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並拒絕任何形式的刪除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65438 2月24日晚,在株洲國際卡丁車場舉行的第五屆賽卡聯賽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中,來自南京的車手姜浩發生意外,撞上龍門架鋼柱後不幸身亡。事後,姜浩所在的卡丁車俱樂部向主辦方提出了賽道防護不達標、救援不力等多項質疑。揚子晚報記者牛子了解到,33歲的姜浩是家裏的獨生子,開卡丁車已經有五六年了。65438 2月29日中午,記者從俱樂部負責人處獲悉,因雙方未能就江浩善後事宜達成壹致,家屬已委托律師團隊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死亡司機從事卡丁車工作已有五六年。
是家裏唯壹的孩子。
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8支車隊和200多名車手參賽。24小時耐力賽采用接力賽模式,車隊7名車手輪流出戰。在本次比賽中意外身亡的姜浩,曾是南京引力卡丁車俱樂部的壹名車手。
事發時,俱樂部經理陳在場邊關註著賽道上的情況。他告訴揚子晚報牛子新聞記者,比賽於2月24日下午4點開始,事故發生在比賽開始後六個多小時。
“在他從最後壹個彎道出來並進入大直道後,他與其他人相撞,然後車身失控反彈。碰撞發生在龍門架附近,他的肩膀撞到了龍門架的鋼柱。”陳玄英談到了事發時的情況。
壹段比賽視頻記錄了這壹過程。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江駕駛的賽車失控撞上了龍門架壹側的鋼結構立柱,隨後車身彈回並著地,駕駛員側翻在車上,再也沒有了動靜。在另壹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姜浩的白色頭盔上沾滿了血跡。
姜浩撞的龍門柱。
看到隊員們的事故後,陳玄英立即沖到車旁,開始對姜浩進行急救。“我以為他只是被擊倒了,但當我跑向他時,我看到地上有血。從他頭盔的面罩看進去,有很多血。”陳說,由於比賽仍在進行,許多司機仍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為了避免二次傷害,他和其他隊員將姜浩移到場地邊緣,開始給他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不幸的是,急救不起作用。
卡丁車因劇烈碰撞而變形
根據引力卡丁車俱樂部發布的訃告,江浩經搶救無效於65438年2月25日20時24分去世,享年33歲。根據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江浩的死亡原因為急性重型顱腦損傷。
事發現場壹片狼藉。
陳玄英告訴揚子晚報新聞記者,姜浩是南京人,家中獨子,未婚,在南京壹家公司擔任營銷總監。姜浩從事卡丁車運動已經五六年了,在南京卡丁車圈裏頗有名氣。他在當地比賽中多次獲獎,並在不久前的壹場田徑比賽中獲得第壹名。
問題壹:龍門架鋼柱離軌道太近。
保護設置不合理。
對於姜浩的不幸離世,南京引力卡丁車俱樂部認為,主辦方株洲國際卡丁車場存在諸多問題,龍門架防護設置不合理是其中之壹。
陳和俱樂部認為現場安全緩沖裝置和設備沒有按照相關規範執行。揚子晚報牛子記者了解到,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於2003年發布了卡丁車場建設規範,這是卡丁車場建設的國家標準。文件規定,室外卡丁車場的信號桿應距離賽道邊緣不小於5米,並安裝安全防護裝置。當廣告牌立柱位於安全防護網內時,立柱與跑道邊緣的距離不得小於10米。但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2017發布的《卡丁車場地技術規範》要求,卡丁車場地內所有位於安全區域的立柱和構築物外側均應設置防護墻,並建議至少預留0.5米的緩沖距離。
從比賽現場的視頻和照片來看,丁浩撞上的龍門立柱距離賽道僅約1米。陳告訴記者,立柱旁邊只設置了壹層防撞護欄,未能起到保護作用。
妳可以在李生官方網站上的株洲卡丁車館的照片中看到龍門架。
問題二:現場救援不力。
耽誤最佳救援時間
場館救援不力、延誤最佳救援時間是俱樂部認為主辦方存在的另壹個重要問題。《卡丁車場建設規範》要求,卡丁車場應配備醫務室、具備救援工作資格的人員和車輛,並與附近具備壹定醫療條件的醫院建立有效聯系,為事故發生後受傷人員的及時醫療救護做好準備。《卡丁車場技術規範》進壹步提出,醫療中心的面積不應小於15平方米,出入口大門的寬度應大於1.3米,醫療中心應與賽道直接相連。奧運會期間必須配備至少兩名具有專業急救技能的醫療和護理人員,救護車應停放在附近。
