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apas的起源,坊間流傳著諸多版本。比較流行的有三種,都與國王有關。
其壹,阿方索十世某年生了重病,醫生建議他每次只吃壹點面包和小東西,比如漬橄欖、火腿、奶酪等,配壹小杯酒。阿方索十世的病好之後,感覺這種吃法很好,便下令在全國推廣,要求所有酒館在賣酒時必須搭配壹點食物。
其二,阿方索十二世壹次遊歷到安達盧西亞的壹個海濱小城,在壹個酒館的露臺休息小酌。當時風很大,酒館老板怕灰塵掉到酒裏,就在酒杯上蓋了壹片火腿,端給國王。阿方索十二世就著火腿喝著紅葡萄酒,很爽,就又要了壹杯紅酒,並喊著“tapa!”(tapa在西班牙語裏是cover的意思),就是讓老板再同樣來壹份。Tapas就這樣流行起來。
其三,菲利普國王統治時期,經常有士兵和做工的人晚上在酒館醉酒打架鬧事。有大臣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空腹飲酒容易上頭喝醉,最好在喝酒時能有點東西吃。國王於是頒布法令,所有酒館在賣酒時必須提供免費食物,不允許空口飲酒。此法推行後,酒館在賣酒時會送上壹點兒小吃,比如壹小碟炸杏仁或漬橄欖,或者壹片面包上面放壹片火腿,或者幾小塊奶酪。從此喝醉酒的少了,打架鬧事的現象也慢慢減少。
說小食並不精確,我壹直很糾結但找不到壹個準確的詞來表述,因為它們已經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小食。巴斯克的官方英文旅遊網站稱其為 miniature cuisine,似乎更好的表達了這類食物。是的,在巴斯克,特別是聖塞巴斯蒂安,它已經發展成獨具壹格的另壹類菜系,樣式繁多,賣相精致。既可以作為佐酒小菜,兩餐之間的點心,又可以作為正餐享用。當地上班族很多人就是把Pintxos當做午餐。
Pintxos最集中的地方在聖塞巴斯蒂安老城。縱橫十來條街酒吧、咖啡館、餐館鱗次櫛比。挨家逛過去,店有大有小:大的七八張桌子,小的只有二三張桌子;品種有多有少:多的數十種,少的十幾種;有的側重海鮮,有的搭配均勻;有的以傳統為主,有的以創意取勝。每壹家至少有壹兩樣自己拿手的特色小食。巴斯克每年舉辦各種各樣的Pintxos比賽,有地區性的,有省級範圍的,也有各有城市自己組織的。經常走進壹家店,會看到墻上掛著某年該店得獎食物的照片。
在聖塞巴斯蒂安不用擔心語言不通。那些小食都擺在櫃臺上。跟侍者要壹個盤子,指點妳想吃的,侍者自會幫妳把馬上能吃的放入盤中,把需要加熱的拿去處理再給妳送來。也不用擔心吃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走進壹家店先巡視壹遍,如果沒發現妳喜歡的,就另換壹家。小食通常2-3歐元壹份,復雜精致些的要4-5歐元。喝的最便宜,無論紅白葡萄酒還是蘋果酒(當地特產),壹般壹杯不到2歐元。
特別推薦兩家我們吃過的店。
以傳統見長,很受當地人歡迎。餐廳有前後兩進。前面是酒吧,除了吧臺,只有三張小桌子。大部分人都是站在那裏吃吃喝喝。去的似乎都是常客,進門後很親切地跟侍者打招呼,互相之間寒暄幾句。讓人頓生回家的感覺。後面是正式餐廳,有七八張桌子。他們家的種類不算太多,二十幾種。賣相雖然普通,但用料新鮮,品質好,味道絕對地道好吃。我們在那裏吃時,傍邊壹對中年夫妻跟我們閑聊,說他們每周都來,在城中是性價比最好的之壹。還有壹個小插曲。我們本來在La Vina對面吃。出來後壹眼看見他家的招牌上紅紅的大螃蟹,舞動著大鉗子,仿佛在向妳招手。我們禁不住誘惑,走了進去。壹到裏面,感覺似曾相識。這是第壹次來呀,怎麽會這樣呢?絞盡腦汁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直到看見墻上壹款獲獎小食的照片放才恍然大悟。原來英國廣播公司制作的美食專題片《地中海美食》,主持人Rik就是在這裏介紹聖塞巴斯蒂安小食的。強力推薦他家的奶酪蛋糕(Cheese Cake)。濃濃的奶香,淡淡的奶酪味,松軟香甜。絕對不能錯過。另外螃蟹濃湯極鮮美。
這家店非常有名。幾乎每個介紹聖塞巴斯蒂安小食的網站都有推薦。Zeruko是壹間純粹的酒吧,不做正餐。但小食種類有數十種。以推陳出新、制作精美、色香味俱佳著稱。特別推薦該店幾款特色小食(當然都是我們品嘗過的,呵呵):
經過烤制後的海膽雖然少了鮮味,但香味更濃且很有嚼頭。
香嫩的煎鴨肝包在烤得略幹的朝鮮薊裏,濃香配淡苦,鮮嫩加焦脆,口感味道俱佳。
傳統與分子烹飪的結合。
這個看似像蛋的東西是特殊處理過的果凍包裹檸檬汁。壹口咬下,酸甜的果汁爆裂口中,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