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東芝R800顯示器獨特、重量輕、散熱好的拆解分析

東芝R800顯示器獨特、重量輕、散熱好的拆解分析

IT168評測2010,代表科技與創新的機型東芝筆記本誕生25周年?首席執行官?R700筆記本上市,也可以說是東芝筆記本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產品,是東芝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的又壹次突破。今年4月,東芝R700的後續產品R800如期而至,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SNB平臺處理器酷睿i3和AMD HD6450獨立顯卡,在性能上更好的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在外觀設計上也是全新的。沖壓質感的表面技術再次證明了東芝在產品研發方面的創新能力。

配置方面,這款東芝R800采用了英特爾第二代酷睿處理器i3 2310M和ATI HD6450獨立顯卡的組合,標配2GB DDR3 1333內存和500GB 5400 rpm硬盤。R800作為壹款輕薄筆記本,由於摒棄了超低電壓處理器的使用,並沒有增加整機的散熱負擔。全新設計的散熱系統是i3 2310M標準電壓處理器和HD 6450獨立顯卡散熱良好的保證。升級後的氣流散熱技術,散熱效率比R700上的散熱系統更好。可以說在內部結構上,東芝R800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和優化,外觀也是全新的。優秀?外面?桓?。

在之前的評測文章中,我們已經對東芝R800的性能進行了全面的測試。這壹次,我們將讓妳看到如何優化R800的內部結構,以及做工和材料的細節。

東芝衛星R800筆記本規格

處理器

英特爾第二代酷睿i3 2310M雙核筆記本處理器,主頻2.1GHz。

配置內存類型

1塊2GB DDR3-1333MHz內存。

顯卡

ATI HD 6450M獨立顯卡1G內存

硬盤

500 GB 540

0轉/分

有線網絡/無線局域網/藍牙

1000M有線網卡

/802.11n

無線網卡

/配有藍牙

班長

14.1英寸LED背光屏幕分辨率1366 x 768顯示比例16: 9。

電池

規範

10.8伏/66瓦時

嚙合/界面

1 USB 2.0/1 USB 3.0/1 eSATA混合接口/1 VGA/1 HDMI/1 RJ45/1讀卡器。

筆記本尺寸/重量

339 x 238 x 27.5毫米/2.03千克

機身底部模塊化布局,散熱窗擴展

從東芝R800機身底部可以看出,采用了同樣的模塊化布局,在R800機身底部增加了壹個圓形的進風窗,對應CPU風扇的位置;同時出風口采用雙面開孔設計。除了機身左側的開孔,機身底部還有壹排長約1 cm的散熱孔,可以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R800機身底部模塊化布局

▲機身底部靠近左側有8個開孔,擴大散熱器出風口的散熱面積。

▲雙內存插槽為後期升級預留了壹個空位。

▲日立500GB 5400 rpm硬盤

▲硬盤通過排線與主板連接,可以更靈活的優化內部布局。

▲串口

▲硬盤槽的四角貼有海綿墊,起到緩沖作用。

▲紅圈位置應該是為光驅鎖設計的,但在R800上是禁用的。

▲這裏拆解背面。

鍵盤拆卸

▲回到鍵盤和C面板的拆卸。

▲拆下鍵盤上方的塑封,可以看到鍵盤上沿不用螺絲很容易拆卸。

▲鍵盤底部的線纜背面有壹塊金屬屏蔽板。

▲巧克力鍵盤

▲C面板

▲拆下鍵盤,拆下機身底板。

▲主板和C面板固定在壹起。

▲光驅是通過鎖眼和C面板支架固定的,拆下機身底部的光驅螺絲後不容易拔出來。

▲光驅也是通過排線連接到主板串行接口的PCB上,並用螺絲固定。

▲光驅的串口

▲光驅背面

▲光驅正面

▲卸下光驅後的樣子。

冷卻系統、CPU拆卸和顯卡的詳細信息

▲純銅熱管的冷卻系統升級了?風洞速冷散熱?右側散熱器底部沒有密封。

▲散熱器的拆卸

▲CPU和原裝電源

▲CPU拆解

▲CPU背面引腳

▲HD 6450獨立顯卡的核心和內存部分,主板正面兩塊內存板,背面兩塊。

▲顯卡背面對應的兩個三星顯存。

▲熱管冷卻系統

▲散熱器對應▲CPU和顯示核心。

▲熱管的沖壓厚度比較平整,管道內部空間極其有限,壹定程度上降低了熱管的傳熱效率。

▲渦扇

▲風扇位置底部有壹根排線,連接音頻接口和USB、HDMI接口。

▲音頻、USB和HDMI接口

主板細節和各種線纜數不勝數。

▲主板

▲主板正面

▲主板背面

▲CPU和顯卡背面用背板鋼架固定,方便安裝散熱片,保持主板不變形。

▲HDMI接口和VGA接口

▲讀卡器和USB 3.0接口擴展板。

▲USB 3.0接口和讀卡器

▲主板上的無線網卡

▲硬盤線

▲光驅線

▲主要拆解零件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