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潰瘍的癥狀
胃潰瘍的癥狀主要以上腹部和腹部不適為主。多數患者還會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但也有部分並沒有明顯癥狀,直至出現並發癥。胃潰瘍患者中較為常見的胃腸道癥狀及全身癥狀主要有上腹部脹痛、噯氣、反酸、胸部後燒灼感、惡心、嘔吐等。部分患者可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2、飲食起居調理
胃潰瘍患者的飲食及生活起居的調節是治療胃潰瘍的重要方面。包括停止吸煙、飲酒、嚼檳榔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餐飲有規律、有節制,不暴飲暴食;起居有節,不熬夜註意休息,積極鍛煉身體,放松心情,增強體質。
3、西藥治療方法
目前針對針對胃潰瘍的發病機制及藥物作用特點,臨床可以用於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主要分為抗酸劑、壁細胞的各種受體阻斷劑、胃黏膜保護劑以及抗幽門桿菌藥物4大類。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癥治療,科學、合理、全程用藥。
4、手術治療方法
胃潰瘍的手術治療壹般適用於病程時間長、病情嚴重、年齡較大的患者、有大出血或穿孔傾向、瘢痕收縮梗阻或者是有癌變傾向的人群。手術壹般采用部分或者大部分胃切除的方法,但是手術治療比較創傷較大,存在壹定的手術風險,不可盲目選擇。
5、食療方法
(1)木瓜鯇魚尾湯
材料: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
做法:將木瓜削皮後切塊,鯇魚尾入油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少許,放入適量水,***煮約1個小時即可。
功效作用:可以滋養、消食。對於胃潰瘍所引起的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治療的功效。
(2)參芪猴頭燉雞
材料:猴頭菇100克,母雞壹只,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結、料酒、清湯、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菇洗凈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幹凈,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蠱內,加入姜片、蔥結、料酒、清湯,上放猴頭菇片和浸軟洗凈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文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效作用:可以補齊、健脾、養胃。猴頭菇,有助消化及利五臟的功能。適用於胃潰瘍、慢性胃炎、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等癥。
6、胃潰瘍食療
1、香蕉法
原料:青香蕉100克,小麥面粉50克。
做法:將青香蕉洗凈,烘幹,研磨成細粉;將面粉炒幹,兩者混勻,裝入幹凈容器內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10克,飯前用開水沖服。
功效:未成熟的青香蕉能刺激胃壁細胞的生長,防止胃酸侵蝕胃壁,促進潰瘍愈合,有效防治胃潰瘍。
2、甘藍法
原料:甘藍500克,鹽、飴糖適量。
做法:將甘藍用清水洗幹凈並切碎,倒入碗中,加入適量食鹽拌勻,有助於甘藍變軟,然後攪拌榨成汁,加入少許飴糖攪勻即成。每次飯前加熱飲用150~200毫升,每日2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緩急止痛,促進潰瘍愈合。適用於胃潰瘍、胃痛。
3、山藥法
原料:鮮山藥100克,粳米100克,高良姜10克。
做法:高良姜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水,煎取汁備用;將粳米淘凈備用,山藥用清水洗幹凈後去皮切片,將粳米和山藥倒入煮鍋中,加入清水熬煮成粥後加入高良姜汁,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每日2~3次,每次1小碗,壹周為1個療程。
功效:補脾理氣,止痛溫中,適用於胃潰瘍、胃痛、十二指腸潰瘍。
4、雞肉法
原料:雞肉250克,胡椒根30克。
做法:將雞肉用清水洗幹凈後切塊,用開水汆壹遍後,備用。胡椒根用清水洗幹凈後,剁碎。將兩者壹並倒入砂鍋中,加入清水,熬煮2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脾胃、溫中止痛。適用於胃潰瘍、胃痛。
5、白及法
原料:白及15克,枳殼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白及和枳殼倒入煮鍋中,加入清水煎煮取汁,煎煮2次,將2次的藥汁混合在壹起,再與粳米壹起熬煮成粥即可。每日2次,2周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活血、止血,益胃生肌,消腫止痛。適用於胃潰瘍。
6、鮮藕法
原料:鮮藕汁100毫升、三七粉6克,雞蛋1個,白糖20克。
做法:將雞蛋敲入碗中,加入三七粉、藕汁、適量清水,攪勻,放入蒸鍋中蒸熟即可。每日1次。
功效:養血、止血。特別適合胃潰瘍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