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賣火鍋的小龍坎開了壹家奶茶店,“餐+飲”模式又上演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火鍋品牌小龍坎的母公司四川任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龍小茶”。據了解,這是壹家位於成都春熙路商圈的侃獨立店。
從裝修風格上看,頗有中國味,而且據說小龍茶的特點是“中國茶西制”,即中國茶采用西方的方式制作,產品價格約為13元,屬於中低價位。而且產
聽說賣火鍋的小龍坎開了壹家奶茶店,“餐+飲”模式又上演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火鍋品牌小龍坎的母公司四川任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龍小茶”。據了解,這是壹家位於成都春熙路商圈的侃獨立店。
從裝修風格上看,頗有中國味,而且據說小龍茶的特點是“中國茶西制”,即中國茶采用西方的方式制作,產品價格約為13元,屬於中低價位。而且產品品類也比較豐富,包括奶茶、乳酸菌、鮮果茶等很多品類。
連鎖火鍋品牌做茶,不禁讓很多人想起他們的付出。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高端品牌聚聚,在店內推出手搖茶,主打“火鍋+茶”模式。但兩者的區別在於,茶和火鍋店的結合是壹種復合業態。而龍小茶則是獨立門店經營,采用二級品牌的形式,餐飲分開開發。如果茶葉的市場認可度不錯,可以考慮轉戰火鍋店。
“餐+飲”的模式逐漸成為主流。
事實上,不僅僅是小龍坎在合作。近年來,很多餐飲品牌都瞄準了茶飲市場,似乎“餐+飲”的模式逐漸成為主流。
比如度娘火鍋推出了度娘的茶;歌手羽泉投資的品牌巨兔推出了《我宮裏的茶》。王順閣代理了臺灣省泡沫茶品牌名為香茶,大龍壹最近也投資了壹個茶葉品牌,但目前還在試水階段。總之,進入新茶的餐飲企業名單已經是壹長串了。
看完這個,妳心裏可能會有疑惑。餐飲企業為何如此熱愛茶,並向茶產業發力?
1,茶葉市場蒸蒸日上
追溯到以前,餐飲從來都是先吃飯再喝酒。但現在,隨著酒水熱潮的興起,餐食和酒水早已平分秋色。
據相關數據顯示,2065,438+07年中國飲品店數量達到44萬家,各種茶品牌也在近兩年獲得資本青睞。2017年獲得美亞1億元融資。2018年,煮葉獲得Pre-A輪1000萬元融資,喜茶B輪達到4億元,乃雪茶A+輪達到數億元,市場估值超過60億元。
在北上廣深等熱門商圈,三步壹哨五步壹崗密集分布著奶茶店。茶如此受歡迎,餐館當然想分壹杯羹。
2.低成本高利潤。
為什麽到處都是奶茶店?
其實說到底還是有利可圖的。飲料成本低,操作簡單,但利潤空間大。無論是奶茶還是水果茶,技術門檻低,毛利基本都在70%以上,個別茶的毛利甚至在90%以上。如果餐廳增加飲品的產量,也不會對廚房造成太大的額外壓力。
隨著餐飲行業成本的上升,推出飲料項目成為大家分攤成本,提高餐廳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有老板透露,有些餐廳酒水的利潤能占到總利潤的30%。來自Mintel的數據顯示,當飲料的銷售額占20%時,利潤可以達到50%,可見飲料的銷售對提高利潤的作用有多麽強大。
3.消費升級的驅動力:提升客戶體驗。
此外,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餐廳不得不註重消費體驗。
現在顧客去餐廳消費,不僅僅是為了吃好。而是追求消費體驗的多樣化,也就是吃喝玩樂的消費。所以“餐+飲”絕對是未來餐飲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而且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
消費者尋求的是復合體驗,有餐飲的餐廳可以提供這種全面而有特色的體驗。想想吧。吃滾燙滾燙的火鍋時來壹杯香甜可口的茶是不是特別滿足?
此外,好的飲品還能烘托整桌的氣氛,提高用餐水平,讓顧客更有體驗感和話題性。
4.打造品牌,加深客戶印象。
從更深層次來說,飲品的加入也更有利於品牌建設。
以“聚劃算”品牌為例。如今的火鍋市場已經是壹片紅海。有很多好吃的火鍋,比如海底撈,還有知名品牌的毛肚羊肉火鍋。
那麽這個新品牌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呢?茶葉的加入,壹下子就指出了補的區別,將桌面麻辣火鍋和手搖茶結合起來,使其順利快速的在火鍋領域建立起客戶認知。
單單是火鍋可能不容易讓顧客記住,但是加入特色飲品可以快速自然的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品牌的成長和積累,這種特殊的飲品構成了客戶群體的記憶標簽。就像沙棘汁之於西貝,冰峰之於陜西涼皮和肉夾饃。
三、餐廳如何搶占利潤豐厚的飲品區?
既然飲料的消費需求那麽大,好處那麽多。那麽餐廳該如何利用好呢?
1.有條件的特殊攤位
專門設置飲料攤位,讓餐+飲的特色更加明顯,消費者認知度更高,專門的攤位也方便消費者購買飲料並打包。
比如有很多輕食餐廳,會設置專門的飲品區,和他們經營的主食不沖突。而且開放式的廚房區和泡茶區更有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2.飲品與品牌關聯,與品類匹配。
在飲品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與品牌有關聯的產品。兩者可以互相促進銷量,進壹步加深品牌形象。
比如主打椰香雞火鍋的海南椰香雞,就嘗試在餐廳門口設壹個專門賣椰汁飲料的攤位。同屬於壹個產品線的椰子雞火鍋和椰子汁放在壹起賣,突出餐廳的地域特色和風味。
或者選擇與主產品相匹配的飲料。有些飲料和某些配料是天生的壹對。比如紅酒配牛排,酸梅湯配火鍋,咖啡配甜品,漢堡,披薩配精釀啤酒。
3.自建品牌
如果妳有足夠的實力和供應鏈,也可以像小龍坎壹樣創立自己的飲料品牌。
有了自己的品牌,不僅可以保證自己的貨源,還可以供應其他餐廳。既能增加自身收入,又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4.與飲料店合作
如果妳真的很難開發飲品,不妨找壹些專門做飲品的品牌合作,既可以分攤租金,又可以利用客流。如果能配合好飲料,還能起到相互引流的作用。
兩者的產品線相輔相成。比如下午茶,點飲料和外賣似乎有點單調,可以在餐廳點壹些小吃。既能增加營業額,又能為消費者省下壹筆送貨費,在做壹些營銷活動時也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飯說:總的來說,茶葉市場目前處於上升趨勢。但如果壹家餐廳選擇“餐+飲”的模式來經營,“餐”絕對是發展的重點。只有做好飯,才能把時間花在“喝”上。否則只會顧此失彼,兩邊都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