出口味新穎的蛋糕。這幾年,“騰龍閣”的名氣越來越大,無論官員、富豪家庭、外國政要還是尋常百姓家。

吳惠賢誠實守信、熱情周到的經營風格吸引了大批忠實回頭客,“騰龍閣”壹度成為上海最紅火的糕點店。

1930年,他的兒子吳也收到了《吳會賢傳》,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這時,“騰龍閣”的大部分事務都由吳打理。

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中國局勢進壹步動蕩,戰爭陰影籠罩全國。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吳把父母、妻兒送回了漳州南靖老家,自己留在了上海。那些年,他飽受親人相思病的折磨,目睹妻子因戰亂而妻離子散、家庭破碎的場景。

在槍炮聲中,吳忍痛結束了“騰龍閣”的事業,投身於這場民族戰爭。為了表示對愛國抗戰的支持和對困境中人民的關懷,吳鼎多次組織愛國商人捐款捐物,盡可能地幫助抗日軍民和困境中的人民。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吳終於回到闊別多年的漳州南靖,與父母妻兒團聚。地處閩南、閩西南交通要道的南京,是商人往來的必經之路。身不由己的吳會賢在兒子的幫助下,開了壹家“騰龍閣蛋糕店”,從零開始重建騰龍閣的風光。

1949 10 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吳丁壹家和全國壹樣激動。

恰逢65438年6月6日傳統中秋節。看到國家終於自立,人民終於獨立,家家戶戶團圓,吳滿心歡喜。對於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壹個中秋節,他想在這個雙喜臨門的日子裏,用壹種特殊的方式和鄉親們壹起慶祝!

吳丁和家人壹起工作了幾天幾夜,制作了壹批精美的月餅,每壹個月餅上都印有“合家歡樂”的字樣,表達對家人團聚、國家和平穩定的祝福!

中秋節那天,“騰龍閣蛋糕店”門口掛著“中秋團圓,闔家幸福”的橫幅。

很快店裏就擠滿了人,吳家祖孫三代也忙得不亦樂乎!村民們爭相購買月餅過節,這是壹個家庭團聚和幸福的好兆頭!

之後“騰龍閣”的生意越來越好。

1950年,吳對店鋪進行了擴建,將其壹分為二,改為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在兒子吳龍江的建議下,他將店名改為“天倫”,以表達眾生對家庭幸福的追求和渴望。

這幾年來,天倫糕點店不僅成為南京的知名店鋪,還開始在南京以外的地方批量銷售產品。這時,天倫糕點店突然面臨重大轉折!

1956期間,全國掀起公私合營熱潮。天倫糕點店改組為公私合營制,天倫糕點店也融入了新體制的洪流中。

體制的改革和角色的轉換並沒有影響吳和吳龍江對職業的奉獻。他們繼續留在工廠擔任高級糕點廚師,每個人都負責質量控制和新產品的開發。齊新為國家和人民工作。

改革開放後,吳家第四代傳人吳延慶跟隨正規發展,在漳州投資興建了集團食品企業。同時,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吳艷青在1997將產品註冊為“家庭生活”,希望通過優質的產品將幸福、團圓、快樂、滿足作為文化核心價值傳遞給每壹位消費者。天倫品牌正式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