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子洞原是人工采煤的小煤礦,所以以煤少渣多而得名。三面環山,壹面有溝,地形隱蔽。1943年,白公館改為中美合作研究所第三招待所,關押的“政治犯”搬來這裏,於1947年4月返回。1947 65438+2月,被關了半年多的渣子洞,作為重慶興源二處第二看守所重新收押。在押人員的主要來源是6月1日逮捕的“要犯”,1947,“前進報”、“小人物革命”案中逮捕的人。最多的時候,在上下川武裝起義失敗後,逮捕了300多名起義者。江竹筠、許建業、余祖勝等烈士曾被關押在這裏。渣土洞看守所分為兩個院,內院有泄水壩,壹樓16個男監,兩個女監。特務們為了瓦解革命者的鬥誌,特意在渣滓洞的內壁上寫下“青春壹去不復返,好好想想,認清這個時間這個地點,不要執迷不悟。”“無邊迷宮,回頭岸”和“靜心忍耐,無怨無悔”的口號。外院是特務辦公室和拷問室。外院墻上掛著壹條標語,告訴特務“長官看不到、想不到、聽不到、做不到的,壹定要為長官看得到、想得到、聽得到、做得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特務機關合辦了壹所關押黨員和進步青年的監獄。位於中國重慶歌樂山腳下。原為人工開采煤礦,因富含渣土而得名。距白公館2.5公裏。1939年國民黨將此地改為監獄,1943年由中美合作所改建為第二監獄,直屬西南行政長官公署。渣子洞監獄三面環山,前面是深溝。監獄分為兩個室,外室是監獄的辦公室和拷問室,內室有16男監和2女監,最多時關了700多名犯人。* * *黨員羅世文、江竹筠(江姐)、李慶林先後被囚禁於此。1949的127大屠殺,國民黨屠殺200多人,只有15人逃脫。
參考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特務機關合辦了壹所關押黨員和進步青年的監獄。位於中國重慶歌樂山腳下。渣子洞原為煤洞,創始人程二昌,1886年生於磁器口張家場。23歲那年,程二昌賣掉了自己的土地房產,先後在磁器口到今天烈士墓壹帶的土地塘、渣子洞、青草坡開了三家木炭廠,開采煙煤。渣子洞煤礦於1920開礦。原為人工開采煤礦,因富含渣土而得名。距白公館2.5公裏。1939年國民黨將此地改為監獄,1943年由中美合作所改建為第二監獄,直屬西南行政長官公署。渣子洞監獄三面環山,前面是深溝。監獄分為內院和外院,還有壹個存放東西的地下室。外院是監獄的辦公室和拷問室。內院16男監,2女監,最多關押700多人。* * *黨員羅世文、江竹筠(江姐)、李慶林先後被囚禁於此。1949的127大屠殺,國民黨屠殺了200多人,只有35人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