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年近40,做4年自媒體,不死不活,不知未來在哪裏?

年近40,做4年自媒體,不死不活,不知未來在哪裏?

晚間看了河南壹對兒夫妻談4來做自媒體的感受,替他們感到心痛。

妻子說,夫妻初中文化,開始趕在風口,對他們誘惑極大。想著若真可以每天靠拍視頻介紹家長土產,不離開鄉土,也不需要太大的體力,又能兼顧壹家老小,只要把號做起來,還能靠流量和帶貨賺錢養家,也是壹個很好的選擇。

總之他們當時心裏想得很多。

他們報了壹個自媒體培訓班,學了壹些基本的自媒體技能,就開通賬號熱火朝天幹了起來。

當時自媒體行業正處在風口。又是三農領域,既有田園美景,又有土產原生態美食,所以當時的受眾很多,粉絲量、播放量和收益也還可以。

從收益上說,收入相比外出給公司坐班要略高壹些。除此之外,他們賺的還有人氣。

據她先生講,要說不辛苦那是假話,壹旦開始做號,就面臨三農同業的激烈競爭。做起來和曾經想象當中的完全不同。總之,人要想安身立命養家創業,不動體力,便勞心力,除此之外,毫無安逸可享。

開始兩年確實很火,他們也每天都在變著法兒地挖掘家鄉附近的新素材,並且投資更新了全部拍攝設備,妻子丈夫還把學習影視傳媒大專剛畢業小妹拉了進來,可以說全民皆兵,全家老小壹起做。當時在鄉民們的眼裏確實非常新潮和拉風。

他們當時幾乎成了鄉裏人利用新媒體勞動致富的創業標桿兒。也帶動了周邊的很多年輕人發動起全家,以家庭為單位壹起做。

那壹段世間,是他們心裏最愜意的日子。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隨著新媒體市場的供大於求的溢出效應,再加上新冠疫情全面持久的沖擊影響。新媒體行業類似他們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賬號的經營也走進了瓶頸期。

時下新冠防疫以是常態。觀眾的欣賞的口味很多都向話題類文化類的方向傾斜。時下他們這個階層以下的這個行業群體,都處在壹個困頓迷茫期。

妻子說,他們在三農領域由於進入早,粉絲相比後來者積累要多。總體播放量也總體在後者之上。但盡管如此,他們的播放量和帶貨量也大不如前了,前後在總體上相比從前要下降了壹半。

處在這令人尷尬的邊緣。是繼續做下去,還是另謀生路,從新規劃生活,目前他們全家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年近40,除去新媒體拍攝和視頻剪輯以外壹無所長,再重新開始往外走,壹切都要從零開始,這壹家老小的旺盛需求,能不能得到現實的滿足?這都是需要他們不得不妥善思量和慎重選擇的。

他們尚且如此,相鄰比他們後進入自媒體創業的現實處境目前已是更加苦不堪言。據鄉人講,目前,已經有五六家自媒體已經關停了賬號,另謀職業,都說自媒體行業,以它謀生立業,耽誤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很不靠譜兒。

如今,還依然在自媒體長袖善舞呼風喚雨的是那些有深層文化過名人背景的大號。他們的粉絲量多以百千萬計。他們不是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就是有特殊的消息來源。

象他們這種身處鄉野,文化程度不高,消息來源閉塞,做了幾年粉絲積累也就幾十萬和還在他們這個層級以下的樸實三農人,如不盡快更新思想和經營策略,今後不是全家跟著活受,就是全家等著喝風。

如今,這壹場瘟疫下來,掃去了他們曾經心中的壹切美好的想象和幸福願景。

如今,困守圍城,未來在哪裏?他們不知道。但經過了對自媒體4年酸甜苦辣的切身感受,除去勉強養家的所有心酸以外,這就是他們所有的收獲。

談天說地,說頭到腳,總之壹句話,壹個人要想養活全家、脫胎換骨、和體面生活,行行都離不開文化和技能。除此之外,毫無捷徑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