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源氏物語 哪個譯本好?(詳細請看描述)

源氏物語 哪個譯本好?(詳細請看描述)

林譯本主要參照了兩個註釋本:吉澤義則的註釋本(1904年),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衛三人***同註釋的本子(1970年)。後者是主要底本,前者只是在翻譯初期使用過。同時還參照了四種現代日語的翻譯本,其中就有與謝野晶子的《全譯源氏物語》(1972年)、谷崎潤壹郎翻譯的《新新譯源氏物語》(1969年)等,另外,林譯本還參照了兩個英文譯本:Arthur Waley的刪節譯本(1925——1933年)和Edward G.Seidenstiicker的全譯本(1976年,請註意這個時間,林譯本出版第壹卷的時候,這個版本還尚未現世)。

豐子愷先生1961年翻譯《源氏物語》壹書時***參照了六個譯本,它們是:1.藤原定家的《源氏物語註釋》、2.四辻善成的《河海抄》、3.壹條兼良的《花鳥余情》、4.三條西公條的《細流抄》、5.中院通勝的《岷江入楚》以及6.北村季吟的《湖月抄》,另外,還參照了壹些現代日文的譯本,其中有谷崎潤壹郎、與謝野晶子、佐成謙太郎的譯本。

豐子愷先生依據的(谷崎潤壹郎、與謝野晶子)現代日語譯本,跟林文月所依據的兩個重要譯本:吉澤義譯本(只在翻譯初期使用過),阿倍秋生、秋山虔及今井源衛三人***同註釋(主要底本),不是同壹版本,豐子愷先生使用的版本更早。

實際上豐子愷的《源氏物語》譯本早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初就翻譯完成了,到1973年想要出版的時候,又遇到了‘反黑線回潮’的沖擊而終告失敗,所以到1980年正式出版的時候反而比林譯本要晚。更可惜的是豐老此時已去世,沒能看到自己翻譯的這部作品面世。

豐子愷先生和林文月先生生活的環境、背景、性別、閱歷、語言習慣等外在因素導致了他們的譯本讀起來給人的感覺不同,僅前十二回,豐譯本中的語氣詞就比林譯本少了52.3% 。除此之外,林譯本與其他大陸譯本最大的區別就在和歌的翻譯上,林譯本多用“兮”字,讀起來的感覺有些像楚辭。作為讀者,我們也要根據譯者的語言習慣來選擇譯本,並不是說有名的譯者翻譯的東西就壹定是符合我們口味的,當然,林文月先生和豐子愷先生在翻譯界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林文月先生小時候的第壹母語是日語,到日本戰敗的時候她還以為是自己國家被打敗了,幾天之後才知道自己是戰勝國的壹方。豐老則是在日本進行了短期的交流,論語言翻譯功力上無法與林先生相比。但豐老對國文的修養卻要在林先生之上,雖然林先生也是長期生活在文學世家,而且日本戰敗後受到過很系統的中國文學教育。

《世界語境中的<源氏物語>》壹書中第111頁《關於中譯本<源氏物語>》第壹段的後面有壹句話“兩個譯本(豐子愷譯本和林文月譯本)的整體話語結構都已經‘本土化’,但在遣詞造句方面,林譯比豐譯的白話風格更濃厚,主要表現用了較多的語氣詞和方言表達法,以及使用了眾多不同類型的轉折句。理論上,這種差異反映了譯者在認知層面如何投射原文的話語結構,印證了翻譯過程中的‘激發效應’。”

我們拿第壹卷《桐壺》中的和歌為例進行壹下對比,讀者們對兩個譯本的評價各有千秋:

豐譯本:“面臨大限悲長別,留戀殘生嘆命窮。”

林譯本:“生有涯兮離別多,誓言在耳妾心苦,命不可恃兮將奈何!”

豐譯本:“冷露淒風夜,深宮淚滿襟。遙憐荒諸上,小草太孤零。”

林譯本:“秋風起兮露華深,宮城野外多幼荻,安得稚兒兮慰朕心。”

豐譯本:“縱然伴著秋蟲泣,哭盡長宵淚未幹。”

林譯本:“促織鳴兮夜未央,鐘情悲苦淚滂沱。含恨銜命兮心迷茫。”

豐譯本:“哭聲多似蟲鳴處,添得宮人淚萬行。”

林譯本:“荒郊外兮秋蟲鳴,貴人將去不稍待,老婦獨處兮淚縱橫。”

豐譯本:“嘉蔭雕殘風力猛,劇憐小草不勝悲。”

林譯本:“狂風勁兮荒野中,可憐幼荻失庇護,飄搖不定兮憂忡忡。”

豐譯本:“願君化作鴻都客,探得香魂住處來。”

林譯本:“悲莫悲兮永別離,芳魂何處難尋覓,安得方士兮尋峨眉。”

豐譯本:“欲望宮墻月,啼多淚眼昏。遙憐荒邸裏,哪得見光明!”

林譯本:“掩翳兮月朦朧,清輝不及荒郊舍,獨有壹人兮懷苦衷。”

豐譯本:“童發今承親手束,合歡雙帶綰成無?”

林譯本:“新束發兮初加冠,金童玉女誠嘉偶,紫帶可曾兮系合歡?”

豐譯本:“朱絲已綰同心結,但願深紅永不消。”

林譯本:“新束發兮紫帶鮮,曾將絲組殷勤系,但願君情兮似此堅。”

LZ ,如果有時間,我建議這兩個譯本都找來看看,我曾經把五個中譯本放到壹起壹段壹段對比著看的,這種讀法比單獨讀壹個版本的收獲要多。當然,如果沒那麽多時間看書,我建議買豐子愷譯本,壹般大陸讀者在討論的時候多以這個版本為基礎。林譯本有電子書,不妨下壹部看看,而豐譯本到現在我也沒見過全部的網絡版本,多是後面幾卷是殷誌俊的網絡版。

其實《源氏》的各個版本的冊數多不盡相同,有壹本的也有多本的,下面是我手頭暫時有的版本,其中左數第二、三、四這三本就是豐子愷先生80~83年出版的壹版壹次印刷的《源氏》,除此之外,再版的豐本基本上也就是看看,沒什麽收藏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