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有哪些?玉米是很常見的壹種食物,人們再吃玉米的時候都會把玉米須弄掉,其實玉米須在生活中的功效是有很多的,也具有藥用價值,下面分享玉米須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有哪些1玉米須的功效與作用
1、利水、消腫
在婦科方面,它可用於預防習慣性流產、妊娠腫脹、乳汁不通等癥。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宵外性的,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壹定的療效。
2、降三高
髙血脂、髙血壓、髙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其降壓機制主要是中樞性的,亦有認為主要是擴張末梢小血管的結果。玉米須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玉米須含維生素K,對維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礙有治療作用。
3、利膽作用
玉米須有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和促進膽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膽汁內有機物和渣質減少,粘稠度、比重和膽紅素含量降低。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於沒有並發癥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
4、保護心臟的作用
玉米須中含有的類黃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產生,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鮮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進而可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5、治黃疸
和退黃的茵陳配合,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
6、止血
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髙血小板數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應用於膀胱及尿路結石,還可以用於急性溶血性貧血。
7、抗過敏
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於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
8、開胃作用
玉米須有開胃作用,可用它煮水或熬米粥治療手術後、化療後和重病後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炎熱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須茶有相當不錯的保健作用。
9、減肥作用
玉米是粗糧中的減肥食品之壹,玉米的種類很多,但是由於玉米的纖維素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很強的飽腹感,可以助妳減少食物的攝入量。同時玉米還有促進身體排毒的作用。
10、催乳作用
《滇南本草》認為其“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可催乳,可與豬腳燉服1日2次。
11、止瀉作用
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特別是水瀉,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
玉米須煮水的功效與作用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可以保護腸胃,促進腸胃蠕動,玉米須味甘性平。其中其他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的作用。
在中藥裏,玉米須茶又叫龍須,味甘性平,有廣泛的預防和保健用途。由於玉米在生長過程中被玉米皮包裹著,需要靠玉米須吸收養分,所以玉米須中有很多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它不僅能涼血、瀉熱,還可祛除體內濕熱之氣,能夠利尿、消腫,制成茶後,就是很好的減肥瘦身飲料。
在中藥裏,玉米須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中醫認為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開水沖泡代茶飲,可以消暑清熱。
常飲有減肥作用,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大有裨益。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
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主治水腫,小便淋瀝,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
1、治高血壓、頭昏腦漲
玉米須50g,菊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
2、治急性腎炎
玉米須60g,西瓜皮30g,螻蛄7個,生地黃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劑,連服4~5劑,癥狀消退後,服濟生腎氣丸,每日2次,每日6~9g。
3、治齒齦出血
玉米須50g,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多分鐘,1日內作數次飲完,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4、治眩暈
