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制品和其他食物相比營養價值如何?

豆制品和其他食物相比營養價值如何?

豆制品和其他食物相比營養價值如何?原來豆腐還有防病保健效果

豆制品與肉、蛋、魚的營養價值比較

壹般人提起營養豐富的食品,首先是雞、鴨、魚、肉、蛋,而很少把豆制品擺到前面,這說明人們對豆制品還是不甚了解。因此,這裏要把豆制品與肉、蛋、魚從營養價值上作壹比較,以提高人們對豆制品營養價值的認識。

從營養價值上作壹比較,以提高人們對豆制品營養價值的認識。

(1)蛋白質含量與質量的比較:在日常生活中,壹般人都認為肉類、蛋類含蛋白質高,卻很少註意大豆的蛋白質含量也是很高的,甚至比肉、蛋、魚還要高,而且質量也比較好(表1)。

表1部分肉、蛋、魚與大豆蛋白質含量(克/100克)

食物名稱含量食物名稱含量

瘦豬肉15.7鴨 肉16.5

肥瘦豬肉9.5小黃魚16.7

瘦牛肉20.3帶 魚18.1

瘦羊肉17.3雞 蛋14.7

豬肝 21.3牛 奶3.3

雞肉 21.5大 豆36.3

從表中可見,大豆中蛋白質含量大大高於肉、蛋、魚,是人體攝取蛋白質的上好食品。

大豆的蛋白質還有很大優點,好於肉、蛋、魚。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組成的,其中賴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纈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苯丙酸和異亮氨酸8種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所以稱為必需氨基酸。

8種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所以稱為必需氨基酸。含有8種氨基酸的蛋白質稱為完全蛋白質或優質蛋白質。壹般說來,植物蛋白所含上述8種氨基酸不完全,數量也少,屬於不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較低。但是,大豆蛋白質則屬例外,它所含的必需氨基酸比較齊全,而且含量也較多,屬於完全蛋白質,同動物蛋白質壹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2)消化率的比較:植物蛋白多存在於植物細胞內,而植物細胞是由纖維素構成的。纖維素會阻礙蛋白質與消化酶接觸,所以消化吸收率低,因此,植物蛋白在加工前,蛋白質的消化率是很低的,如幹炒大豆消化率僅為50%,煮熟的整粒大豆消化率也只有60%左右。而大豆做成豆漿消化率可達85%以上,制成豆腐、豆腐幹等各種豆制品後,消化率則可達92%?96%。因此,豆制品的蛋白質消化率與動物蛋白質消化率比較,兩者是不相上下的。

(3)膽固醇含量的比較:肉、魚、禽、蛋等動物蛋白都含有膽固醇,而大豆蛋白不含膽固醇而含豆甾醇。豆甾醇雖不能被人體吸收,但可抑制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因此,若經常食用豆制品,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蛋白質,還可以避免膽固醇過高帶來的血管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有害影響。

(4)大豆中含鈣、磷、鐵較多,對人體有益:每100克大豆含鈣426毫克,磷532毫克,鐵11毫克;每100克豬肉含鈣11毫克,含磷320毫克,含鐵07?23(瘦肉);每100克雞蛋黃含鈣134毫克,磷532毫克,鐵72毫克。這些礦物質都是人體必需的成分,大豆都高於肉、蛋類食品。

從以上比較看,大豆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是較高的。

豆腐的防病保健功效

豆腐是大豆加工制品,人們經常食用,其特點柔軟細嫩,清爽適口,歷來就受到人們的歡迎。

(1)常吃豆腐能降低人體膽固醇:豆腐雖然含脂肪,但不含膽固醇,肥胖者和心腦血管患者常吃豆腐,具有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美國的壹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每天食用豆制品不僅可以使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有輕度下降,同時還能減輕婦女更年期癥狀。通過血脂測定發現,每天食用豆制品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下降3%,三酰甘油含量下降6%。豆腐中還含有壹定量的維生素E,有利於人的生長發育,保持青春活力,與延緩衰老有密切聯系。並能改善微循環,促進毛細血管增生,也有利於動脈硬化的改善。點豆腐用石膏和鹵水,含鈣和鎂鹽較高。鈣對小兒骨骼與牙齒生長有特殊意義,而鎂鹽對心肌有保護作用,對動脈硬化和心臟病患者減輕病情有益。

(2)常吃豆腐能防老年性癡呆:據美國的壹項研究發現,老年性癡呆是由於老年人大腦中缺乏乙酰膽堿。乙酰膽堿是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這類物質的缺乏或減少均可直接影響人的思維記憶和全身肌肉的調控、平衡力,導致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遲緩等。而豆腐恰好含有壹種能夠使乙酰膽堿含量增多的成分――磷脂酰膽堿。磷脂酰膽堿進入人體內,便會釋放出膽堿,可以彌補老年人乙酰膽堿的不足,使神經細胞的信息傳遞恢復正常,使疾病癥狀得以改善。

(3)多吃豆腐可防乳腺癌:美國壹研究單位通過實驗證實,大豆中含有的植物型雄性激素,能有效地抑制動物體內雌激素的產生。而雌激素水平過高被認為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壹。研究者曾對壹組雌性獵豹作了試驗,長期經常攝入大豆的雌性獵豹體內雌激素明顯較低,但壹旦停止攝入大豆,體內雌性激素水平又會馬上升高。另壹組對雌性白鼠的試驗顯示,經常攝入大豆豆粉的壹組白鼠患乳腺癌的比例較不常食用豆粉的壹組白鼠要低70%。研究者還發現,亞洲,尤其是北亞婦女中,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只及美國婦女的125%,其原因很可能與亞洲婦女的飲食中有豐富的大豆和大豆制品有關。引人註目的是,在美國的亞洲移民中,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仍小,但她們的下壹代卻又明顯升高。這與她們下壹代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傳統食譜有壹定聯系,其中很可能就包括對大豆的食用比上壹代人減少有關。所以,提倡婦女多吃豆腐等大豆制品。

(4)豆腐中含有植物脂肪及酶等,有滋潤皮膚、消除雀斑等美容功效。故民間有“豆腐店裏出西施”和“豆腐西施”之說。《中國飲食民俗學》壹書中說:“豆腐嫩,色白,多吃會使人皮膚又白又嫩。豆腐店主的女兒多吃豆腐,所以長得很漂亮。”

(5)中醫學認為,豆腐性味甘涼,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本草綱目》載豆腐:“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隨息居飲食譜》載豆腐:“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中醫認為,豆腐可以治壹些常見病,比如:用豆腐500克,用米醋燉後吃下,每日2次,可治痢疾。嫩豆腐500克,加陳皮5克,桔梗5克,壹齊放入鍋內,加水兩碗濃煎,就溫把豆腐吃下,可治老年咳嗽。豆腐500克,麥芽糖100克,生蘿蔔汁1杯,混合煮開,日服2次,可減輕氣管炎引起的哮喘。用豆腐300克,加白糖適量,上火蒸透,每晚睡前服用,對治感冒咳嗽初起有壹定療效。

因為豆腐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中醫常用其輔助治療婦女更年期的不適。如潮熱面紅、夜間盜汗、心悸煩躁、憂郁失眠等,運用吃豆腐或其他豆制品的方法,可收到減輕不適的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