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值觀很難改變,人類秩序最後只能要求規範公***行為。
2.價值觀的較量,最後比拼的是實力,這個實力指的是踐行這個價值觀的人擁有的能力。宣傳的能力,執行“信仰”的能力。
3.有很多我們嗤之以鼻的“政治正確”,能夠作為行為法則,就是因為守衛這些價值觀的人既能夠從中獲益,又能夠持之以恒的守衛。而反對的人,就算人數眾多而且心裏反感,卻無法團結反對。
狗肉節剛過,關於取消狗肉節的呼聲甚囂塵上。外媒,不少指責狗肉節(包括吃狗肉)是殘忍血腥,因此必須取締。實際上,我多次從法律和 道德方面為吃狗肉的習慣辯解過。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次很多人的理由,是禁止吃狗肉是文明演化的方向。因為殺狗吃狗肉就像日
本捕鯨丹麥殺海豚壹樣是文明社會所唾棄的。
那麽,誰來標定文明?今天有空看了易中天文明的意誌與中華的位置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很多標榜文 明衛道士來譴責殺狗吃狗的人,是站在了西方現代文明的立場上去仲裁事件的。其實無論是什麽文明,潛臺詞都是人對於狗有處置的權力,區別就在於如何處置。中
華文明,農耕為主體,反而對於耕牛更為重視,古代歷史都在保護私自宰殺耕牛。北方的蒙古族不吃馬肉也算壹個文化傳統。但是到了現代社會,西方文明是最為強 勢的,看好萊塢,吃快餐,用電腦,打手機,我們已經無法想象沒有西方現代文明的生活。因此,生活上無微不至的影響,勢必帶來了價值觀的輸出。聖誕節和情人
節的熱鬧就說明了西方文明的強勢。而貓狗作為伴侶動物不該食用 的概念,在迎合了廣大狗粉內心之後迅速傳播。也算是西方文明強勢的壹個標誌吧。
被西方文化所影響,除了西方文明的強勢之外,也和自身文化的虛弱有關。當今傳播伴侶動物理念的人們,也多少有中國對於動物關愛不夠才無法文明富強的想法。
當 然,西方文化傳播到了中國,勢必會有壹定的改變。比如馬克思主義就被中國化了,比如聖誕節前的平安夜大家吃蘋果。所以,傳播伴侶動物理念(就是善待貓狗不得食用)就多了中國特色的報應輪回和俠客精神。這裏所說的報應輪回呢,就比如狗粉
會說雅安地震是雅安打狗的報應,他們會詛咒吃狗肉的人。而俠客精神也不是褒義,而是五蠹中的俠以武犯禁——自持正義自行執法便是特色。所以當伴侶動物的理念加上中國特色的(語言加行動)暴力推廣之
後,就已經喪失了中華文明的特質——包容。為什麽說包容是中華文明的特質呢?因為三大文明中的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都是壹神教,壹神教就具有排他性。而中
華文明是泛神論的,反而容得下多元化的思想。而且中華文明是人本主義關懷當下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問人不問馬,敬鬼神而遠止。顯然對於動物偏執的愛以至於 攻擊“異端”是不符合中華文明特質的。
另外,輪回報應從來都是統治者用來解釋君權神授的理念。來告訴普通人這輩子當屌絲是命中註定的所以別 想造反了,輪回報應是用來解釋當下合理性的。所以我很納悶狗粉用輪回報應來勸解大家不要吃狗肉,因為第壹不能解釋為什麽吃其他動物的肉不會受到報應(總之
人類對於老鼠蚊子犯下的罪惡更大),第二不能解釋狗被宰殺是不是因為上輩子的罪孽所獲得的報應。而西方文明核心價值包括自 由、獨立、平等。那麽自由和自由的邊界如何確定,那就是法律。所以說西方人更為遵從法律,如果感到法律不符合自己的意願,可以上街遊行,可以發表輿論、通
過立法手段改變立法。而不是自行執法的武俠精神。更不是人多就可以要求人少的 民粹民主。顯然這也是中國特色的狗粉不具備的。
究其根源,文明的意誌就是為全人類找到謀求幸福的途徑和方式。中國特色的話來說文明就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人類如何在地球上和諧可持續的發展。對於飲食習慣來說,那就是食物的獲取不得破壞他人利益,不得危害生態平衡。人類合理利用自然給予的權力,道法自然。 狼和狗沒有生殖隔離,所以也算是壹個物種因為人工選擇的關系,為了人類的目的選取了不適宜生存的生物,壹代代的繁殖,追求純合子不斷的毀滅不合要求的後代。不惜為了獲
得滿意的外觀讓狗有各種先天疾病,所以狗就是狼的退化。當然人工選擇也可以用兩種語言來說,好聽的說就是選擇了親近人的基因能夠讓狗永遠和人類相處,難聽 的就是人類為了選擇迎合自己的後代不斷的抹殺狗(狼)自由的天性。所以人類對狗並不是基於生命的關愛,而是因為狗能夠迎合自己需求所給予的關愛。這種愛並不偉大,而且殘忍。
最後,我要說因為愛狗的人總喜歡誇耀狗的親人特性,滿足了人類多少精神需要。可是少有人考慮過為什麽狗具有親人的特性。是因為人的殘忍,人工選擇,既然是選擇,那就必然有放棄。狗分化出來這麽多品種,是因為人不斷的保留目的基因消滅健康狗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