玉米須50g,煎湯代茶,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5、治咳嗽
玉米須30g,陳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
6、治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
玉米須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
7、治尿路感染
玉米須15g,金錢草45g,萆薢30g。水煎服。
8、治尿血
玉米須30g,薺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
9、治高血壓,伴鼻衄、吐血
玉米須、香蕉皮各30g,黃梔子9g。水煎冷卻後服。
10、治急慢性肝炎
玉米須、太子參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眼。有黃疸者加茵陳同煮服;慢性者加錦雞兒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玉米須如何降血糖
用玉米須降糖的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身就說明玉米須有壹定的降糖效果,但目前對於玉米須降血糖的科學研究並不多。部分研究指出,可能是玉米須中的皂甙類物質發揮了降糖作用。
盡管如此,也絕不可用玉米須替代降糖藥物,如果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飲用玉米須水進行輔助治療,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
1、高血壓:玉米須、香蕉皮各40克,黃梔子15克,水煎,冷卻後服用。亦可用玉米須30克,決明子15克,甘菊花10克。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2、糖尿病:玉米須60克,南瓜花30克,水煎代茶飲。
玉米須的食用方法
1、苡仁玉米須粥
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鐘後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煮成粥食用。可清熱除濕,利尿退腫。用於濕熱壅聚型結節性紅斑患者。
2、玉米須薺菜湯
鮮玉米須30克,薺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上三味,水煎服。可以養陰清熱,涼血止血利水。尤適宜用於治療陰虛的尿血兼有水腫患者。
3、玉米須煮雞蛋
玉米須100克,雞蛋2個。將玉米須和雞蛋分別洗凈,加水同煮,蛋熟後去皮,復煮片刻,吃蛋喝湯。具有平肝清熱、利尿祛濕之功效,適用於肝郁氣滯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4、石斛玉米須茶
石斛10克,蘆根15克,玉米須20克。上藥水煎代茶飲,每日壹劑。可養陰清熱利尿。適宜少尿無尿伴口幹欲飲,皮膚幹皺,目眶塌陷癥狀的癃閉患者。
玉米須的副作用
玉米須是沒有副作用的,也沒有毒的,我們能夠放心的吃。
玉米須醫書記載
1、《滇南本草》: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
2、《嶺南采藥錄》: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能降低血壓,利尿消腫。治鼻血、紅崩。
4、《四川中藥誌》:清血熱,利小便。治黃疸,風熱,出疹,吐血及紅崩。
玉米須的藥用價值有哪些2玉米須的藥用價值
1、治水腫:玉米須、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適量,煮水代茶飲。
2、肝炎黃疽:玉米須、金錢草、滿天星、郁金、茵陳各適量,水煎服;或玉米花須15g,煎湯代茶飲;或玉米須30g(鮮者加倍),茵陳、車前草各30g,濃煎去渣加白糖調服。日3-5次。
3、慢性腎炎、初期腎結石:玉米須適量,煎濃湯頻飲。
4、勞傷吐血:玉米須、小薊,燉五花肉食之。
5、吐血及崩漏:玉米須熬水,燉肉服食
6、風疹塊和熱毒:玉米須燒灰,兌醪糟服。
7、糖尿病:玉米須30g,水煎服;或玉米須、槐木皮各30g,水煎服;或玉米須50g,豬胰臟200g,煎湯服。可減輕輕、中型糖尿病的癥狀;或玉米須200g,烏龜2只,同入砂鍋內,以文火煮粥,食肉喝湯。高血壓病食之也可。
8、原發性高血壓病:玉米須、西瓜皮、香蕉各適量,水煎服;或玉米須15~20g,加冰糖煎水服;或幹玉米須60g,煮水渴。日3次
9、 膀胱炎,尿道炎:小便不通,尿道疼痛者,玉米須制成的浸膏,每服40-50滴,日服2-3次。
10、膽囊炎、膽結石:玉米須30-60g,煎湯代茶飲。
11、鼻竇炎:玉米須曬幹,裝旱煙筒上吸之。
12、催乳:玉米須煎湯,產後服用。
13、咳嗽:玉米須、橘紅各適量,水煎服。
14、肺結核:玉米須60g,加冰糖適量煎服。咯血者也可服之。
15、濕疹:玉米(燒灰存性)為末,香油調敷患處。
16、高血壓、鼻出血、吐血:玉米須、香蕉皮各30g,梔子10g,水煎服。
17、腎炎、腎盂炎:玉米須6g,玉米3啦,蟬衣3個,蛇蛻1條,水煎服。每日1劑,堅持月余;或用玉米須,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適量,煮水,代茶飲。
18、尿血:玉米須30g,芥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服。
19、妊娠水腫:玉米須30g(鮮者100g),赤小豆30g,加水***煎,食豆飲湯。
20、高血壓病、鰥病、急性腎炎水腫、尿路感染、泌尿系結石、黃疸型肝炎、膽囊炎:玉米須100g,蚌肉150g,調料適量,同燉食肉飲湯。
21、肝硬化腹腔積液:玉米須30-60g,冬瓜子15g,赤小豆30g,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
22、尿路結石、高血壓病:玉米須、金錢草各30g,水煎服。
23、小兒過敏性紫癜:斑色鮮紅或紫紅,量多成片,或伴發熱、腹痛、尿血、便血者,用玉米須、玉米芯各60g,水煎服,每次40-60ml,1日3次。
24、小兒肥胖病:玉米須陰幹後,每取1湯匙,沖開水250ml,加蓋悶片刻,不加糖,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