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東京夢華錄原文及翻譯

東京夢華錄原文及翻譯

出朱雀門東壁

出朱雀門東壁亦人家。東去大街麥稭巷、狀元樓,余皆妓館,至保康門街。其禦街東朱雀門外,西通新門瓦子。以南殺豬巷,亦妓館。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過龍津橋南去,路心又設朱漆杈子,如內前。東劉廉訪宅,以南太學、國子監。過太學又有橫街,乃太學南門。街南熟藥惠民南局。以南五裏許,皆民居。又東去橫大街,乃五嶽觀後門。大街約半裏許,乃看街亭,尋常車駕行幸,登亭觀馬騎於此。東至貢院什物庫、禮部貢院、車營務草場。街南葆真宮,直至蔡河雲騎橋。禦街至南薰門裏,街西五嶽觀,最為雄壯。自西門東去觀橋、宣泰橋,柳陰牙道,約五裏許,內有中太壹宮、佑神觀。街南明麗殿、奉靈園。九成宮內安頓九鼎。近東即迎祥池,夾岸垂楊,菇(gū)蒲蓮荷,鳧雁遊泳其間,橋亭臺榭、棋布相峙,唯每歲清明日放萬姓燒香遊觀壹日。龍津橋南西壁鄧樞密宅,以南武學巷內曲子張宅、武成王廟。以南張家油餅、明節皇後宅。西去大街曰大巷口,又西曰清風樓酒店,都人夏月多乘涼於此。以西老鴉巷口軍器所,直接第壹座橋。自大巷口南去延真觀,延接四方道民於此。以南西去小巷口三學院,西去直抵宜男橋小巷,南去即南薰門。其門尋常士庶殯葬車輿皆不得經由此門而出,謂正與大內相對,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十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譯文

我們出朱雀門後,東城墻壹側大部分都是民居。往東的大街通向麥稭巷,這段路上除了有座狀元樓,其余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妓院,壹直綿延到保康門街。禦街東面的朱雀門外有條街道,要是向西走,就到了著名的娛樂場所新門瓦子,往南則會走到殺豬巷,這邊也都是妓院。繼續往南走,就會來到東、西兩個教坊,除了這座官署,其他建築基本上都是民居或者茶館。有人在街道中心擺起攤子,時間長了這裏就成了壹個集市,到了晚上,人氣更是旺盛,熱鬧非凡。

過了龍津橋向南走,我們就會看到這裏路中間又立起很多跟皇宮前壹樣的那種紅杈子。路的東邊是劉廉訪的府邸,繼續前行,我們就能看到太學、國子監,走過太學有條橫街,太學的南門就在這邊。我們還沿著原路往南走,街的南邊是政府開辦的藥店熟藥惠民南局。從這邊往南走的五裏路,基本上都是民宅。我們不繼續往南,在原地往東看,會看到壹條往東去的橫街,沿著橫街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嶽觀的後門,繼續往東走大約半裏地,就是看街亭。以前皇帝會走進這個亭子,視察過往的行人和車馬。我們走進亭子裏往東遠眺,貢院什物庫、禮部貢院、車營務草料場這些建築都歷歷在目,盡收眼底。往南看,可以看到葆真宮,壹直延伸到蔡河上的雲騎橋。

禦街到南薰門的這段路的西側,坐落著五嶽觀的主體部分,非常壯麗。我們從西門往東走,這是壹條大概五裏長的柳蔭路,在這條路上漫步,依次會經過觀橋和宣泰橋,附近還坐落著中太壹宮和佑神觀。路的南面是明麗殿、奉靈園、九成宮這幾座華麗的宮殿、園林。九成宮裏安放著徽宗崇寧年間鑄造的九鼎,它的東邊是凝祥池,池畔都是楊柳,水中生長著茭白蒲草,野鴨與大雁在池水中穿梭嬉戲。這座園林裏亭、榭、橋、壇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每年只有清明節這壹天,百姓才可以進入到凝祥池燒香遊覽,其他時候都不能入內。

在龍津橋南有面墻,那是擔任過知樞密院官職的鄧洵武宅邸的院墻。繼續往南,我們能走到武學巷,就在這條巷子裏,有號稱“曲子張”的著名文人張袞臣的宅邸,隔壁是供奉姜子牙等前賢的武成王廟。

繼續往南走,先後經過張家油餅鋪和明節皇後府邸。這邊有條往西去的大街,叫大巷口,大巷口街上有著名的清風樓酒店,酒店門前有不少露天散座,到了夏天,不少居民喜歡來這裏納涼。如果繼續往西,會到老鴉巷口,這裏是制造禦前軍器所這個部門的所在地,軍器所與名叫“第壹座橋”的橋是挨在壹起的。

回到大路,繼續往南,我們就到了延真觀,這座道觀可以接待從全國各地遊方到京城的道教信徒。延真觀的南面,有壹條向西的小巷,巷子口就是“三學院”。沿著小巷往西,會走到另壹個小巷,叫宜男橋小巷。要是沿著剛才小巷往南,那就會到南薰門。大部分時間,南薰門是禁止尋常百姓和出殯人車通行的,因為它正對著皇宮大門。但是京城外鄉下百姓要把待宰的豬趕進城,只能從南薰門進到城裏。每天壹到晚上,數萬頭豬就會從這個門被趕進都城,豬群雖多,趕豬的人卻很少,只有十幾個人。他們的趕豬能力很強,豬群不會走亂,也從不走失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