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壹種暴發性傳染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引起,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最常見,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這種病毒寄生在兒童的咽、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以通過唾液、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播給其他孩子,還可以通過手、日用品、餐具間接傳播。壹旦流行,很多孩子都會被感染,被感染的孩子手、腳或口腔黏膜會出現水痘樣皰疹,所以稱之為手足口病。表現形式:1。大多數孩子都是突然發病。首先,他們發高燒,體溫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鼻涕等癥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越嚴重。2.在發燒的同時或之後1-2天,孩子的口腔黏膜和嘴唇可以看到皰疹。皰疹爆發後會形成潰瘍,疼痛劇烈。孩子經常表現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3.65438+口腔皰疹後0-2天,孩子的手掌、腳底、小屁股上可見皮膚斑丘疹,多在腳底。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小如米粒,大如豌豆,質硬,周圍有混濁的液體疹。4.兒童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少出現在軀幹和面部,壹般7天左右就會消失,不會造成疤痕,也不會留下痕跡。5.兒童手足口病屬於輕度自愈性疾病。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少數重癥患兒可能並發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性很小。6.整個病程在1周左右結束,壹般不會有嚴重後果。只要護理得當,皮膚上不會留下色素痕跡或疤痕。藥物治療:1。先去醫院治療,遵醫囑吃藥,臥床休息。2.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延邊顆粒、清開靈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等口服藥物。3.將西瓜霜或思密達塗於口腔患處,每日2-3次。4.註意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註意護理患者,防止其搔抓皮膚皰疹,防止潰爛和感染。提示:1。對於患病嬰兒,從發病起必須隔離7-10天,避免傳染給其他孩子。2、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加重病情的食物。3、飲食溫度不宜過高,吃過熱的食物會刺激潰爛,引起疼痛,不利於病竈愈合。4、手足口病雖然和水痘類似,壹般可以很快治愈,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要小心訓斥,註意預防隔離,防止傳播和流行。當媽咪認不出疾病時,就要去看醫生,對所有可疑病例都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手足口病患兒的家庭護理手足口病是壹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目前沒有特效療法,主要以對癥治療和護理為主。寶寶患有手足口病,家庭護理尤為重要:消毒隔離1。壹旦發現嬰兒感染手足口病,要對孩子進行隔離,避免疫情擴散。嬰兒應該呆在家裏,直到發燒,皮疹消退,水泡結痂。通常需要2周的時間來隔離。2、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劑浸泡,不適宜浸泡的物品可暴曬。3.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每天使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進出嬰兒室的人員,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汙染,避免二次感染。膳食營養1。如果在夏天生病,寶寶容易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的補水和營養。2、寶寶要臥床1周,多喝溫水。3.孩子胃口不好,因為發燒和口腔皰疹不願意吃飯。宜給寶寶吃清淡、溫熱、可口、易消化的軟液體或半液體,忌食寒、辣、鹹等刺激性食物。口腔護理1,寶寶會因為口腔疼痛而拒絕進食、流涎、哭鬧、睡覺。為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便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於不會漱口的寶寶,用棉簽蘸生理鹽水輕輕清潔口腔。2.維生素B 2粉可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或口服維生素B 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進糜爛早日愈合,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皮疹護理1,嬰兒衣服和被褥要幹凈,舒適柔軟,勤換。2.給寶寶剪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要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幹燥。4、手足疹早期可塗爐甘石洗劑,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5、註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果有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和鎮靜劑、止癢劑。註意病情變化,及時處理癥狀,定時測量寶寶體溫、脈搏、呼吸。2、手足口病患兒壹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讓寶寶多喝水即可。3.對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澡等物理降溫。緊急情況下我必須看醫生嗎?●嬰兒體溫超過38.5℃時,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或嗜睡;●無精打采或異常嗜睡;●煩躁不安、持續發熱、氣短、全身無力、心跳加快等。●嘔吐增多,甚至持續嘔吐或噴射樣嘔吐;●肌肉痙攣或頸四肢僵硬,意識模糊或昏迷;這時候壹定要馬上去看醫生!如果手足口病已經在家中診治,發現上述情況,也應立即到醫院復診。如何預防這種疾病目前還沒有疫苗。預防該病,主要采取以下預防措施:●要加強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因為這種病的早期臨床表現類似感冒癥狀,如發熱、咽痛等。口腔潰瘍常被誤診為單純性口腔炎。因此,如果家長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發現寶寶出現發熱、皮疹或口腔潰瘍,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就地隔離以避免接觸。有手足口病征的孩子不要送托兒所、幼兒園;家中隔離治療也應與其他患兒的住處分開,用具和玩具應分開;病好了才能回學校,以免傳染給其他孩子。●把病從口入關。防止糞便、口鼻分泌物汙染水和食物,徹底處理兒童的大小便,使用前對布尿布進行清洗消毒,經常對兒童的奶瓶和用具進行消毒,防止兒童隨便食用不可靠的食物和飲料。●養成衛生習慣。教育寶寶從小養成衛生習慣,改掉吮手指的壞習慣,遠離垃圾和不潔環境;養成遊戲後、飯前、便後徹底洗手的習慣。●加強環境衛生。托幼機構、玩具、公共遊泳池等的環境。必須嚴格消毒,最好通過衛生防疫部門指導治療。註意糞便的無害化處理,絕不允許水汙染。平時多註意孩子的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家裏要用醋消毒。試試莫匹羅星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