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砂鍋燉竹鼠是哪個民族的?

砂鍋燉竹鼠是哪個民族的?

妳嘗過蒙古烤全羊,西藏酥油茶,滿族薩其瑪,韓國泡菜,都有民族特色嗎?如果妳不滿足,吃點基諾族的香蕉肉,黎族的竹筒飯,東鄉族的疊羊肉……三姐的口水都流進河裏了,妳呢?

1,蒙古語

烤全羊

蒙古牧民視羊為生命的保障和財富的來源。壹日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和肉。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容和自治區,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

用牛奶制成的食物在蒙古語中稱為“查幹伊德”,意為聖潔純凈的食物,即“免費食物”;用肉類制成的食品在蒙古語中稱為“烏蘭壹德”,意為“紅色食品”。

2.回族

由小麥/米粉制成的糕點

13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移居中國,與當地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融合。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回族通過通婚等因素逐漸形成。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萬盛馬餅、羊蹄筋菜、金鳳扒雞、翁子湯圓、綠豆皮。

3.苗族

酸湯魚

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活躍在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著悠久的樂舞歷史,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各地苗族普遍喜歡吃酸菜,酸湯是家家必備。典型的食物主要有:血湯、辣椒骨、苗鄉桂鳳湯、棉花菜餅、蟲茶、花茶、魚泥、酸湯魚等。

4.傣族

豬肉幹巴

早在公元1世紀,中國史書就有傣族的記載。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傣族人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食是糯米。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湯鍋、豬肉幹、鹹蛋、鱔魚幹等。

5.傈僳族

漆油燜鴨

傈僳族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生活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後來由於戰亂等原因,逐漸遷到雲南西部的怒江地區定居。

典型食物:漆油燉鴨、清水煮豬、豬蹄珍珠粥等。

6.藏族

酥油茶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壹。藏族人自稱波巴。藏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分為衛藏、康方、安多三種方言。

除了糍粑、青稞酒、酥油茶,還有很多典型的藏餐,比如祖瑪飯。

7.壯族

寧莊鳴宗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

壯族的名菜小吃很多,主要有:馬蹄竿、生魚、烤乳豬、花糯米、寧明壯粽子、狀元柴等。

8.朝鮮族

泡菜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

朝鮮人的祖先是從朝鮮半島遷到中國東北的朝鮮人。泡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菜肴。韓國的名菜有很多,比如仙爐、補爐(也叫補湯、狗肉火鍋)、冷面、糕點、泡菜等等。

9.高山族

米酒

高山族是臺灣省省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民族。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語言。

高山族壹般喝自己釀造的米酒,如小米酒、米酒、洋芋酒等。

10,納西族

麗江火腿巴巴

納西族的族源屬於南遷的古羌人的壹個分支。納西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早在1000多年前,納西族人民就創造了本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

傳統菜肴有:麗江火腿粑粑、麻布、雪蓮拼盤、立春銅火鍋等。

11,布朗族

竹茶

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後裔。布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部和西南部邊境地區,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大多信奉小乘佛教。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壹個愛好,他們擅長泡茶。竹筒茶和酸奶茶是布朗族特有的。民間也經常制作酸茶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

12,阿昌族

酸辣古華魚

阿昌族大多居住在雲南,是中國最早居住在雲南的民族之壹。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

稻田養魚是日常魚類的主要來源,酸辣谷花魚是阿昌族最具特色的。

13,怒族

琵琶肉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壹,主要分布在怒江、瀾滄江兩岸的古代居民中,有自己的語言。

美食包括鴨皮、漆油燜雞、烤羊肚、漆油茶和咕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