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羊肉的配方如下:
紅燒羊肉的做法:
材料:羊腿1條、蔥1根、手卷粉1個、土豆1個、紅綠椒1個、草果1個、肉豆蔻1個、茴香3勺、花椒3勺、八角1個、桂皮1片、山奈3片、香葉2、3片、姜1大塊、蔥2段、蔥5勺、蒜片、幹紅辣椒。
方法:
1.羊腿卸下來,肉和骨頭在水裏泡半天。換幾次水,清洗血泡。
2.鍋中水燒開後,放入羊肉、羊骨頭、壹勺料酒焯壹下。
3.取另壹個鍋,加入足夠的開水燒開。取壹個調料包,放入1草果、1肉豆蔻、3勺茴香、3勺花椒、1八角、2、3片香葉、1片肉桂、3片山奈、1大塊姜、2片蔥。
4.煮2小時後,撈出肉和骨頭。
5.當使用烹調肉時,把土豆切成滾刀塊,在油中煎幾面,然後取出。
6.將洋蔥切段,紅、青椒撕成小塊,青蒜苗用斜刀切,用手卷粉,用溫水浸泡。
7.取壹口炒鍋,將3勺油倒入炒鍋,加入壹勺郫縣豆瓣。
8.小火煸炒紅油,放入蔥、姜、蒜片,煸炒幹紅辣椒,放入蔥繼續攪拌。
9.把羊肉和羊骨頭倒出來。
10.加入3少醬油,2大勺生抽,3大勺黃醬,翻炒上色均勻。
11.加入煮好的羊肉湯,倒入土豆塊,加入冰糖,大火燒開。
12.小火煨10分鐘,粉在手裏泡在湯裏。
13.當面粉用手搟面變軟後,加入紅、青椒翻炒。
14.加鹽,黑胡椒,青蒜,然後出鍋。
寧夏蒸羊肉的做法;
寧夏蒸羊肉。寧夏羊肉鮮嫩可口,沒有膻味。羊肉最好選胸叉和上棘,剁成長方形條狀,涼水洗凈,放入碗中,放上姜、蔥、蒜。再加入幾個生辣椒,放入籠中蒸30分鐘左右;然後扣入湯盤,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甘肅靖遠羊肉的做法;
甘肅靖遠羊肉甘肅靖遠羊肉。靖遠生產羊肉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吳家川巖畫中就有大角羊和無角羊的形象。據《康熙靖遠魏徵》記載,“唐代古惠州貢品有解、氈、羊、裘等特產”。從古至今,羊肉壹直是靖遠人推崇的美味。靖遠羊肉是壹種獨特的地方風味食品。其特點是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和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於黃河影響流域,黃河流徑154公裏,造就了獨特的氣候環境。在武曲山、哈斯山、雲臺山,水生植物豐富,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草、蒲公英、黃芩、桔梗、薄荷、甘草等數十種藥材。山上到處都是水和豐富的礦物質。羊羔在太陽下吃草藥,晚上喝礦泉,改變了羊肉的細胞成分,使羊肉鮮嫩可口。
練習:
1.羊肉洗凈,剁成4cm見方的塊,加入10g醬油、2g鹽、10g料酒拌勻。將洋蔥切成段,將姜拍松。
2.鍋中加入植物油500克,加熱至八成,將羊肉煎至暗紅色,取出,將肉放入砂鍋中,加水淹沒羊肉,加入醬油40克,砂仁、山奈各4克,鹽4克,料酒、蔥、姜各20克,大火燒開,小火煨,撈出蔥、姜、砂仁、山奈,加入。
3.羊肉在燉之前先煎壹下。砂仁和山奈必不可少。不要加太多水。成品菜軟嫩,色澤鮮艷,香氣四溢。
甘肅河西羊肉做法;
特點:成品菜肴軟爛,紅潤有光澤,香氣四溢。
做法:將羊肉(帶骨羊肉)洗凈,剁成3厘米見方的塊;加入醬油25g,料酒15g腌制10分鐘;花椒、肉桂、高良姜用布包裹:蔥打結,姜打松;鍋加熱到六成熱時,將鍋裏的羊肉塊煎熟,撈出;將煎好的羊肉放入另壹個砂鍋中,放入焯水的羊肉,放入鹽、醬油、蔥、姜和調料包,大火燒開,移至中火,加蓋燜30分鐘,放入胡椒面。
制作小貼士:羊肉壹定要有骨頭,煮熟後味道鮮美;煎羊肉時,壹定不能過度上色,否則會影響成品的顏色;因為油炸工藝,需要準備植物油1000克;調料用於調色時,宜淺不宜深,避免羊肉顏色較深,有苦味;這道菜講究原汁原味。燉的時候要加適量的水。湯多了就淡,湯少了主料就燒不透。成品應柔軟、腐爛、紅潤、有光澤。
新疆羊肉的做法;
羊肉是新疆的特色小吃。羊肉以羊肉為主,烹調方法以烹煮為主。味道鹹鮮。
做法:有兩種方法來煮肉。壹種是先用冷水煮,壹種是先用開水煮。不管用哪種方法,都要把湯上漂浮的血沫去掉,在肉快熟的時候加鹽。
青海紅燒羊肉的做法;
高原是必須的。吃羊肉壹般都有漸近線,春秋時期才能嘗到。做法:將出生15天左右的羔羊宰殺去皮,洗凈切成3 ~ 6厘米的方塊,放入油鍋中煸炒,加入面糊、麻辣面、姜粉、花椒粉、精鹽等。皮變黃時,反復翻炒至肉變紅,加入適量冷水,封鍋慢燉,將肉晾至爛爛。其肉嫩、辣、脆、爽,色深紅,香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