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今年41歲,她是壹位平凡的大學老師。然而,在我這十三年的生命中,她對我的影響卻永遠不可磨滅地印在我的靈魂深處。
我小時候性格內向,不喜歡和夥伴們玩耍,但確是喜歡讀書。每天晚上臨睡前,母親總會手捧壹本故事書靠在床頭,為我繪聲繪色地朗讀。由於先前已經讀過幾遍了,所以我總是吹毛求疵,哪壹個字錯了、哪壹個情節有問題,都毫不客氣地指出來,而母親總是乖乖認錯,絲毫沒有厭煩之意。我現在對書籍的熱愛與此經歷密不可分。
母親鼓勵我廣交朋友、主動與人溝通。記得年幼時,家住六樓,有壹位朋友住在對面樓上,同樣是六樓,隔空相望。母親就提議用壹條線繩像傳送帶壹樣綁在兩家窗口,線上系著信,拉動線繩來實現互相傳信。自此,六樓窗口總是歡歌笑語不絕,直至我們搬走。現在我跟那位朋友已是摯交。有壹個晚上,我突然對母親說:“明天就是萬聖節!”(英語課上學來的)沒想到母親靈機壹動,讓我叫小區裏的朋友明天晚上去陌生鄰居家要糖。她用床單為我們好了幽靈袍子、南瓜燈、紙板做的面具......那壹次收獲頗豐,以後每年,我都自己組織玩伴們挨家挨戶要糖。可以說,母親是我的第壹位生活和思想教師。
母親管束我最嚴,大都是關於壹些行為作風。有壹次,看到街上有賣我最喜歡的《三國》,我就偷偷從她包裏拿了錢去。結果她發現後嚴厲地訓斥了我壹頓,說:“沒有不勞而獲的錢,想買東西可以,要跟家長講!”此外,那是她第壹次打我,如今那時的情景還都歷歷在目。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我母親對人和善、喜歡分享。她總是把自己手工制作的東西毫不吝嗇地分給朋友,有時也主動提出讓我帶去學校分給我的同學,接到的人無壹不嘖嘖稱贊。而母親卻只是笑笑。她同樣會做食品,每年聖誕,總是做花枝招展五彩繽紛的姜餅屋(用餅幹糖霜制成,上面用各色糖果點綴),卻從不讓我獨吞,邀請我的壹大幫朋友壹起分享。每到聖誕節,我家總是眾賓歡悅其樂融融!
我母親在老師這壹職業上可謂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每到學期末總要整天坐在電腦前改學生的論文。有時候還要主動打電話去生氣地問學生為什麽沒有交論文。我常常不理解為什麽要為不相幹的人這樣生氣。學生們也很愛她,每壹屆畢業生都會給她寫信,讀了這些懇切的文字,才知道師生情濃。
我母親十分樂於助人。不僅同事生病時主動幫忙代課,也積極讓我去做公益性活動。上個假期,我們去了好多次大連市圖書館做義工,常常幹活累得精疲力盡。我便忍不住發牢騷:“為什麽幹活不給錢?這不是吃力不討好嗎?”她卻鄭重其事地回答我:“只有人人都盡自己壹份力,才能構成美好的社會體系。”
母親亦是壹個菩薩心腸,對萬物皆有憐憫之心。冬天時,領著我帶小米去勞動公園裏餵鳥,掃開雪地,在空地上撒米;夏天常常帶我去海邊把漁民扔在灘塗上被曬半死的海星送回大海;還把我家的高級貓糧餵給小區裏的野貓。而她對自己卻是十分節儉,從來不梳妝打扮。都是著便衣便衫。
我在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極大極深的影響。如果我學會了壹絲壹毫的樸實無華、如果我學會了思想品行的端正,如果我能與人分享、關心別人-------我都要感謝我的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