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城市贏得壹輛網絡名人車。
柳州是壹個小鎮,常住人口41.7萬多,卻是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壹,實力最強。作為第壹款新能源網絡名人車,五菱洪光MINIEV從這裏起步,走進千萬普通百姓家中,遍地開花。
2022年銷售新車55.4萬輛,相當於平均每天銷售1.518輛汽車。它的成功甚至引爆了整個A00/A0純電動車市場。自2020年上線以來,整個市場份額和購買意向迅速上升,吸引了QQ冰淇淋等無數關註者。
我們不禁好奇柳州到底有什麽魔力,能生產出全球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之壹。
早在2016 12,柳州就出臺了《關於促進柳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開始發展新能源,而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各種“狠措施”陸續出爐:
比如建設適合微型車的專屬小車位,路邊專屬免費停車,公交路權開放,上千輛寶駿E100供* * *享受出行...
再比如,政企聯動,為城管提供寶駿E100改造的智慧政務車。
據統計,從2017年7月寶駿E100上市到2021年6月底,柳州生產的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近5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柳州的占比10.7%,全國同期為3.23%。
柳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成功被業內稱為“柳州模式”,猶如五菱汽車的“試驗田”,為五菱洪光MINIEV後來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積累了實踐經驗。
網絡名人是怎麽培養的?
便宜是五菱洪光MINIEV留給大家的第壹印象,也是它爆炸的最直接原因。看外表,其實五菱洪光MINIEV的火爆不是“便宜”兩個字能解釋清楚的,而是做對了兩件事。
1.極端用戶需求挖掘
在五菱汽車的大本營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品牌與公關總監張藝勤與筆者分享了五菱洪光MINIEV的發展故事:
在五菱洪光MINIEV誕生之前,國內市場有很多純A00/A0電動車,如郅都D2、眾泰E200、長安奔奔E星等大部分要麽以“油改電”的形式賺取補貼,要麽賣到5萬元以上,有的車型質量更是堪憂。很多人對這種電動車的發展打了壹個大大的問號。
在混亂的市場中,五菱汽車的工程R&D團隊找到了壹股清泉。
在國內多個城市的道路上,五菱汽車的研發團隊觀察了每壹輛過往車輛,同時采訪了上千名車主,最終得出結論:80%以上的車輛乘客不超過兩人;90%的車主出行半徑不超過20公裏;經常用,多是買菜,接寶寶,上下班用市場。
可以說,日常短途出行是全國人民的強烈需求。尤其是縣城和鄉鎮,交通相對不便,摩托車和老人的音樂是很多人的交通工具。截至2018年,我國低速電動車保有量為300萬輛,2019年這壹數字飆升至500萬輛。
基於以上需求洞察,五菱汽車打造了壹個全新的差異化品類——五菱洪光MINIEV,既能遮風擋雨,又能載人。
類似於特斯拉的第壹原則,五菱汽車回歸汽車本質,從用戶需求出發,思考人需要什麽樣的車。用戶的使用場景是怎樣的?
答案是方便、安全、省錢。五菱洪光MINIEV長約3米,寬1.5米,因此停車毫不費力,不占地。提供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等安全配置。更重要的是,它的起步價不到3萬元。總的來說,它會殺死老人和摩托車。
通過洞察用戶,找到細分市場的差異化,重新定義產品,精細打磨功能和賣點,是五菱汽車打開爆款之門的關鍵。
回到20世紀初(21),國內經濟騰飛,商品流通活躍,五菱之光、五菱榮耀相繼誕生。當時,五菱汽車的工程師們正在思考目標用戶會攜帶什麽貨物,他們會測量啤酒箱、建築板材等物品的標準尺寸,以便讓用戶在車上放置盡可能多的貨物...並最終設定了比同品類更寬更合理的身體空間。
再到五菱洪光,改變了微面固有的車身造型,同時采用前後驅的動力形式,滿足家用和商務兩用。後來又有了最高8萬+的月銷量奇跡。
在新能源時代,五菱汽車曾經把1000多輛寶駿E100放在柳州出差。在調查期間,用戶向小組報告說,車上沒有適合放下包裝好的螺螄粉或食物的地方。
於是,後來的寶駿E200 R&D團隊專門為新車設計了兩個掛鉤,被內部嘲笑為“吃粉專用掛鉤”。這些功能配置雖然不是華麗的黑科技噱頭,也不算高大上,但都是用戶實際需要的。
從五菱洪光到洪光MINIEV,這兩款現象級車型背後有兩個特點:壹是基於新時代的新需求和洞察,五菱汽車走出了自己重新定義細分市場的道路;二是以用戶為導向,實用第壹,創造符合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產品。
這就是“民之所需,五菱必建”的詮釋。雖然道理大家都懂,但只有五菱汽車等少數人能理解透徹,從第壹原理造車。
2.極端成本控制
五菱汽車曾提出“低成本高價值”的理念。後者的“高價值”很容易被復制,通過堆砌素材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價值感和滿足感。更難的是有效的成本控制。
當五菱洪光MINIEV推出時,很多人都很驚訝為什麽五菱汽車可以賣3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即使在過去的幾天裏,我也感到非常驚訝。日本壹所大學的教授故意拆解了壹輛五菱洪光MINIEV。他自己也說日本很難用這麽低的成本造壹輛新車。
五菱洪光MINIEV將電機的水冷改為風冷,將直流電改為交流逆變器,使用充電器、芯片、軸承等非車標零部件,甚至采用了“模塊化”的思路。壹旦某些零件壞了,更換方便,維修費用低。
在功能配置上,五菱洪光MINIEV相當“實用簡單”,後視鏡需要手動調節,收音機代替大屏,只有慢充...這些看似槽點,但別忘了這是壹輛三萬元起的四輪車。
據介紹,在五菱洪光MINI EV研發之初,R&D團隊就優先考慮了用戶的各種需求。短途交通是它誕生的初衷,所以它被設定為開、停、省的第壹選擇,摒棄壹些冗余配置(比如智能),選擇在有限的成本下“有所為有所不為”。
再者,規模效應的最大化。
雖然五菱洪光MINIEV賣得便宜,但五菱汽車表示前期研發成本相當高,賣車基本是虧本的。然而,價格親民的五菱洪光MINIEV能以最快的速度撼動市場。當產量達到壹定規模時,就可以實現規模效應。
英國的喬治·馬克西和奧布裏·西爾伯斯通曾在《汽車工業》壹書中指出,在生產規模擴張的初始階段,制造商實現最大的節約效果。當年產量從65,438+0,000輛提高到5萬輛時,預計成本下降40%。當年產量翻倍至65438+萬輛時,成本下降了654.38+05%。當產量翻倍至20萬輛時,可進壹步節約65,438+00%。當它躍升至40萬輛時,它進壹步節省了5%。"
五菱<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