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後羿和嫦娥被放逐民間時,西王母給了後羿壹顆“長生不老藥”。後來嫦娥誤吃了,嫦娥就飛上天了。從此夫妻兩人就分開了。
彼此非常想念,後羿在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放了壹個香案,上面放了她最喜歡的水果和零食。嫦娥在天上看到很難過,就給後羿發消息說:“明天是滿月,妳把面粉做成滿月的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角,然後不斷地叫我的名字,第二天午夜後就可以回家了。”
後來,人們知道嫦娥奔月成仙後,也在月中擺香案放月餅,像嫦娥壹樣祈求吉祥平安,闔家團圓。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第二唐,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征服北方突厥,平定其屢犯,親自率領大將李靖出征邊塞,結果屢立奇功。8月15日,他凱旋回到北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內外鳴槍奏樂,軍民徹夜狂歡。
當時有壹個吐蕃人去長安通商,特意向皇帝獻上圓餅慶祝勝利。唐太宗李世民喜出望外。他拿著裝飾精美的餅盒,拿出彩色的圓餅,指著掛在天上的明月說:“我們要請蛤蟆(就是月亮)來胡餅。”隨後,圓餅被分發給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流傳下來。
起源三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據說當時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了壹個計策。他讓下屬把寫有“八·壹五起義”的紙條藏在餅裏,然後派人送到各地的起義部隊。起義當天,各起義軍紛紛響應。
很快,元朝大部分地區被攻占。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極了,趕緊傳話,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要與民同樂,並把當年開戰時偷偷傳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從那以後,“月餅”的制作變得更加精巧多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除了月餅還吃什麽?1,吃蝸牛
蝸牛是廣東人中秋節的壓軸食品。據資料記載,吃蝸牛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的壹個窮書生。因為中秋節沒錢買肉,他就摸了些田螺和蝸牛,壹邊賞月壹邊煮。蝸牛俗稱爬月桂,後來每年中秋節吸蝸牛成了習俗。
2.吃鴨子
除了吃月餅,鴨子也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食物之壹。在川西,熏鴨是中秋節的必備美食。南通人最喜歡吃鹵鴨或水煮“八寶鴨”。從季節上來說,每年中秋節前後是鴨子最肥的季節。俗話說“鴨肥秋高”,秋天迎來初秋。吃鴨肉還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非常適合有熱內熱的人食用。
3.吃芋頭
在許多地方,中秋節吃芋頭是壹種習俗。事實上,中秋節並不是最好的收獲季節。但因為芋頭有“芋頭”的諧音,所以人們想在中秋節的時候種壹些芋頭嘗嘗鮮,以博取歡心,希望好日子有盈余。但是,中秋節吃芋頭的意義因地而異。比如潮汕地區,農民習慣用芋頭祭祖。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朋友們,妳們還知道其他什麽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