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勞動教育全國先行 廣州各校因地制宜課程特色鮮明

勞動教育全國先行 廣州各校因地制宜課程特色鮮明

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會做西紅柿炒雞蛋將成為中小學生?標配?技能。其實,廣州勞動教育走在全國前列,是全國首批率先推出勞動教育細則的城市。校園勞動教育經過2年多的探索豐富,各區各校特色鮮明,勞動內容和成果有趣、有料、有意義。

  沙面小學的學生們在學校做創意湯圓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廣州勞動教育

走在全國前列

 早在2019年,廣州就出臺了《廣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廣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不同年齡段的中小學生的勞動技能、勞動教育目標等進行了明確。成為全國首批率先推出勞動教育細則的城市。

 意見和綱要明確規定:小學生會做壹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計劃;初中生會煲湯、做雙皮奶;高中生會理財、通馬桶?在全國引發關註和熱議。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廣州中小學形成了濃厚的勞動教育氛圍,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2021年廣州市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同時,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列入全市民生實事項目。

 2021年,廣州市教育局整合勞動教育資源,累計評選出勞動教育試點學校164所、勞動教育特色學校67所,勞動教育基地學校15所,市、區兩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57所。在教育部門的組織下,***有18000余名普通高中學生開展學農勞動實踐活動,約1600名學生開展隨機預約勞動實踐自由行活動,96所學校的2400余名學生參與結對***建勞動教育活動。

各校因地制宜

課程特色鮮明

 廣州中小學生的勞動內容和成果可謂是因地制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憑借地理優勢,廣州市增城區高級中學開辟了600多平方米的種植園,從中草藥的種植到提取,再到制作,學生全程參與,利用碎片化時間,制成壹排排整齊的活絡油、清涼油、洗發水等制品。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生們獲得了技能,也收獲了快樂。

 廣州越秀區朝天小學則充分發揮離廣東省中醫院距離近、很多學生就是醫生子弟的優勢,邀請省中醫院的醫生阿姨們到學校教孩子用中藥做美白、祛斑、祛痘面膜。

 豬腳醋、雞腳醋、鯽魚醋?花都區花東鎮聯安初級中學學生展現廚藝。同學們或是專註炒米,為臭屁醋的制作做準備;或是介紹工藝流程,為感興趣的觀眾盛出壹碗碗好吃的美食。

 花都區獅嶺鎮冠華小學的女同學們還會做皮包。該校所在的獅嶺鎮是?皮具之都?,學校早在2007年就開設了皮具制作課程。校友麥老師到意大利和北京學習皮雕,回鄉創業的同時到母校教師弟師妹。壹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皮革的剪切、拼接,中高年級同學學習皮雕技藝,還能以皮雕作為小學六年級的皮業作品。

 從化區鰲頭鎮第三中心小學的同學會編竹發簪、花瓶和蜻蜓。老師說:?因為學校主打竹文化主題,所以竹編課程是我們的特色課程。?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陳爽表示,廣州勞動教育改革創新走在前列,壹校壹品形成品牌,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各區各校特色鮮明,完成了民生實事各項工作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社會效果和育人目標。

  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天空農場?開展勞動課程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攝

案例

沙面小學: 做飯是?標配?技能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在廣州,勞動教育安排在綜合實踐課的課時。

 冰箱、烤箱、蒸鍋、電飯煲、消毒櫃,洗菜池?5月6日,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小學禦景校區(簡稱?沙面小學?)的生活體驗館儼然成為壹個開放性廚房,各種廚具應有盡有。六年級(1)班學生在生活實踐課上做創意湯圓。

 6?7人壹個小組,學生們分成了蜂蜜、牛奶和椰果三個小組,分別調制不同味道的湯圓。大家根據老師寫在黑板上的煮湯圓步驟,開始勞動。

 ?現在提倡健康生活,不要放太多糖哦。?學生們壹邊在調味,鄧卓穎老師壹邊在提醒。曾心穎和鐘好兩位同學都分到了牛奶組,他們用牛奶調制出美味的湯圓。

 沙面小學勞動學科科組長鄧卓穎介紹,學校兩年前就在綜合實踐課開設了勞動技能課程。以往四年級才開始有勞動課,從這學期開始,壹年級學生也要開始上勞動課了。?勞動技能課程裏老師會列壹個學生要掌握的勞動清單,其中做飯做菜是很重要的壹項。低年級學生主要學擺水果,創意水果拼盤等,高年級學生開始學做菜。?

 鄧老師發現,自從上了勞動技能課後,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提升了不少。平時在家裏,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孩子們可以自己做飯做菜,不會餓肚子了。

 曾心穎說,她在家嘗試過做茶葉蛋,?沒想到第壹次就成功了,特別開心。?她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做家務,但是在學校上了勞動課以後,才真正對勞動產生了興趣,?我們之前做過雪媚娘、西米露、多肉葡萄等,跟同學壹起合作,比自己壹個人在家裏有趣多了。周末在家,還會幾個同學壹起約好做某壹種美食,然後拍視頻分享在班級群,老師把我們的視頻發在學校官微上,特別有成就感?。

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 學生變身?農耕達人?

 播種、澆灌、采摘、烹飪、品嘗,是廣州市海珠區寶玉直實驗小學的勞動教育壹條龍,6日,羊城晚報記者在校園看到,學生在?向陽璞園?天空農場動手實踐,從勞動中學習知識、培養品質、收獲快樂。

 ?向陽璞園?天空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是海珠區第壹個在天臺建造的具有物聯網遠程智能控制的校園小農場,實施自動化噴灌系統,連接到每壹個種植箱。?可以直接通過手機澆水,很方便。既運用了現代科技,又能讓學生在校園裏農作。?校長賴海虹說。

 農場裏,綠藤蓋滿棚頂,下面種滿了西瓜、辣椒、冬瓜、番石榴、檸檬等多種蔬菜水果,花間時不時有蜜蜂飛過。二年級的學生戴著手套、穿著圍裙,提著小桶,拿著噴壺和剪刀有說有笑地來到天空農場,在老師陳佩鳳的指導下,壹個同學用手拖住瓜身,另壹個同學用剪刀剪掉瓜藤,捧著裝進菜籃。?哇,這個瓜好大呀!?同學們不禁感嘆著。另壹邊的三個同學則是拿著噴壺對準植物根部和葉子噴水,耐心澆灌。

 同學們自己種菜、澆灌,等果實成熟後再采下來義賣,也會拿著蔬果回家烹飪,做給爸爸媽媽品嘗。

 學校還開設了茶藝、除草、收納等勞動課程,聘請了專業的茶藝老師為同學們講解茶文化,體會勞動的美,將泡好的茶敬給父母,在勞動中增加親子情。

 寶玉直實驗小學按照《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版)》要求,每周安排壹節勞動課,對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勞動教育,難度逐級遞增。?學校有六本勞動教材,?陳佩鳳說,?老師會對教材進行二次解讀,設計壹些項目讓學生完成。壹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整理文具盒、書包,三、四年級的學生學著幫家人收拾衣櫃、鞋櫃?。(羊城晚報記者 蔣雋 王沫依 何寧 實習生 胡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