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之感冒發熱(壹)#桂枝湯# #中醫#
外感風寒→體質不同→外感(表現:脈浮、頭痛、怕冷)→太陽病(常稱:感冒、發熱)
因體質不同,表現不同,治療藥方不同
壹般:
太陽中風證:腠理 疏松之人,衛氣不固→表現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
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傷寒論》
太陽傷寒證:腠理固密之人,感受風寒→發熱、惡寒、?汗、頭身疼痛,脈浮緊。
這裏談中風型(感冒):
(中風:太陽病的壹種證型,與 猝然 暈倒,口眼 ?斜 之中風病不同)
適用中藥湯劑治療
——來自張仲景《傷寒論》
桂枝湯
原文: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漸漸惡風, 翕翕 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12)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制作方法:
上五味, 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去滓,適寒溫,服壹升。服已須臾, 啜熱稀粥壹升余, 以助藥力。溫覆令壹時許,遍身 漐摯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壹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壹日壹夜服,周時觀之;服壹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 酪 、臭惡等。
——《傷寒論》
參考大義:取得上述五個藥,碎成小塊,備好,用七升水,溫火煮至三升,待溫涼些,服用壹升,然後再喝壹升熱稀粥助藥力,再讓病人溫覆(可以在床上被子蓋著),達到身上適度出汗,壹定要註意不能大汗淋漓!後面就是服用中,根據病人恢復情況,辯證加減服用。
桂枝湯禁忌!
原文: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傷寒論》
註:酒客(嗜酒之人)身體多濕熱,桂枝湯乃辛甘之劑,辛能助熱,甘能助濕!另外陽盛之人須註意!
那麽酒客之人,得外感如何治之?
柯韻伯:平素好酒,濕熱在中,故得甘必嘔,仲景用方慎重如此,言外當知有葛根連芩以解肌之法矣。
葛根連芩湯劑:
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參考大義:先煮葛根、減去多余水,再加其他,控制水量。
註意參考計量單位:
漢代經方中
壹兩大約是現代的15克左右,
壹升=200毫升
(藥量決定著藥效與好壞,當慎用!)
以上是談到對於外感風寒導致中風型(感冒)和酒客外感如何治療的中藥古方治療方劑。
對於傷寒型(感冒)便需要用另外壹種:麻黃湯,下壹次將詳細分享。
(經供參考!謹慎分享!同時感謝中醫們提出寶貴建議——2019年新歷7月29日)
————
推薦書籍:中醫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