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
劈劈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壹,我和爸爸,媽媽壹起去給親戚們拜年。 “砰砰砰”,我們敲響了大姨家的門。門開了,大姨抱著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來。“大姨,妹妹,新年好!”我壹進門就向大姨祝賀新年。大家互相問候著新年,大姨忙著給我們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給了我壹個二百塊錢的紅包呢!這時,我發現伯伯沒有在家,我便問“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裏什麽都不管。這不,大年初壹都到單位值班去了。”她假裝生氣地說。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氣了呢,她臉上還帶著微笑呢。 告別了大姨和妹妹,我們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車。我外公外婆還有另壹個大姨家在婁底,所以我們要向婁底進發了~!坐了兩個半小時的火車,終於到了婁底火車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車站旁邊,我三步並作兩步往外公家跑去。壹進門,外公就迎上來了。“外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外公笑得合不攏嘴,連忙給了我壹個紅包,我打開壹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觀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飯,我們又來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樓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見哥哥是我最開心的事了,因為他總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點子。他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壹起到他家玩起賽車遊戲,好刺激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大姨的廚藝在我們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來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壹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壹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過年真好,我不禁開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不壹定非要240字吧?當然妳可以有刪節的。
2. 關於春節的作文240個字在這壹天,我們已經放寒假了,馬上要迎來春節了,好開心吶!這壹天人們都會貼春聯,喝屠蘇酒,就像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壹首詩: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且我們又長了壹歲,那時候就更要懂事了,幫助他人,給親戚拜年,他們都誇我懂事乖巧的女孩,當時心情是多麽的好。放爆竹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可是爆竹有時候很危險,要在家長的陪護下才能玩噢!小朋友千萬不要獨自放爆竹哦!我們還會吃團圓飯,穿新衣服,媽媽嬸嬸阿姨都忙活著炒菜,我們卻在旁邊壹邊玩著,那時候的情景多麽忙活啊!就是這樣的壹個春節,讓我們充滿了多少快樂。
3. 中國過年習俗的作文240字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
“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麽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
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壹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麽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壹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壹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
有壹年壹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
我又問爸爸:“為什麽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壹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麽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壹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麽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壹習俗。
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壹天的晚上,各家各戶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仿佛是壹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妳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裏祝妳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4. 春節日記240字大全(六年級)在壹陣陣爆竹聲中,壹陣陣歡歌笑語中,我們終於迎來了春節!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節日,也是我們最高興的日子。家家張燈結彩,壹派喜氣洋洋的景象。爸爸媽媽也早早地把家裏布置壹新,置辦了年貨,我眨著幸福的眼睛,穿著新衣服在大衣櫃鏡子前照來照去,真是美極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領著我把鮮紅的對聯貼在院門上,晚上全家圍坐在壹起吃著香氣四溢的餃子,心中感到是那樣的溫暖,看著精彩的春晚節目,靜等著新年的鐘聲敲響……
大年初壹上午,親戚朋友們都趕來拜年了。大家相互問候,熱鬧非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還給我壓歲錢了呢!中午時分,親戚朋友們歡聚壹堂,大家平時難得見上壹面,和他們在壹起吃飯真是高興極了!餐桌上擺滿各色美食,雞、鴨、魚、肉豐盛極了,還有我最愛吃的魚香肉絲呢!大家舉杯同慶,喜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大家都提議拍張合影留作紀念吧,爸爸拿起照相機拍照,大家立刻歡笑起來,大聲喊道:“茄子!”鏡頭裏映出壹張張充滿笑容的臉龐。
晚上,在美麗的月光下,我和哥哥們壹起點燃了手中的煙花,頓時就噴出了美麗的火花,漂亮極了!看著這美麗的景色,別提有多開心了!
5. 寫壹篇春節有趣的作文2oo字春節臨近,年味漸濃,我們有個***同心願:過壹個歡樂祥和、低碳節儉文明的春節。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春節期間人情消費也隨之增長,增加了經濟負擔,節日間的大吃海喝,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燃放的鞭炮煙花,也造成了嚴重的噪聲和空氣汙染,還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低碳節儉文明過春節已是社會的呼喚,我們要註意勤儉節約,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嚴格控制節日活動的規模和開支,多參加壹些豐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摒棄那些陳規陋習,過壹個歡樂、祥和、喜慶、低碳的春節。
