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蟬在夏季時發出的叫聲像“知了”,所以知了這壹別稱更為人所知;只有雄蟬才會叫,它的腹部有壹個發聲器,能夠持續不斷的發出響徹雲霄的聲音;說蟬是土裏長出來的是因為蟬在幼年時期是生活在土裏的。
炎炎夏日綠樹下的交響隊,吱呀吱呀的叫每壹年的仲夏時節,太陽當空照,恨不得閃耀全世界,人們都不願意在太陽底下活動,大多窩在家裏納涼,只有那耐熱愛喧嘩的蟬兒,也就是知了,願意在頂著烈日放聲歌唱。它們是叫得快活了,叫得過癮了。可怕熱的人們開始皺眉頭了,這麽熱的天,知了那使不完的勁全用來發出噪音了,人們的耳朵表示非常痛苦。正是因為這“天籟”的歌聲,人們親切的稱它們為知了。那它們壹叫就叫這麽久,不會累嗎?不會餓嗎?我想說這個擔心有點多余了,知了叫得時候可不會斷了糧食的。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真的有有壹種嘴巴是用來吃飯蟬作為昆蟲王國裏面著名的歌手,自然有過蟲之處。是什麽力量支撐著它從早唱到晚,壹刻也不停歇呢?是它的嘴巴,神奇到只用來吃飯的嘴巴,蟬的嘴巴叫口器,當蟬趴在樹上放聲歌唱時,它會用嘴部鋒利的口器刺入大樹的軀幹,就像討厭的蚊子將口器紮入我們的肉裏吸血壹樣,而蟬是通過吮吸樹木的汁液,來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這就是吃飽了飯唱歌也有力氣,才能與這酷熱的天氣叫板,但這波物理傷害全打在了人類身上。
天生的音樂家,昆蟲王國歌壇的頂流作為壹個頂級的歌唱家,蟬靠的是實力,依靠自己身體特殊的構造擁有了非凡的歌喉,長期占據著名歌唱家的寶座。特殊的歌唱方式給蟬的歌曲大大加分,它們的歌聲是通過腹部的發音器與鳴肌發生震動,像敦實的大鼓受到撞擊震動發出聲音。蟬的鳴肌每秒鐘可以伸縮約壹萬次,它的發音器位於腹部兩側,具有蓋板、鏡膜、聲鼓和***振室四個部位,壹起配合完成蟬的歌唱夢。
蟬即將要發聲時,鳴肌開始收縮,將聲鼓的內膜緊緊拉住,在最緊的時候收力松弛鳴肌,這時,聲鼓就恢復了原態,通過聲鼓膜的不斷收縮松弛,蟬的發音器開始正常運作,而具有歌唱天賦的蟬可不會止步於發出聲音,它們會利用收縮松弛聲鼓膜的速度發出不同的音節,當速度快時,發出的音節短而急促,當速度快時,發出的音節長而悠轉。這就是音樂大家的音樂才華了。
在歌唱這壹方面,蟬可不敢馬虎,壹個不小心就香火難繼大音樂家雄蟬熱愛歌唱的原因竟然是為了繁殖後代!眾所周知,壹到夏天,蟬就會大聲的叫個不停,各路蟬兒聚齊在壹塊互相爭鳴,就是為了得到雌蟬的親睞,如果妳觀察仔細,就能發現蟬兒有時候突然叫得比平時響亮很多,吵的令人很頭疼,其實此時的蟬兒正在接受未來媳婦的考驗,雌蟬眼光毒辣,有自己的壹套擇偶標準,它能夠根據雄蟬鳴叫情況大概了解到這只雄蟬的身體健壯情況,是否具有繁衍後代的能力,是否能與它孕育出健康的下壹代,等到它經過壹番思量後,便會飛到壹只雄蟬的身邊,完成它們的蟬生大事,完成交配後的蟬們就“燈枯油盡”了。
潛伏多個春秋,只為在夏日短暫的壹鳴雌蟬交配後會講卵產在各種小樹根上,聰明的雌蟬懂得不把壹窩蛋放在壹處的道理,會找到許多個小樹根分別下卵,等到卵發育長大變成幼蟲後,會留下壹根如蜘蛛絲壹般的線迅速落到地上鉆入地下,用壹對強壯的開掘前足和刺吸式口器開啟它的地下生活,在地下的蟬幼蟲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維持體內營養,通常會在地下成長發育三五年,也有長至十七年的發育時長,這些時長好巧不巧全是質數,這是為了避免與別的蟬類同時出土,進而面對爭奪領土、食物的情況。
因為蟬幼蟲身體需求,它必須利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根部的汁液,這壹行為會削弱植物的長勢,使得植物枝梢因無法吸收營養導致枯死,所以蟬其實是壹種害蟲,等到即將羽化時,蟬會鉆出圖表,開始它浮躁的地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