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挑選菠蘿挑選菠蘿的方法

如何挑選菠蘿挑選菠蘿的方法

 菠蘿是壹種非常好的健康水果,又能作為水果直接食用,又能作為食材烹飪出各種美食,但在購買菠蘿時經常買到不理想的菠蘿,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挑選菠蘿呢?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壹下挑選菠蘿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菠蘿簡介

 菠蘿,又叫鳳梨,是壹種非常好的健康水果。菠蘿的果形美觀,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深受人們喜愛,被人們譽為“水果皇後”。

 菠蘿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等,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等作用。另外,菠蘿還含有壹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在食肉類或油膩食物後,吃些菠蘿對身體大有好處。“菠蘿朊酶”還有溶解阻塞於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的作用,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炎癥和水腫。

 但同時挑選肉多、味甜的菠蘿也困擾著不少人,到底應該如何挑選菠蘿呢?

 挑選菠蘿的方法壹、看果實外觀形態。

 優質的菠蘿,其果實呈圓柱形或兩頭稍尖的卵圓形,大小均勻適中,果形端正,芽眼數量少。成熟度好的菠蘿表皮呈淡黃色或亮黃色,兩端略帶青綠色,上頂的冠芽呈青褐色;而生菠蘿的外皮色澤鐵青或略帶褐色。如果菠蘿的果實突頂部充實,果皮變黃,果肉變軟,呈橙黃色,說明它已達到九成熟。這樣的菠蘿果汁多,糖分很高,而且香味濃郁,具有非常好的味道。如果不是立即食用,最好選果身尚硬,色澤為淺黃帶有綠色光澤,約七八成熟的品種最好。

 看外觀顏色,通體金黃色的要比果身泛綠的要熟得透,味道也會甜壹些

 挑選菠蘿的方法二、看果肉組織。

 將菠蘿切開以後,如果是果目淺而小,內部呈淡黃色,果肉厚而果芯細小的菠蘿則為優質品;否則,果目深而多,內部組織空隙較大,果肉薄而果芯粗大為劣質菠蘿。另外,未成熟菠蘿的果肉脆硬且呈白色。

 挑選菠蘿的方法三、看果實的硬度。

 挑選菠蘿時,可用手輕輕的按壓,如果發現菠蘿堅硬而無彈性的是生菠蘿。而挺實且微軟的菠蘿是成熟度好的優質菠蘿。另外,過陷甚至凹陷者為成熟過度的菠蘿。此外,如果發現挑選的菠蘿(或放置壹段時間的菠蘿)有汁液溢出,則說明其果實已經發生變質,人們就不可以再食用了。

 挑選菠蘿的方法四、用鼻子聞。

 可以用鼻子聞菠蘿的香氣是否濃郁,這樣也可以判斷出妳挑選的菠蘿是否成熟。壹般成熟度好的菠蘿外皮上能稍微聞到些香味,果肉則香氣馥郁。而濃香撲鼻的菠蘿為過熟果,時間放不長,且易腐爛。另外,無香氣的菠蘿則興許是帶生采摘果,所含糖分明顯不足,吃起來也沒什麽味道。所以,挑選那種稍微能嗅到些香味的菠蘿為佳。

 還有三個超級簡單的'小竅門:

 要想挑好吃、味甜的菠蘿首先要找那些矮並且體粗的菠蘿,因為這些“矮胖子”果肉結實並且肉多,比瘦長的好吃;

 然後就是看大小,大的比小的好吃,因為大個的熟得比較透,也可以說“發育好”,而且味道比較甜;

 最後就是看菠蘿葉子的長短,很多人挑菠蘿只是註意看菠蘿本身了,而忽略葉子。其實從葉子就能判斷菠蘿的產地,海南的菠蘿葉子長,廣西的葉子短,如果都是成熟的菠蘿,還是海南的比較好吃。

 洗菠蘿小常識:

 吃菠蘿時,應先把菠蘿去皮後切成片,然後再放在淡鹽水裏浸泡30分鐘,而後再用涼開水浸洗,等去掉鹹味後再食用。這樣可以除去菠蘿酶對於我們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的刺激作用。

 形態特征

 莖短。葉多數,蓮座式排列,劍形,長40-90厘米,寬4-7厘米,頂端漸尖,全緣或有銳齒,腹面綠色,背面粉綠色,邊緣和頂端常帶褐紅色,生於花序頂部的葉變小,常呈紅色。

 花序於葉叢中抽出,狀如松球,長6-8厘米,結果時增大;苞片基部綠色,上半部淡紅色,三角狀卵形;萼片寬卵形,肉質,頂端帶紅色,長約1厘米;花瓣長橢圓形,端尖,長約2厘米,上部紫紅色,下部白色。

 聚花果肉質,長15厘米以上。花期夏季至冬季。

 生長環境

 菠蘿種植園菠蘿有它自己的特殊生長習性。絕大多數菠蘿具有蓮座狀葉叢。葉叢基部形成壹個能蓄水的葉筒。這類菠蘿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不是貯存於葉肉內,而是貯存於簇生葉叢中央生長點處所自然形成的凹槽內(即特有的蓮座狀葉筒)生長季節除需經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外,還必須經常往葉筒內澆水,使葉筒內貯有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使其茁壯生長,這是鳳梨的壹種特殊習性。

 絕大多數觀賞菠蘿另壹種特殊習性是壹生中只開壹次花,開花之後母株再活壹段時間即死亡,這時在母株的莖基部或根部萌生壹至數個蘗(niè)芽,這些蘗芽是繁殖新植株的好材料。

 溫度

 菠蘿原產南美洲熱帶高溫幹旱地區,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7℃生長最適宜,15-40℃範圍均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是受寒害臨界溫度。

 栽植深度壹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插後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幹些為好。在22~24℃的溫度下約經1個月後便可生根。根生長適溫為29-31℃,低於5℃或高於43℃即停止生長;根3月開始生長,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峰,10月以後又趨緩慢,12月至翌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幹旱而死亡。春暖葉片開始抽生,5-7月葉色濃綠,生長較快,冬季基本停止抽生,葉色變紅黃,如受寒害葉組織脫水退綠,會幹枯。

 水分

 耐旱性強,但生長發育仍需壹定的水分,在年降雨量500-2800mm的地區均能生長,而以1000-1500mm且分布均勻為最適,我國產區年雨量多在1000mm以上,又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4-8月,基本滿足了對水分的要求。土壤缺水時菠蘿植株有自行調節的功能,降低蒸騰強度、減緩呼吸、節約葉內貯備水分,以維持生命活動;嚴重缺水時,葉呈紅黃色,須及時灌溉,以防幹枯;雨水過多,土壤濕度大,會使根系腐爛,出現植株心腐或雕萎。因此,大雨或暴雨後須及時排水。

 光照

 菠蘿原生長在半蔭的熱帶雨林,較耐陰,由於長期人工栽培馴化而對光照要求增加,充足的光照下生長良好、果實含糖量高、品質佳;光照不足則生長緩慢、果實含酸量高、品質差。光照減少20%,產量下降10%。但光照過強、加上高溫,葉片變成紅黃色,果實也易灼傷。

 土壤

 菠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由於根系淺生好氣,故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值5~5.5的砂質壤土或山地紅土較好,瘠瘦、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菠蘿生長。

 風

 菠蘿矮生,風害直接影響較小,3級以下的風還有利於呼吸作用。強臺風、大風也會吹倒植株、吹斷果柄、扭折葉片,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冬季冷風冷雨又會造成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