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石城鎮的農業

石城鎮的農業

為大力推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特色農業基地建設,以特色增強產品競爭力,以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目前已從水產養殖壹枝獨秀,發展到水果、泡桐、肉鴨、牲豬、馬鈴薯、楠竹等產業的滿園春色,形成了水產、水果、泡桐、肉鴨、馬鈴薯等五大產業集群。全鎮農業總產值1.96億元,農村人平純收入4295元。  泡桐   發展泡桐產業2.8萬畝,使石城鎮成為華中地區泡桐第壹鎮,鵬程公司在虎爪、長坪、桂口、白騾、方山等村已發展2萬畝,瑞豐公司在西莊、楊林、方壹、石壁等村已發展8000畝。  馬鈴薯   走“專、精、新、特”發展之路,做強馬鈴薯產業。使馬鈴薯從漢興村的200畝發展成為2500畝,八壹村2000畝,石下村500畝。從八壹村壹個村發展到荻洲、石下、漢興等村。畝產達到1500公斤以上,產值375萬元。2009年5月11日全市馬鈴薯機械收獲現場會就在石城召開,受到了領導的好評。目前,2500畝馬鈴薯出苗正常,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優質稻   做強優質稻產業。優質稻是石城壹個傳統產業,也是壹個優勢產業,為進壹步做強做大,2009年10月份引進湖北成祥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在漢興、八壹、白騾、虎爪、荻洲等村租水田4500畝種植優質稻,並發展優質稻訂單產業,帶領全鎮群眾種植優質稻達4萬畝。  肉鴨   做強肉鴨養殖產業。08年4月初請專家培訓養鴨大戶70多名,並帶領大戶到白霓養鴨基地現場參觀學習。目前,石門村楊和南投資40萬元,已建好鴨棚10個;西莊村何國良投資30多萬元,建好鴨棚10個;八壹村彭光文投資65萬元,建鴨棚20個,已在推土落腳施工;漢興村楊春宏、李紅衛各建鴨棚10個,也在緊張施工。  茶   境內茶葉豐富,占全縣總產量的47%,清道光末年至同治元年(1850—1862)先後有英、俄和國內晉、粵商人來境內開發茶莊。本鎮生產的“劍春”、“龍井”、“毛尖”和龍珠茶暢銷省內外,其中“劍春”茶1994年獲湖北省茶葉特等獎,1996年榮獲中國“陸羽杯”金獎;尤其是雞鳴峰茶場年產茶150噸,產值1600萬元,面積1500畝。故有“飲雞鳴峰茶,遊雞鳴峰寺,沾山水之靈氣,賞茶中之極品”之說。趕龍村劉茂齋1972年以“掛壁茶園創高產”得到了國務院的嘉獎,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魚   石城鎮是水產大鎮,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四大養殖小區”之壹,屬優質水產養殖小區,現有養殖水面16036畝,多數屬高山養殖,是利用山沖叉尾築壩而成,主要分布在虎爪、白騾、黃龍、石壁、方壹、方山、石下等村,其中僅虎爪壹個村的可養水面就達2465畝,全鎮養殖水面以每年1000畝的速度遞增。並引進了特種養殖技術,黃龍村的魏光明養揚州湖蝦、大閘蟹40畝,花園村引進武漢張怡漢養龍蝦150畝,引進方山村的陳光緒養龍蝦80畝,桂口村張谷雲養黃鱔50畝。全鎮年產各種鮮魚3136噸,年產值259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4%,鮮魚產量占全縣產量的70%。鮮魚暢銷通城、平江、修水,其中通城市場上95%的魚是石城的。  竹   竹資源有雷竹和楠竹。全鎮雷竹***6000畝,主要分布在漢興、荻洲、桂口、花園等村,楠竹積蓄量6000萬根,主要分布在雙港山區的新橋、塔坳、石門、寶林、虎爪、神口、長坪等村。2010年鎮楠竹小區在方山、寶林、新橋等村,新造楠竹2000畝,撫育楠竹2000畝,使我鎮楠竹面積達到18000畝。按每畝雷竹年均純收入可1000元,每畝楠竹年均純收入500元的保守估算,我鎮竹產業壹年可實現產值1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