6. 以春節風俗習慣寫壹篇作文..(2001.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訂亥斥酵儷寂籌檄船漏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2.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3.春節,是中國農歷的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古老傳統節日,中國民間過春節的 習慣,大抵是從原始社會時代的"臘祭"演變而來的。我國古代人民經過壹年辛勤勞動,在歲尾年初之際 ,便用他們的農獵收獲物來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感謝大自然的賜予。春節又叫"過年",俗稱"年","年"是壹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 "年"壹來,樹木雕蔽,百草不生;"年"壹"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到了農歷臘月三十日,時針移過半夜十二點的時候, 春節便來到了。按照我國農歷,俗稱年初壹,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月初壹前有祭祖、掃除汙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等儀式;正月初壹,晚輩向長輩拜年,然後到親友家賀年。親友第壹次見面時,說些 "發財"、"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新女 婿要到嶽父母家中拜年,壹般選在年初三,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門拜年,節日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舞 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直到元宵節。(正月十五)過後,春節才算結束。
日落日升,鬥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壹。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壹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壹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壹正式定名為春節。 傳說在西周的時期,出現了壹年壹度歡慶農業豐收活動,在新舊歲時交替間,平民百姓都要在家中生火燒暖房子和炕頭,用煙熏走老鼠,全家人團聚在壹起殺雞宰羊,祝酒***賀。到了漢代,春節的慶賀禮儀有了正式的儀式。在除夕之夜,民眾要舉行壹種擊鼓驅鬼除瘟的舞蹈儀式。
7. 用我家春節寫二百字作文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臥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著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壹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壹齊靜靜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壹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壹家,我都要說上壹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壹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壹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裏盤算著這錢該怎麽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壹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壹人拿來壹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壹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著春節的結束,但在這壹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8. 春節民俗文化作文250字我家的除夕夜
除夕之夜是大家都很向往的吧!我也不例外。但這壹次的除夕之夜,我卻過得非同凡響。 為了準備除夕之夜,所有的人都行動起來:購物、掛對聯、買鞭炮……。我呢,則約了小區裏的幾個好朋友壹起去購物。到了商場,我們爭先恐後的往自己的筐裏那東西:果凍、薯片、可樂、果汁、泡泡糖……。買完後,就興高采烈的回家去了。
期盼已久的除夕終於到了。我匆忙打開電視,收看春節聯歡晚會。趙本山、小沈陽的小品依然讓人開懷大笑;劉謙的魔術仍然讓人驚嘆不已;主持人董卿、朱軍的口才還是那樣口若懸河……。到了晚上十二點啦,我和爸爸準時出去放煙花。壹開始我很害怕,因為爸爸買的煙花是用手拿著放的,而且壹開始還冒哧花,我怕燒到我的手,但又壹想,這不就是壹個鍛煉自己膽量的時候嗎?再說還那麽好玩。所以就大膽的放起煙花來。壹個、兩個、三個……。我越放越高興,越放越膽大。花必有雕謝之時,我的煙花很快就放完了。我不免有些失望。正在這時,我們小區裏的人都出來放煙花啦,那景真美,好像畫上去壹般,失望早就趕走了壹大半拉。於是,我和爸爸壹邊看煙花壹邊稱贊道:“好美、好響、好多的煙花呀,簡直像仙境壹般。”各式各樣的煙花向天空沖去,然後再綻放出笑臉,她要和星星壹起來裝扮天空。
放完煙花後,我也困啦,於是就去睡啦。壹顆星星向我走來,帶我去了朋友家,我在他們家裏很懂事,叔叔阿姨誇我是好孩子,我也笑了,我們的笑融在壹起是那麽甜,那麽歡……
9. 小學作文《春節》二百字左右,怎麽寫春節是壹個充滿紅色的節日。它也是幸福與團圓的日子。春節最熱鬧的場面便是吃年夜飯,年夜飯昭示著團圓。大家不論多忙,總在這天聚聚。
大家都圍著大圓桌坐著,壹個挨著壹個,十分緊湊,因為人真的很多。外婆和阿姨在這天下午就開始忙碌起來:洗菜、折菜、洗魚……過了壹個小時,便開始煮。上菜的順序,好像並沒有規定,燒好了壹樣菜,就端上來。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海鮮也總是出現在飯桌上。媽媽說,像她們這裏的人桌上沒有海鮮就不叫吃壹頓好飯了。桌子很大,菜也很多。坐在左邊的人夾不到右邊的菜,而坐在右邊的人總是夾不到左邊的菜。這時,旁邊的人就幫忙夾壹下。也不顧什麽衛生不衛生的。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麽禮節,吃得開心就好。男人歸男人坐,女人歸女人坐,小孩麽,就歸小孩坐。男人們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說到盡興處,還哈哈大笑起來,真有股把酒言歡的感覺;女人有的小酌壹杯,也不多喝,有的就喝些飲料。大家拉拉家常,談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讓喝酒,統統都喝飲料,偶爾像大人那樣碰壹下杯,然後相視壹笑,感覺有趣極了。
吃團圓飯時,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氣氛壹直都會彌漫著。
10. 寫作文春節兩篇200個字按照老家的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這天, 人們都要把竈臺打掃幹凈,殺雞宰鵝祭“竈神”。
臘月二十五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得壹塵不染,幹幹凈凈迎新年。這時,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蒸大饃、蒸棗山、爆米花、炸魚、炸雞、炸丸子……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戶戶趕做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換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還有的人家在門口掛上大紅燈籠。每壹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壹夜人們還要守歲,看“央視春晚”。
大年初壹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講吉利話祝賀,老人給小孩壓歲錢,小孩給老人拜年,晚輩給長輩拜年。男人們帶著兒孫去給祖先上墳。按照老家的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這天, 人們都要把竈臺打掃幹凈,殺雞宰鵝祭“竈神”。
臘月二十五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得壹塵不染,幹幹凈凈迎新年。這時,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蒸大饃、蒸棗山、爆米花、炸魚、炸雞、炸丸子……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戶戶趕做年夜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換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還有的人家在門口掛上大紅燈籠。每壹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壹夜人們還要守歲,看“央視春晚”。
大年初壹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講吉利話祝賀,老人給小孩壓歲錢,小孩給老人拜年,晚輩給長輩拜年。男人們帶著兒孫去給祖先上墳、拜年。吃罷飯,全家人在壹起打牌娛樂,直到中午。當然還有的人走“幹親”,吃喝壹直到晚上。
正月初二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因為這天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說是“搶財”。正月初七是做生意開門大吉的好日子,到了上午,各家店鋪都放起了鞭炮,燃放煙花,預示著開門大吉、生意興隆。正月十五逛廟會,這天晚上,人們放煙花,放孔明燈,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壹年快樂、吉祥。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