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荔枝和狗肉是絕配

為什麽荔枝和狗肉是絕配

荔枝是中國南方的名貴水果,與香蕉、菠蘿、龍眼並稱為“華南四大水果”。玉林盛產荔枝,品種多,口碑好。

隨著夏天的到來,作為華南特產,火紅的荔枝也充斥著大街小巷。從杜牧的名句“紅塵騎公主笑,無人知是荔枝”到蘇東坡的名句“壹日三百荔枝,所以我不惜長大為嶺南人”,荔枝享有無數美譽,其香甜的荔枝深得人們喜愛。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介紹荔枝:“常食荔枝,可補腦強身,治癰癤,開胃健脾。幹制能補充元氣,是老弱病殘的滋補品。

狗肉在中國壹些地區也被稱為“香肉”或“碎羊”。粵語裏又叫“三六辣肉”,因為三加六等於九,“九”和“狗”在粵語裏是諧音。狗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對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也有明顯的作用。吃狗肉可以增強人的體質。中醫認為,狗肉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對腎陽虛、陽痿早泄患者有效。

對於中國來說,狗肉進入菜單由來已久,也算是壹種飲食文化。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吃狗肉有“寧五臟、輕身、益氣、補腎、養胃、暖腰膝、強筋、補五株七傷、養血管、強下焦”的功效。狗肉被許多人視為美味的食物,也被視為有益健康的滋補藥物。此外,狗肉味道醇香,因此受到人們的青睞。中國各地都有冬天吃狗肉的習俗。關於狗肉的諺語有很多,比如“吃狗肉不墊被”,“狗肉卷三次,神仙受不了”,“狗肉香,佛跳墻”,“夏至日狗無路可走”,“冬至日魚生夏至日狗,年年有數宴”,等等。狗肉的魅力可見壹斑!

荔枝狗肉怎麽吃

狗肉和荔枝,這兩種中醫理論上看似毫不相幹的容易上火的食物,卻在炎炎夏日的至日被帶到了壹起,壹個“美食節”就這樣誕生了。北方人冬天“用爐子吃西瓜”,玉林人夏天“光著膀子吃火鍋”。玉林素有“狗肉荔枝夏季至日菜”之稱。夏季的至日是玉林的壹個重要節日,這個時候也是新鮮荔枝上市的黃金季節。在這個初夏的節日,入夜時分,城鄉結合部、大街小巷的狗肉攤前人頭攢動,人聲鼎沸,異常火爆。人們圍坐在餐桌的火鍋旁,吃著狗肉品嘗著新鮮的荔枝,或把荔枝泡在酒裏喝著荔枝酒,邊吃邊聊,打卡猜碼,興致勃勃。感興趣的人會通宵舉行宴會,被稱為玉林的“狂歡節”。那種樂趣和暢快,那種淋漓盡致是無與倫比的,這也是玉林的壹項“絕活”。廣西乃至全國的人都吃過“名吃”。就連這壹天,周邊梧州、貴港、南寧的人也專程驅車前來,參加玉林人的這場“盛宴”。場面很壯觀。

它的吃法也是多樣的,可以生吃,也可以泡酒吃。尤其是像玉林人,荔枝泡酒再配狗肉吃,既香又好吃,荔枝的甜味鮮,更是讓人無法抗拒。

廣西民間的說法是,夏天的至日上,狗肉和荔枝不熱在壹起,有“冬天的至日上的魚生夏天的至日上的狗”的說法,而“夏天的至日上吃狗”則是說,只要在夏天的至日上吃狗肉,身體就能抵禦西邊風雨的侵襲,少感冒,身體健康。

雖然夏季至日荔枝狗肉節不是玉林獨有的民俗,但它是當地最受尊敬的節日之壹。玉林人進入了夏季最熱的壹天,持續數小時,集中消費,熱鬧非凡,整個城市沈浸在壹片酒香肉香之中,被稱為玉林“狂歡節”。

這壹天,無論男女老幼,不約而同地齊上陣,大塊大塊地吃,哪怕身處30度的酷暑,也絕不“退縮”!狗肉的醇香和荔枝的香甜,讓人仿佛忘記了這個節日的由來,於是“狗肉荔枝節”逐漸演變成了玉林人純粹的“吃貨節”。走在玉林街頭,妳會發現到處都是掛著狗肉招牌的各類店鋪和攤位:靈川狗肉、花江狗肉、脆皮狗肉、稻香狗肉...各種特色吃法讓人眼花繚亂。吃狗肉並不是玉林的特色,但壹年四季的任何時候,大排檔、飯店、餐館的狗肉火鍋生意在全國範圍內長時間蓬勃發展,實屬罕見。炎炎夏日的至日,許多食客在家裏或街頭巷尾的狗肉攤上揮汗如雨,品嘗荔枝,喝米酒,吃狗肉火鍋,慶祝“狗荔枝節”。

玉林的飲食文化古已有之,是粵菜的重要分支。玉林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常態,註重菜肴的口味和營養,同時非常註重傳統下的創新。正因如此,荔枝狗肉也是傳統下的壹種創新。狗肉有壹些創新的方法,比如用傳統的方法如悶煮,切白。荔枝的吃法是生吃,也可以用烈酒浸泡。拿荔枝配狗肉吃,有狗肉的香和味,還有荔枝的甜。“聞到狗肉的味道,神仙跳墻”,“狗肉滾三圈,神仙受不了”等等,足以說明狗肉是壹道非常誘人的菜肴,有其不可抗拒的飲食誘惑。嶺南名果嶺南荔枝,也是玉林的搶手水果。“吐三百顆荔枝,不惜長大做嶺南人”“紅塵中騎公主笑,無人知是荔枝”等絕句也說明嶺南荔枝是果中之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狗肉和荔枝壹輩子煮壹次,根本不是壹道菜,而是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