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喝葡萄酒的時候,總會遇見有沈澱物的酒,但是對於酒知識又不了解,也不知道這些有沈澱物的酒到底能不能喝,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了解壹下這些沈澱物的成分,看看喝帶沈澱物的葡萄酒對身體有沒有害。
酒石
葡萄酒結晶體——酒石的形成,主要成分是來自於葡萄酒的酒石酸(Tartaric Acid),原因是將葡萄酒貯放於溫度較低的環境當中。酒石結晶體的形狀,沒有壹定規律,有時還帶點黏性,通常附著在瓶底、瓶肩或者出現在軟木塞的底端。
葡萄酒裏邊的結晶並非質量問題,它不僅沒有害,反而是葡萄酒在發酵和成熟、尤其是成熟過程中必定會產生的物質,這是葡萄酒成熟的標誌,只有優質的葡萄酒才會有沈澱物即酒石。因為影響葡萄酒口味的不穩定物質已從酒中分離出來,從而使葡萄酒變得純凈,酒味結構更穩定,口感也更加醇厚潤滑。
酒糟
酒糟即Sur Lees,這在法國密斯卡岱(Muscadet)葡萄酒中最為常見。其實,“Lees”是壹個古老的英語單詞,用來形容像發酵罐那樣的容器中,下沈到底部的渣滓或沈澱物。所以“Sur Lees”表示的是葡萄酒表面有沈澱。在葡萄酒表面出現酒糟時,釀酒師會每天攪動葡萄酒,這樣可以讓葡萄酒的口感更豐富。此外,酒糟也常見於陳年的起泡酒中。
葡萄果皮沈澱
喝葡萄酒時,妳可能會發現杯底有壹些黑色的小碎屑,其實那就是葡萄果皮。未過濾的紅葡萄酒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酒和西拉(Syrah)葡萄酒的酒瓶中就經常會有沈澱,但酒體輕盈的紅葡萄酒含有沈澱的現象卻不常見。
蛋白質、酚類物質、過濾時使用的不可溶解性物質
蛋白質屬於微生物壹類,所以含有蛋白質的葡萄酒顏色就沒那麽純凈。紅葡萄酒,經過酚醛聚合後,會形成著色的單寧物質,這在陳年波特中尤為明顯。另外,在過濾葡萄酒中,加入的過濾物質有些為不可溶解的,因此也會產生沈澱。
有沈澱物質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有沈澱物的葡萄酒口感更加的適宜。這是因為新裝的葡萄酒中往往會存在壹些不穩定物質,這些物質不容易與葡萄酒結合在壹起,所以會擾亂葡萄酒的口感。但是經過壹段時間的儲存以後,這些不穩定物質與葡萄酒產生化生反應,變成結晶。從而使的葡萄酒變的更加純凈。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出現沈澱物也是葡萄酒成熟的標誌。這時候的葡萄酒,結構更平整,口感也變的醇厚潤滑。
這些沈澱物質響健康嗎?
不少消費者擔心葡萄酒中的沈澱(特別是酒石酸鹽產生的晶體沈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其實,這些葡萄酒沈澱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消極影響。酒石酸是葡萄中存在的有機酸,是葡萄酒酸度的重要來源,它們是無害的酒石酸晶體,也不會影響健康的。當然,這些沈澱對身體也沒什麽特別的好處,妳不需要特意把它們喝掉。
如何喝有沈澱葡萄酒
由於葡萄酒中的壹些沈澱物質,特別是紅葡萄酒中的果皮沈澱和酚類物質會讓酒喝起來有苦味,令人不悅;另外,它會影響葡萄酒的外觀色澤的澄清度,因此有沈澱的葡萄酒在喝之前需要特別的侍酒服務——醒酒,方法如下:
1、在確定要飲用哪壹瓶葡萄酒之前,應該保持其酒瓶處於直立狀態。十五年以上的葡萄酒至少應該保持直立壹周;
2、醒酒前需準備好醒酒器、漏鬥、濾布和壹個光源;
3、開瓶時,不要搖晃或者轉動酒瓶,開瓶之後要透過光源觀察瓶底,確定沈澱物並未汙染上方液體;
4、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與酒瓶成90度,開始換瓶時要慢慢傾斜酒瓶,緩緩地將葡萄酒註入醒酒器中;
5、註意要將瓶中最後有沈澱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確保醒酒器中無沈澱。
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大家喝葡萄酒時看見這些沈澱物就不用擔心了,畢竟越是品質好的葡萄酒才越容易出現沈澱物,同時也間接的說明妳買的酒是上好的紅酒,就開瓶盡情暢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