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豆湯
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能清暑,利濕,可治暑日發熱或自覺內熱,傷暑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夏天經常喝綠豆湯可以消暑。
2.冬瓜薏仁湯
取薏米50克,冬瓜500克壹起熬湯,能清熱解暑,健脾利尿,祛火解毒,是解暑的好湯。
3.空心菜玉米湯
材料:空心菜500克,玉米粒350克,姜2~3片。烹飪:空心菜洗凈切碎;玉米粒也可以速凍,解凍後用清水洗凈。先將玉米粒和生姜放入砂鍋中,加入1750ml (7碗)水,將鍋由大火改為中火10分鐘,放入空心菜滾至熟,加入適量鹽和油。
功效:空心菜,俗稱空心菜,在廣州被稱為將軍菜。《南方本草》載:“蕹菜小如葵花”,被稱為“奇菜”。章太炎對空心菜情有獨鐘。“每年夏天,妳都離不開這位先生。”不僅菜單上有,藥典裏也有。中醫認為它性溫味甘,能解暑,活血化淤。《廣州植物誌》稱其“內服用於緩解食物中毒,外用用於治療各種胎毒、腫瘤、排傷”。用它卷玉米粒雖然是素湯,但味道鮮美,別有風味。夏季隨餐食用,可清熱解暑,清熱解毒。
4.老黃瓜瘦肉湯
材料:老黃瓜1500g,瘦肉400g,紅豆100g,蜜棗,陳皮。
做法:在黃澄澄購買帶皮色的老黃瓜,將瓜洗凈修剪,切成大塊。將原瘦肉洗凈;紅豆也要洗。陳皮泡發洗凈。將適量清水煮沸,加入老黃瓜、瘦肉、紅豆、蜜棗、陳皮,煮2小時,至湯汁熟透,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適合熱天飲用,能清熱解暑,止渴利尿。
5.山藥牛肉湯
材料:黃芪30克、紅棗30克、牛肉250克、山藥250克;
做法:山藥去皮,洗凈,切片;紅棗用清水洗凈瀝幹備用;牛肉洗凈,用熱水焯去血水,洗凈備用;燒開6杯水,加入草藥和牛肉,燉40分鐘;最後加入山藥和調料,繼續燉15分鐘。
功效:山藥牛肉湯藥食同源,重在補氣健脾。脾氣虛弱、易疲勞、免疫功能下降者,更適合夏季氣虛者作為日常食補。
6.枸杞燉烏雞湯
原料:烏雞、枸杞
食材:料酒、鹽、味精、姜、蔥。
做法:烏雞洗凈,去頭去爪備用,枸杞子洗凈,砂鍋加清水,放入烏雞和姜蔥燒開,然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燉至烏雞五成熟。
加入枸杞煮至熟,再加入料酒、鹽、味精調味。這種枸杞燉烏雞湯,滋陰補腎,益精補血,很適合春天喝。
7、冬瓜小排湯
原料:小排骨、冬瓜
配料:鹽、姜
做法:將小排骨洗凈切段,用開水焯壹下去血水,撈出沖洗幹凈,瀝幹水備用,有病的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排骨放砂鍋裏。
加水燒開,然後用小火煮至熟,再放入冬瓜,煮至熟,加鹽調味。這種小排冬瓜湯營養價值高,能清熱止瀉,還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膠原蛋白和各種營養物質。
8.牛骨湯
配料:牛骨、胡蘿蔔、西紅柿。
配料:鹽、味精、醬油、姜、蔥。
做法:牛骨洗凈切塊,胡蘿蔔去皮切塊,西紅柿切片,生姜切片,洋蔥切末。將牛骨放入砂鍋中,加水煮沸,撇去浮沫,小火慢煮兩小時。
最後在鍋中加入蘿蔔、醬油、姜煮半小時,再加入味精、蔥花後出鍋,便成了美味的牛骨湯,其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
9.豬骨蘿蔔湯
配料:豬骨、白蘿蔔
配料:鹽、雞精、醋、姜、蔥。
做法:將豬骨洗凈切塊,放入鍋中,放入生姜燒開,然後取出洗凈,再放入燉鍋中,放入生姜,加水燒開,白蘿蔔去皮切塊。
然後用小火把鍋裏的湯煮開,豬骨蘿蔔湯就可以出鍋了。它的營養價值很高。
10,山藥玉米排骨湯
配料:排骨、玉米、山藥。
配料:黃酒、鹽、蔥、姜。
做法:先將豬排清洗幹凈剁碎,然後加水放入砂鍋中煮熟,加入去皮的山藥、玉米、姜、蔥。
排骨湯煮開後,小火煮40分鐘,再加入山藥、玉米、生姜、黃酒,煮開後,小火煮40分鐘,最後加鹽調味即可。營養豐富的山藥玉米排骨湯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