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和鮮奶油

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和鮮奶油

奶油:也叫生奶油。讓牛奶靜置壹會,裏面的脂肪會慢慢浮到上面。利用這種密度差,可以通過離心的原理將牛奶的脂肪層分離出來。脂肪含量10%-80%的乳制品可以算作稀奶油,大部分是30-40%,還含有維生素A、D等壹些脂溶性維生素,所以含水量還是大的,所以“稀”。

對了,牛奶分離出稀奶油後,剩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脫脂奶,因為去除了大部分脂肪,所以脫脂奶的味道很淡。

淡奶油=淡奶油:上述淡奶油(鮮奶油)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奶油的總稱。根據淡奶油中的脂肪含量,可分為淡奶油和重奶油。淡奶油也叫淡奶油,脂肪含量低於36%。而重奶油又叫高脂奶油或厚奶油,脂肪含量在36%以上。

淡奶油:淡奶油和重奶油都可以做淡奶油,但重奶油更好。奶油送來後,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生日蛋糕上的糖霜。另外,在慕思蛋糕中,經常需要送奶油。怎麽送走?這裏有個竅門:奶油要冷藏才能讓它消失,所以在送淡奶油之前最好冷藏12小時以上。

三、黃油、奶油、奶酪是什麽?

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像,但不在壹個層次上。

黃油:有的地方也叫黃油,其實是壹回事。它在香港也很受歡迎,被稱為“黃油”。當然,最標準的名字是“黃油”。主要是從稀奶油(鮮奶油)中進壹步分離出來的脂肪部分。其他成分(如鹽等。)有時被添加到黃油中,其脂肪含量在80%以上,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含水量較少,所以常溫下為固體,加工性能與黃油、羊油等動物油有些相似。這可能也是黃油在香港被稱為“黃油”的原因。當然,牛肉脂肪層榨出的油也叫黃油,不要混淆。)

奶酪=奶酪=奶酪=奶酪:同樣是淡黃色固體,奶酪和黃油的營養成分差別很大。奶酪壹般是在牛奶或羊奶中加入適量的乳酸菌發酵劑和凝乳酶,通過發酵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去除乳清,熟化壹定時間而制成的發酵乳制品。大約每10斤牛奶可以濃縮制成1斤奶酪,可見奶酪的營養價值很高,堪稱營養“小寶庫”。比如奶酪中的鈣含量是普通牛奶的6-8倍左右,而蛋白質含量卻高達牛奶的9倍。

PS,烘焙中常見的奶酪有以下幾種:

奶油奶酪是壹種未成熟的全脂奶酪,顏色潔白,質地細膩,味道略帶酸味,非常適合制作奶酪蛋糕。奶油芝士開封後容易變質,要盡快食用。

馬蘇裏拉奶酪加熱後容易融化,因為在制作過程中經過了機械壓制和拉伸,拉絲能力比較強,所以經常用來做披薩。

切達奶酪是壹種原味奶酪,也是烘焙中最常用的奶酪品種之壹,在大部分超市都可以買到。切達奶酪的品種很多,根據品種不同,顏色和口感也有很大的不同。顏色從白色到淡黃色不等,味道也是濃而淡。

帕爾馬幹酪。市場上的帕爾馬幹酪通常是筒裝的幹酪粉,它的原體是硬幹酪。奶酪粉可以用來烤餅幹和鹹磅蛋糕。

馬斯卡彭奶酪是在淡奶油中加入酒石酸制成的稠狀。所以馬斯卡彭奶酪並不是真正的奶酪,可以理解為濃縮奶油。由於不像奶酪壹樣發酵,馬斯卡彭奶酪味道鮮美,是制作著名甜點“提拉米蘇”的必備原料。

小貼士:購買奶酪時,由於奶酪的中文名稱可能不同,最好查看包裝上的英文名稱,以免買錯。

黃油和植物黃油有什麽區別?

可以用壹句話概括:黃油是天然的,而植物黃油是人工的。其實植物黃油的“藝名”有很多,比如植物黃油、人造黃油、起酥油等。其實本質是壹回事。黃油來源於牛奶,這個很好理解,但是人造黃油怎麽做和牛奶有關系嗎?

其實人造黃油和牛奶沒什麽關系,是用液體植物油加氫制成的。它的本質是油,只是脂肪的飽和度由不飽和變為飽和,所以油的外在形式由液態變為固態。這種油的加工性能與黃油相當,但價格要低得多。更“跌價之子”的是氫化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身體不好的反式脂肪酸,所以人造黃油有些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