然而,陳告訴揚子晚報新聞記者,他在現場沒有看到醫療中心。他說,當時有壹輛救護車在軌道外等候,但由於與軌道之間被壹棟建築物隔開,通道被封鎖,在等待了約10分鐘後終於到達現場。
姜浩被送上救護車。
據他說,救護車先把姜浩送到了壹家眼科醫院,當時醫院已經關門了。之後,救護車在跟車隊員的帶領下抵達株洲市中心醫院。由於醫院沒有ICU床位,姜浩後來被轉到株洲市中醫創傷醫院ICU病房。
基於此,俱樂部質疑當地醫院未建立有效聯系和綠色通道。
現場卡丁車項目的聯系人說
正在調查中。
公開資料顯示,株洲國際賽車場隸屬於株洲李生國際賽車場管理有限公司,李生運動科技有限公司是其大股東之壹。
據李生運動科技有限公司官網介紹,株州國際賽車場是湖南第壹條具有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資質的國際賽車場。這是壹個由株洲高新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李生賽車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項目,總投資近65,438.4億元。該賽道由中國第壹位賽道設計師姚博士設計,於2065年6月438+09日竣工。它擁有壹條國際二級賽道、壹個試駕場、壹個國際卡丁車場和壹個汽車營地公園。是壹條集汽車運動、廠商測試、會員體驗、娛樂休閑於壹體的體驗式、專業化、多功能的國際賽車賽道。
株洲國際卡丁車場占地約67畝,是湖南最大的卡丁車場。線路呈順時針走向,全長1.048公裏,寬8-11米,共設彎道14個,左彎6個,右彎8個,最大直線長度182米。
配套綜合樓功能涵蓋看臺、接待大廳、車庫、現場車隊P房、媒體中心、室外露臺、醫療中心、辦公及維修車間等。無論從賽道設計還是配套設施,都可以舉辦國際卡丁車賽事和國內所有相應級別的卡丁車賽事。
妳可以在李生官方網站上的株洲卡丁車館的照片中看到龍門架。
揚子晚報記者牛子多次聯系株州國際賽車場和李生體育,但無人接聽電話。記者致電株洲國際賽車場卡丁車項目聯系人,對方表示正在調查中,稍後會有官方公告,以官方公告為準。
賠償問題尚未達成協議。
已委托律師維權。
不幸事件發生後,姜浩的父母趕到株洲處理兒子的喪事。陳玄英告訴揚子晚報新聞記者,兩位老人情緒低落,心理狀態很不穩定。
他說,兩位老人向主辦方提出了三個要求:賠償240萬元、事故認定和道歉。目前,俱樂部正在幫助兩位老人與主辦方進行協商,但並不順利。2月28日晚,65438主辦單位回復陳:“經公司討論,上述三項要求不能完全滿足。”
陳告訴記者,對方願意給的賠償是70萬元,這與他們的預期大相徑庭。“我們希望能為姜浩的家人爭取到合理的賠償。畢竟兩位老人只有這壹個兒子。希望這筆錢能給老人提供壹些保障。”
2月29日,65438的陳玄英告訴揚子晚報新聞記者,他們已經委托湖南當地的律師團隊處理賠償事宜,並準備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陳認為,卡丁車在某種程度上是危險的,碰撞在比賽中並不罕見。但如果安全防護設施完全達標,救援工作到位,應該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據他所知,此前國內正規卡丁車比賽中還沒有車手死亡的先例。
記者看到,本次比賽秩序冊規定了包括頭盔在內的車手佩戴裝備要求。其中明確要求賽車服必須為連體衣,頭盔必須為全臉賽車頭盔,禁止使用半臉頭盔,必須佩戴手套,必須穿賽車鞋,比賽期間必須系好頭盔綁帶,面罩必須保護車手眼睛。
從俱樂部公布的信息來看,姜浩的佩戴裝備完全符合國際認證,頭盔為ARAISK6。據了解,這是壹款專業的卡丁車比賽頭盔,具有輕便、防護性好的特點,被國內車手廣泛使用。
牛子記者|宋世峰萬承源
編輯|張冰靜
編輯|萬慧娟
編輯|陳
視頻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牛子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並拒絕任何形式的刪除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牛子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唐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