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中益氣丸的功效
補中益氣丸是壹種滋補中成藥。該方劑由中醫“金元四大家”脾胃學派創始人李東垣發明。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每種中藥都有各自的作用。那麽補中益氣丸的成分是什麽呢?有什麽影響?
補中益氣丸的主要成分有:黃芪(蜜炙)、黨參、白術(炒)、柴胡、當歸、升麻、陳皮、甘草(蜜炙);輔料為生姜和大棗。
補中益氣丸以黃芪為主藥,具有補中益氣、壯陽益氣、調理脾肺氣虛癥狀的作用。黨參具有類似人參的補氣作用,但它傾向於補脾胃之氣,藥性溫和,適合平補,能起到很好的補中、養血、生津的作用。白術能益氣健脾,故宜健脾,可治脾虛食少、腹脹腹瀉。此外,還具有補氣安胎的功效。柴胡能升中氣,臨床常用解表裏,升陽下郁,疏肝解郁。升麻也有與柴胡相同的功效,適用於解決脾胃清陽郁證。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陳皮有理氣健脾、祛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胸悶、食欲不振、嘔吐腹瀉、咳嗽痰多。甘草的功能是清熱解毒,補中益氣。
以上八味中藥合用,能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主要用於脾胃虛弱、中焦不升、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脹、泄瀉不止、脫肛、子宮脫垂等。對免疫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並能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目前,該方劑已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學、皮膚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數十種疾病。
雖然補中益氣丸有很多功效,但是需要註意的是,這種藥是為中氣不足,氣陷的患者制作的,如果屬於陰虛或陽虛,就不宜服用。
2.健脾和胃的食療
薏苡仁
味道涼、甜、淡。
功能:健脾祛濕,益胃止瀉,美容養顏,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主治:脾虛泄瀉,四肢面部水腫,小便不利,白帶混濁,肥胖,乏力,面部有斑。
棗
性味溫,味甘,入脾胃經。
功能:補中、健脾胃、養血安神、烏須黑發、止痛。
主治:厭食,乏力,面色萎黃,心悸失眠,多夢,健忘,月經過少,經期腹痛,閉經,早白。
小米
味道平淡,甜鹹。
功能:健脾和胃,養血益氣,養心安神。
主治:脾氣虛弱,腹脹,納差,四肢乏力,惡心嘔吐,大便溏瀉,少睡多夢。
山藥
性與味平平甜。
功能健脾和胃,生津澀精,美容養顏。
主治: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白帶稀薄,面色晦暗。
蓮子
味甘澀,性平。
功能:健脾止瀉,止帶,養心安神。
主治:乏力、睡眠少、多夢、白帶多、尿頻、早醒。
香蕈
性與味平平甜。
功能補中,健脾養胃。
主治病後體虛,面色晦暗,食欲不振,乏力,皮膚松弛,便秘。
菜豆
味道微溫微甜。
功能:健脾養胃,祛暑除濕。
主治:脾胃虛弱,暑濕吐瀉,脘腹脹痛,赤白帶下,大便溏瀉。
脾胃虛弱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以上介紹了調理脾胃虛弱的治療方藥。想想怎麽改善脾胃虛弱的情況,可以適當吃壹些健脾胃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