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今天晚上新疆朋友請吃的是馬肉納仁,吃馬肉源自於哈薩克族的傳統飲食習慣,他們把腌制過的馬肉用水煮,燜至壹個小時,然後把洋蔥(辣皮子),大蒜等剁碎,加入肉湯,再把皮帶面放入滾燙的肉湯中,濃郁的肉香浸潤了非常有韌勁的面片,超級的美味。在傳統的馬肉納仁的吃法中,這是壹道手抓肉,只是經過大量漢族人的改良,沒有保持他原有的吃法。馬肉有補中益氣,補血,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的作用,食用馬肉具有壹定的保健作用。馬肉也屬於紅肉,含有較多的鐵離子,這類食物在食用之後可促進自身血紅蛋白的合成,增加血容量,可起到防治貧血的效果。不過它也是屬於發物,身體抵抗能力差壹點的人,盡量不要去吃,可能會引起燥熱和過敏。
5、涼拌菜,壹直以為我們南方人才吃涼拌菜,來到奎屯,哈薩克人的涼拌菜更加豐富多彩,為了配合香濃的馬肉,族人會配備數道涼菜,泡白菜,涼拌青瓜,涼拌芹菜,涼拌土豆絲,涼拌木耳,涼拌花生,涼拌辣椒等等。冰爽可口,的確解膩解乏的好幫手。 6、饊子,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饊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壹兩日)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壹些環狀面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7、饊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因為他的幹香酥脆,令人食而忘返,他可以幹吃,也可以泡在奶茶裏,是新疆人民超愛的美味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