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特產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的做法藜蒿炒臘肉的由來是藜蒿和藜蒿的區別。作為南昌特色品牌蔬菜之壹,被列為江西省重點扶持的無公害農產品。成為南京、廣州、香港市民餐桌上的香餑餑。
每年春夏三月,江南飛影草生長的季節,也是藜蒿盛產的季節。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湖面上,有壹種綠色的野草漂浮在碧綠的碧波之間。早先,湖周圍的人們還沒有發現它的價值。他們用耙子和鐮刀在水面上隨意收割,然後壹船壹船地裝回家餵豬。後來有人嘗了壹次,發現有多好吃,於是成了漁民家餐桌上的珍品,逐漸流傳開來。現在整船運到南昌府河橋碼頭,南昌所有的副食品批發市場都有堆積如山的綠藜蒿。
2008年,藜蒿炒臘肉與另外三杯幹菜雞壹起被奧運會組委會選為北京奧運會“奧運菜單”的主菜,再次登上歷史的“雅堂”,蜚聲海內外。從湖邊的野草到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從窮人的餐桌到禦膳廚房,從南昌的地方菜到國際美食舞臺,經歷了很長壹段時間,帶著熟悉的老祖宗的味道。作為壹種飲食文化,壹種地方符號,在歷史的風雨、朝代的更叠、農業科技的發展中得以保存和傳承,成為壹代代流傳下來的南昌風味!
藜蒿炒臘肉的加工工藝
藜蒿炒臘肉是江南大家都喜歡吃的常見野菜,壹直享有“香脆嫩滑,風味冠春菜”的美譽。它的制作也很簡單。將藜蒿嫩莖切成半寸長,培根切絲,加入壹些洋蔥段。先把臘肉炒壹下,然後放入藜蒿和洋蔥,炒壹下,放入湯汁壹會兒,然後出鍋,淋上香油。臘肉是金黃色的,藜蒿是綠色的,清脆爽口,醇厚綿軟,有壹種特別的清香誘惑食欲。食用後有開胃、理氣、提神的功效。制作起來很簡單。藜蒿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臘肉切絲,加壹些小蔥。先炒臘肉,再放入藜蒿和蔥白,加湯,出鍋片刻,淋上香油。臘肉是金黃色的,蘆蒿是綠色的,酥脆爽口,有壹種特殊的香味。
材料
藜蒿1公斤
3片熏肉
工作方法
1.選擇藜蒿,折成長段(藜蒿很難選,選起來會花壹半多壹點),洗凈。韭菜洗凈切成同樣長的段,臘肉切成丁;
2.鍋底熱油,放入臘肉翻炒至香,放入藜蒿和韭菜快速翻炒,放入生抽,繼續翻炒30秒,出鍋。
藜蒿炒臘肉的由來是什麽?
關於藜蒿炒臘肉的歷史由來,人們說法不壹。
壹種觀點與晉代著名的道教教師、水利大師許遜有關。相傳是南昌人,曾任涇陽縣令,後棄官歸附李。當李鵬湖(現在的鄱陽湖)連年泛濫時,許遜決心為民治水,走遍了湖區。有壹年的早春,他來到栗鵬湖區的壹個孤島上探索地形。他遇到了暴風雨,湖水迅速上漲。他被困在島上好幾天,無法得到外援。當時他幾乎把隨身的幹糧都吃了,只剩下壹點點臘肉。饑寒交迫的許遜突然發現島上長滿了壹叢叢的藜蒿,壹望無際。他想,要是這草能吃就好了。於是,他挑了壹些嫩莖,試著用剩下的熏肉來煮。誰知,這藜蒿不僅可以食用,而且香脆可口。
另壹個傳說與明朝皇帝朱元璋有關。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圍繞鄱陽湖爭奪天下十八年。壹年春天,朱元璋在曹州康山被陳友諒的水軍圍困。半個月後,船上帶的蔬菜都吃完了。朱元璋幾天不吃菜,食欲大減,人也日漸消瘦。組長正著急的時候,突然發現曹州上長著壹種綠色的野草,於是拔了壹根嫩莖嚼了嚼,頓時覺得滿口清香,清脆爽口。團夥頭目靈機壹動,挑了許多雜草,去掉葉子,挑了莖,用部隊裏唯壹保存下來的臘肉皮炸了。當這道香噴噴的野菜端上桌時,朱元璋食指大動,吃了之後歡呼雀躍,後來壹舉克敵。朱元璋喜出望外,把這種草命名為藜蒿。傳說總是被勞動人民的想象力賦予神秘的色彩。到目前為止,我們很難論證這道菜背後的歷史淵源。
藜蒿和藜蒿是同壹種蔬菜嗎?
藜蒿是鄱陽湖的壹種野生植物。當春風變暖時,住在水鄉袁澤的人們會壹起去湖邊采摘藜蒿。民謠說:“正月藜,二月蒿;三四月燒柴”,采摘藜蒿有很強的季節性。老中醫有句話叫“正月初壹,二月初二”,意思是正月采集食用的藜蒿有祛濕解毒的功效。農歷五月,人們在門口掛艾草,驅趕蚊蠅和惡鬼。藜蒿,又名藜蒿,是早春的壹種野菜。它不是原產於南昌,而是產於鄱陽湖曹州的壹種水生植物。在過去,當地人經常用它來做豬食。野生藜蒿。具有綠葉紅莖的獨特香味,清香難忘,營養價值高。蘇軾詩中說:“竹外桃花三兩,春水暖中鴨先知。藜蒿滿地都是短蘆葦芽,這是河豚想上來的時候。“在美食家眼裏,藜蒿和河豚壹樣好吃。冬末春初,春寒料峭的時候,鄱陽湖附近的“藜蒿”們已經成群結隊地忙著“打藜蒿”了。
藜蒿,又名藜蒿、艾蒿、艾葉等。,屬於菊科蒿屬,有藜蒿、黃花蒿等多種。青蒿是蘆蒿中的珍品,在這個基地種植。藜蒿在古代已經成為人們食用的菜肴。北魏《齊姚敏書》和明代《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專食其莖。鄱陽湖的藜蒿幾月賣?多少錢壹斤?壹般2、3、4月份賣,貴的時候要7、8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