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旦確診痛風,就要做好痛風伴隨壹生的準備。
痛風的早期預警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壹組疾病。其臨床特征為高尿酸血癥和復發性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沈積、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嚴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腎功能不全。
痛風石常見的身體部位有關節軟骨、滑液囊、螺旋、腱鞘、關節周圍組織、皮下組織和腎間質。
如果最近發現自己有類似的小結節,就要警惕和註意了,這可能是痛風的預警信號。
痛風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發生在40歲左右,約95%為男性。
發病初期常侵犯單個關節(90%),多為拇指關節和第壹跖趾關節,然後可能侵犯足弓、踝、跟、膝、腕、指、肘關節。
因此,對於中年以上的男性,應考慮第壹跖趾趾等單關節突然出現紅、腫、痛、運動障礙,血尿酸升高,及時就醫。
雖然痛風是由代謝紊亂引起的,但合理的飲食控制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作。
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壹份嘌呤含量表,希望大家遠離痛風。
註:數據為每100克嘌呤的含量,單位為毫克,含量從左到右,從低到高排序。
調味品
以上是“從低到高含量分類”,以下是“低嘌呤飲食、中嘌呤飲食、高嘌呤飲食”,方便查詢。
根據食物中嘌呤含量的不同,食物可分為:
低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中嘌呤少於25mg
中等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的嘌呤含量為25150mg);
高嘌呤食物(100g食物含嘌呤1501000mg)。
1.痛風患者的主要飲食:嘌呤含量低的食物。
2.痛風患者在未發作期間可以少量食用:嘌呤含量適中的食物。
3.痛風患者盡量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痛風的幾個誤區
#1
痛風是老年病?不對!
痛風患者不全是老年男性,年輕人和絕經後的女性也會患痛風。
#2
痛風就是關節痛?不對!
痛風不僅會引起疼痛性關節炎,還會引起痛風石、尿酸性腎病、痛風性尿路結石、高尿酸血癥、動脈硬化等。
#3
緩解後治愈了嗎?不對!
痛風性關節炎有壹個特點,就是可以復發。目前醫療技術還不能完全治愈痛風。需要長期將血尿酸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避免危險因素,防止痛風復發。
#4
痛風不是沒有痛苦的病?不對!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痛風緩解期、間歇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但高尿酸血癥仍可促進痛風,甚至誘發其他損傷。
所以,即使是“無痛性痛風”,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非藥物和藥物治療,降低尿酸。
#5
血尿酸水平越低越好。不對!
尿酸是人體內重要的生化物質,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適當的血尿酸濃度有利於抗氧化,平衡免疫功能,增加體內抗感染能力。血尿酸過低與許多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6
痛風引起的炎癥可以用抗生素治療嗎?不對!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不用抗生素治療,因為痛風性關節炎是非感染性結晶關節炎,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抗炎藥適合控制急性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