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原產於我國南方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是具有南方特色的水果之壹。
1.主要栽培品種。目前主要栽培的品種有雞心黃皮和大雞心黃皮。
第二,黃皮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⑴溫度: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上的地區最適宜,氣溫低於0℃的成年樹會遭受凍害,幼樹抗寒性差。
⑵水分:黃皮是常綠果樹,需要濕潤的環境和充足的水分。在年降雨量大於1500mm且分布均勻的地區生長良好。水分過多或降雨過於集中,都不利於黃皮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
⑶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樹冠內的枝葉可以吸收散射光進行光合作用,擴大光合面積,增強樹體營養物質的積累,擴大結果面積,提高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光照不足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養分積累,對植物生長發育不利。
⑷土壤:黃皮對土壤要求不高,粘壤土和砂壤土均可種植,但不同的土壤對黃皮植株的壽命和產量會有不同的影響。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砂壤土上種植,樹勢會壯、壽命長、豐產穩產;在土質差、排水不暢、積水多的粘性土壤上種植黃皮,會導致壽命短、產量低。
1
第三,種植技術
(1)種植時間:壹般在3-5月,雨水多,氣溫升高,容易生根,植物成活率高。移栽時營養袋苗根系受影響較小,有灌溉條件的園地,春夏秋冬均可種植。
⑵2.種植密度:壹般每畝種植50-80株,株距可為3m× 4m或2.5m× 3.5m..規劃密植時,每畝種植110株左右,株距可為2m× 3m。按長、寬、深1m、0.8m規格挖坑,每個坑埋綠肥50公斤、土雜肥50公斤、石灰500克、磷肥500克。回填表土應高出地面約20厘米。
(3)種植:種植時黃皮幼苗根部應避免接觸肥料,幼苗應保持直立,根部向四周自然伸展,深度以細土覆蓋至根頸。
1
四、幼樹管理技術
肥料和水管理
⑴施肥:幼樹根系不發達,分布淺,吸收弱。施肥應以勤施薄施為原則,以氮肥為主,磷肥、鉀肥、鈣肥、鎂肥和葉面微肥為輔。成活後1個月可以開始施肥,然後在每次新梢發芽前和新梢變綠後進行施肥。另外,每年冬天都要深施有機肥。
⑵水分管理:幼樹生長旺盛,根系淺且少,易受土壤水分變化影響。要加強土壤水分管理,旱時灌溉,澇時排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於植物正常生長。
(2)土壤管理
⑴松土:幼黃皮果園壹年要松土幾次,壹般與除草、間作作物相結合。夏秋季節,雨後松土,防止土壤板結。根際松土深度為5-10 cm。
⑵土壤改良:壹般從種植後第二年開始,在原種植穴外圍開環形溝,或在行間(株間)挖深40-50厘米、寬30厘米的帶狀溝。分層施草料、農作物稭稈、垃圾和適量石灰,每年輪換位置,2-3年翻壹次土。
(3)整形修剪:苗木栽植成活後,在主幹40-50 cm高度處摘芯或剪短,促進斷面下的芽萌發。當主枝成熟時,在15-20cm處取芯或切碎,以促進切口下芽的萌發,然後在每個主枝上選擇2-3個健壯且分布合理的枝條,培育成次主枝,三級枝和三級枝用同樣方法培育。
(4)間作:在不影響黃皮生長的情況下,可在幼黃皮果園間作豆科作物,如花生、大豆或蔬菜,有利於土壤保墑和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