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麥價格下跌的原因是什麽?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小麥價格下跌的原因是什麽?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我認為現在小麥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儲糧主體不得不虧本被動出貨。首先,這個時間點,要去庫存,為新糧收購騰出空間。其次,壹些貿易商面臨還貸的資金壓力。這也是2-3月小麥跌勢加深的主要原因。

小麥價格下跌的壹個主要原因是消費疲軟,年後面粉交貨不及預期,下遊貨慢,面粉和麩皮市場大幅縮減,限制了制粉企業補原糧的積極性,所以這種情況也是造成小麥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

其次,市場小麥拍賣不斷,每周規模為(10+4)萬噸,地方糧庫也加大了輪換節奏,市場原料供應充足,基層仍有部分余糧。

第三,去年小麥產量增加,對價格影響很大。商人和糧庫有足夠的儲存規模。由於口罩問題,面粉需求長期低迷。近期部分糧農資金壓力陡增,認虧離貨現象增多。

第四,制粉企業盈利堪憂,大廠倒閉,中小面粉廠跟風,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第五,進口小麥規模不斷增加,現貨市場進壹步承壓!所以這種情況也是造成小麥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之壹。

小麥價格下跌對市場的影響第壹,目前的市場對正在囤糧的貿易商來說並不是很友好上漲。比如2022年6月,某貿易商以每噸3060元的價格收儲小麥,加上資金、倉儲、損耗等成本。到今年3月,入庫小麥的綜合成本不低於每噸3240元,但要送到附近的加工企業,運費和磅損至少要加30元。也就是說,如果企業按照每噸2920元的掛牌價收購,糧食交割貿易商就要虧損350元壹噸。

第二,雖然加工企業可以通過降低小麥收購價格來降低生產成本,但仍然面臨壹些問題。以華北某普通中型制粉企業為例,按照目前市場價格每噸面粉30,麩皮1960元及生產的其他類型面粉計算,制粉廠加工1噸面粉約虧損110元。對於壹些龍頭企業和專用面粉企業來說,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

第三,對於國有儲備體系來說,由於儲備輪換是自負盈虧的,現貨市場的下滑也使得輪換更加困難。壹方面,下遊消費不暢導致小麥下降,會減緩儲備小麥的輪換效率。為了按期完成輪動任務,需要隨市場下調輪動價格,這將導致市場的進壹步負反饋。另壹方面,為了保證後期小麥輪換的數量、等級和價格,部分國儲系統會與地方企業簽訂雙向購銷協議。雙方約定當期輪換與後期輪換的差價,企業在新麥上市後向國庫提供新麥作為輪換。但在去年老麥價格低於新麥的背景下,如果今年新糧上市後農民惜售,相關國儲和承擔輪換任務的企業將面臨壹定的履約風險。

長期來看,價格回升空間不大,市場供應水平。根據去年小麥產量、商品量和收購情況,扣除預計的制粉消耗和飼料消耗,粗略估算當前社會可供銷售的余糧約為2200萬噸-2500萬噸,這還不包括適銷小麥和正在進行的輪種小麥。小麥進口也會對市場產生影響。海關數據顯示,6月5438至2月進口小麥302萬噸,同比增長38%。在今年收獲之前,中國主產區的小麥仍然很充足。

二是消費層面,從目前到新麥上市,小麥消費可能呈現存量萎縮、增量不足的趨勢,反映到市場上,就是制粉企業開工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小麥的飼料消費可能會逐漸好轉,這主要是由於小麥和玉米的價差逐漸縮小。對於大型養殖企業來說,要求玉米價格相對堅挺。預計在新麥上市前,華北地區品質較好的飼料玉米每噸不會低於2760元。如果後期小麥價格跌破每噸2860元,兩者價差不高於100元,或將開啟小麥的置換窗口。此外,豆粕價格是否繼續下跌也會影響小麥的替代進程。

溫馨提示:建議手裏還有糧食的農民,盡量節約糧食。後期隨著氣溫的快速上升和雨水的增多,糧食保管難度加大,水分變質風險增大,繼續保管意義不大;基層糧店和中小貿易商可以利用購銷靈活、紮根壹線的優勢,通過鎖定第壹家再找下家的方式,開展短線快通道貿易;去年通過第三方資金購買小麥的企業,如果庫存仍然較大,建議合理有序配糧。畢竟現在距離新麥上市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同時,他們也可以考慮走訪銷售區域的省份,利用地區間的差價來減少損失。加工企業的工作重點應轉向面粉、麩皮等成品的下遊銷售和貿易渠道的拓展,同時加強庫存管理,維護現金流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