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甜粽和鹹粽妳更喜歡哪壹款?這和南北方飲食差異有關嗎?

甜粽和鹹粽妳更喜歡哪壹款?這和南北方飲食差異有關嗎?

比較喜歡甜粽,可能筆者很少吃到正宗的鹹粽,因此覺得甜粽比較好吃。這和南北方飲食習慣是有必然關系的,認為粽子的味道最初應該是以當地特有的食材來決定的

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善於制作甜粽,南方人善於制作鹹粽。但是由於近代信息發達,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以後鹹粽在北方也經會出現,不少北方人也接受了更多的南方美食,來豐富自家的餐桌。

南北粽子為什麽不同

大家可能也會有這樣壹個疑問,南方人的口味較北方人清淡壹些,但為什麽粽子卻是甜粽,北方人口味油膩,為什麽反而喜歡吃甜粽。就比如豆花這個東西,北方人就經常食用鹹豆花,而南方人多數喜歡食用甜豆花,但為什麽到粽子這裏偏偏相反呢?

其實我認為最初粽子的形成還是根據當地的特有食材有關,要知道,鹹粽裏的食材除了如今豐富的肉和鹹蛋黃這些以外,在以前南方的人們大多都是以臘肉作為主要餡料的,臘肉這個東西在北方可是不常見的,而在雲貴川,湖南壹代是家家戶戶都必須吃的肉食,而且南方地區人基本每天都會食用大米,也都會佐以鹹口的菜。因為粽子也是米類主食制作,以平時的習慣,搭配的菜也自然要以鹹口為主。

可是北方人卻不同,東北人先不說,就拿西北,中原,遼東這些地區,人們平常的生活習慣都是以面食為主,在以前舊社會更是很少吃到米。再加上西北壹代流傳的壹種糯米美食甑糕,就是用糯米制作的壹道甜食,另壹方面,在北方人眼裏能與糯米搭配的食物最好都是甜口味的,況且也很少地區有臘肉這種東西。沒有那麽豐富的鹹肉食材的情況下,就使用蜜棗,大棗這些來包,沒想到成品的粽子口感更佳的清新。久而久之就愛上了也習慣了甜口的粽子。此外,北方人常把粽子作為壹種糕點,並不會作為主餐,這也可能是壹方面原因吧。

粽子的流傳

在我國人們對端午節文化非常的重視,端午習俗也是其他傳統節日中最多的壹個,其中吃粽子是全國各地必不可少的壹項習俗,大家都知道粽子最初的興起,是為了紀念屈原,大家認為將黏糯的米加上菜品用竹葉包裹起來,制作成熟後,將其投入汨羅江中,可以有效的防止魚兒去啃食屈原的遺體。由此看來粽子是由湖南壹代最先流傳出來的。

原本端午節在歷史上本身就是有的,端午原來稱之端陽,最初是源於對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期祭龍演變而來。仲夏蒼龍七宿飛升於正南中天,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 。這時候的各種毒蟲開始肆意出沒,後來人們就推出許多防治毒蟲之害的方法,比如結合中醫,采用艾草,雄黃,以及香草等中草藥用來驅蟲除瘟。艾草煮水洗澡,插在門頭上防治毒害進入家門,飲用雄黃防治毒蟲近身,小兒佩戴香包,五色線這些都是驅蟲害的壹些古老方法。

原本端陽就盛行於楚國文化裏,又因為楚國的屈原在端陽這天為國跳江,加上人們對他的崇敬之心,端陽這個節氣就有了更豐富的內容。壹方面祭祀神龍,去除蟲毒,另壹方面紀念愛國學士。因此粽子也成為了端午節的壹個重要食物,流傳到大江南北。如今甚至已經流傳到了日本韓國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