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是近年來流行的大眾飲食,淡季和旺季基本沒有區別。如果是在炎熱的南方,冬天生意會更好。燒烤可以說是從新疆的羊肉串開始普及的。通過不斷發展,燒烤的風格結合地域特色不斷創新變化,品種多樣。除了羊、牛、雞、魚等很多肉類,很多蔬菜水果也可以烤。烤肉串的吃法只是撒上辣椒和孜然,但演變而來的燒烤壹般會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口味來調配調料。
大眾燒烤,在新疆以羊肉串為代表,基本上是壹種屬於夏利巴人的大眾食品,經營方式有兩種:街邊夜市的燒烤攤和燒烤店。蒙古烤肉,以羊肉為主,講究肉的用料,味道不油膩。它曾經和流行的韓式烤肉是高端消費的代名詞,韓式烤肉以牛肉為主。北京烤鴨的制作方法是用掛爐烤制。首先要在生鴨上塗上調料,然後掌握火候。烤鴨的成熟時間大約是45分鐘。配上荷葉餅、洋蔥和醬汁。
燒烤工具根據方法不同有很多種,有明火烤、木炭烤、爐烤、泥烤、竹烤、鐵板燒等等。木炭燒烤常用的工具有:燒烤爐、碳、鉆、刀、魚夾、牙簽等。
市面上常見的木炭有三種:可燃木炭、機制木炭和機制木炭。易燃燒烤炭表面有壹層易燃層,比普通炭更容易點燃,但價格較貴。普通木炭的優點是便宜,缺點是大小不壹,燒烤時火力不均,燃燒時間短,燒烤時必須加炭。機制燒烤炭是木炭和煤的混合物,壓制成中空的多邊形。這種燒烤炭大小均勻,燃燒時間長,火力均勻,無煙,價格低廉。很多專業燒烤店都選擇這種燒烤炭,缺點是不適合點火。
燒烤分為“直接燒烤”和“間接燒烤”。直接燒烤就是把球炭放在燒烤架中央,菜放在烤網中央。有些人選擇不粘鍋不烤網,比如韓式烤肉。間接燒烤是通過烤箱來完成的,炭球點燃後放在炭架兩端,菜放在燒烤架中間,蓋上烤箱蓋,通過風門調節火候,通過煙熏來烹飪食物。壹般來說,采用間接燒烤比直接燒烤需要更長的時間。
燒烤的味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原料的選擇,燒烤時間的長短,烹飪時間的掌握,燒烤設備,調料等等。要達到最佳的燒烤效果,以上因素不可忽視,尤其是燒烤時間和持續時間的控制是關鍵。
廣東燒烤建議:燒烤和晚上掛鉤,晚上和宵夜掛鉤。廣東有吃宵夜的習慣,要抓住這個機會。燒烤和冰鎮啤酒也有童年的關系。除了必不可少的啤酒,還可以賣壹些鮮榨甘蔗汁等果蔬飲料。
羊肉串的起源
羊肉串的歷史
“羊肉串,羊肉串,新疆羊肉串……”喊聲中,香味撲鼻而來。“羊肉串得烤得香啊!”——在人們的感情裏,只有新疆的羊肉串才是正宗的,正宗的。
羊肉串起源於新疆?考古人員在山東省臨沂市內五裏堡村出土的壹座東漢晚期畫像石墓中,發現了兩面刻有羊肉串的畫像石。經過研究發現,這兩幅畫中的人物都是漢人,他們烤的羊肉串是牛羊肉串。這兩幅廚房圖反映了1800年前魯南的民間飲食習俗。
第壹幅石畫是118.5cm寬,44.5cm高。畫面分為上下兩個方塊。網格上有男女四組11人坐在床上,上下網格是廚房平面圖;左邊掛著壹條牛腿,蹄子和腳都看得見,其中壹只還很高。右邊旁邊掛著壹塊肉。再往右是壹個頭戴高冠,留著長胡子,穿著花邊領袍的人,蹲著,左手拿著壹把叉子,叉子上有兩顆珠子,正在鼎上烤著。他身後有壹個圓形案板,呈直立圓形,上面有五個圓形物體,好像是切下來的肉塊。左邊的長方形物體上也有很多切下來的肉塊。鼎的右邊站著壹個戴著小帽,穿著小袍的年輕人,左手拿著鼎,右手扇著火。再往右,有壹個戴著紗帽,留著長胡子,穿著長裙的男人,左手拿著壹把長刀,正在切壹塊肉。這個人正在他右邊的三腳桶裏煮壹塊羊頭。右邊是壹個大酒壺。再往右是壹個頭戴高冠、留著長胡子的男人,右手拿著壹把長刀,準備切鯉魚。他身後直立的案板上有壹條從中間切開的魚。
第二幅石圖為121.5cm寬,44.5cm高。左端有壹個帶煙具的竈具。壹個女人正在竈前生火,身後掛著壹把刀和兩條魚。右邊是壹個全身心投入賣酒的女人,她身後是壹個右手拿著酒壺的男人,正等著。再往右,壹名男子左手拿著兩串肉,右手拿著壹把扇子,在三腳架上扇火、烤羊肉串。後面掛著動物的腿、羊和牛的頭、剪下的羊和鳥。
壹個男人背著壹只狗。最右邊是壹個拿著長刀的男人。他可能剛剛屠宰完牲畜。
這兩個畫像石都有烤肉串的形象,都是用帶兩把叉子的特殊工具來串肉,放在三腳架上燒烤,煽火,酷似今天新疆人的烤肉串。兩幅畫中的人物都是漢人。因此,這兩幅廚圖反映了東漢時期魯南地區的民間飲食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