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巴是加勒比地區最富裕的國家之壹,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加勒比之冠,在西半球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部門,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 90 %左右。近幾年巴政府在政策上作了些調整,提出經濟多樣化,吸引外資,取得壹定進展。政府強調重點發展工農業,使巴逐步實現工業化和糧食自給。
1991年,巴哈馬國內生產總值為25.2億美元。匯率為1巴哈馬元兌 1美元(1992)。旅遊業、服務業和金融業是巴哈馬聯邦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部門。80%的食品靠進口,部分蔬菜和水果能自給並有少量供出口。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自關稅,關稅約占總收入的70%。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和挪威。主要出口石油、魚、藥品、酒、食鹽、水泥等,主要進口食品、石油產品、服裝、谷物、汽車、建築材料等。 巴哈馬土層薄,土壤貧瘠,農業不發達,農漁業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5 %左右。只種植少量蔬菜、水果,主要農作物有甘蔗、蕃茄、香蕉、玉米、菠蘿、豆類等。食品80%靠進口,部分蔬菜和柑橘類水果能自給並有少量出口,家禽生產約占農業產值的50 %,肉類生產基本上滿足國內需求。巴政府對農產品和水果產品實行保護政策。
2002 年,巴哈馬雞肉、蛋產量***10900噸,牛羊奶1600 噸。巴海域是世界重要漁場之壹,魚種類繁多,水產品生產潛力很大,但巴哈馬的商業捕撈尚未形成規模。
巴海域主要出產龍蝦、海螺、石斑魚、馬林魚、旗魚和金槍魚等。其中龍蝦約占水產總量的60%。2001年總捕撈量9303噸。 巴哈馬的旅遊業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在政府的資助下,興建了許多酒店,並對蕭條的汽船服務業提供幫助。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禁酒法令使許多美國人來到巴哈馬暢飲,當地的旅遊業再度繁榮起來。隨著禁酒令的廢除,巴哈馬群島出現了經濟滑坡,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這裏成為大西洋的壹個空軍和海軍基地,情況才有所改善。軍事基地的建設為許多人提供了工作。
1961年,古巴的豪華賭場和海灘場所對美國遊客實行關閉,巴哈馬群島的好運氣於是再次光臨。利用他們與美國的親密關系,巴哈馬政府致力於增加每年到這些島嶼觀光遊客的數量。他們將拿騷港拓寬並挖深,可供六艘遊船同時停泊,並在拿騷和天堂島之間修建了橋梁。
1964年,英國授予巴哈馬群島有限自治地位。1969年,巴哈馬殖民地成為英聯邦的壹員。1973年7月10日,巴哈馬成為壹個合法國家。7月 10日因此也就成為巴哈馬的獨立日。旅遊業收入幾乎占到巴哈馬經濟的壹半。巴哈馬群島同英國保持著象征性的聯系,它仍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旅遊業是巴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每年平均接待遊客500萬人次,僅旅遊業壹項年收入就達 20 多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直接和間接從業人員約 50000人,占全部勞動力的35%。2003 年接待外國遊客 460 萬人次。遊客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坐落在巴哈馬天堂島的亞特蘭蒂斯飯店(又稱大西洋城飯店)舉世聞名,***有客房2500間。1999年9月全國***有旅店223家,客房14080間。 ●巴哈馬商會,地址:Shirley St.,POB N-655。
●巴哈馬農工公司,地址:BAIC Bldg,East Bay St.,POB N-4940,Nassau。 遊客與巴哈馬當地居民交流活動是將遊客與當地居民壹對壹結成夥伴,這就為遊客能更好的了解本地的歷史,民間風尚和本地獨特的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會。
1975年,這個經由巴哈馬旅遊局批準實施的項目活動在拿騷和新普羅維登司開展,在大巴哈馬島和海港島分別開始於1976年和1988年,而阿巴克斯,伊克祖馬斯,畢米尼和聖薩爾瓦多則實施於1992年。在這八個島嶼上,大約有1200名巴哈馬當地人自願成為這個活動的誌願者。 許多巴哈馬人在藝術方面頗有稟賦,這在他們豐富多彩的繪畫、具有感染力的音樂或華麗的舞蹈中可見壹斑。巴哈馬的傳統音樂是貢貝,是非洲音樂傳統和歐洲殖民地風俗相結合的產物。“貢貝”是班圖語,是節奏、韻律的意思,也指那種用來演奏這種風格旋律的羊皮鼓。早在奴隸制時期,壹些非常簡約的樂隊就已開始演奏貢貝音樂,因為那時黑人奴隸沒有多少材料制作樂器。典型的簡約樂隊有壹架鼓,其實就是壹個箍上羊皮的豬肉桶;壹把木匠用的鋸,由壹條金屬薄片加工而成;幾個沙球;幾根鼓槌;還有壹把自制的低音小提琴(壹個洗衣盆,中間穿上壹根三英尺長的木棍,系上壹根弦)。
傳統的簡約音樂用來給巴哈馬四對方舞和踢踏式波爾卡舞蹈伴奏的,後者也是非洲與歐洲因素融合而成的又壹案例。如今的簡約樂隊除了用鋸條和貢貝鼓之外,還用薩克斯、電吉他或其他樂器來演奏。不過,他們仍然保留著最初的簡約風格。這並不像是壹種舞蹈,而更像是壹種活潑的遊行步伐,形式為每前進兩步就後退壹步。和沖鋒步伐壹樣,跳躍式舞蹈也是源於西部非洲。這種舞蹈由壹人領舞,其他人在其周圍跳舞,領舞者就在中央單獨表演。大家合著舞步拍手、唱歌,有時也擊鼓奏樂。幾分鐘之後,中央的舞者將挑選另壹名舞者(通常是異性)代替他或她在中央的位置。這樣,大家就能保持高昂的興致,舞蹈就這樣繼續下去。巴哈馬的宗教音樂有著濃厚的殖民地背景,同時也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有些人認為它們是巴哈馬文化最好的體現。
宗教贊美詩與保王黨時期傳入巴哈馬的美國黑人奴隸歌曲有些相象。在舉行宗教禮拜的場所,可以常常聽到當代美國黑人的福音音樂和歐洲的古典音樂和諧地融會在壹起。除了那些最嚴格的教堂,公理會教堂的歌詠活動都伴有拍手、音樂欣賞和宗教舞蹈活動。 海產品是巴哈馬菜系的主要原料。海螺(讀作“崆克”)是壹種生長在海洋中的軟體動物。它的肉是白色的,很結實,其上有淡淡的絨毛。新鮮而未加工過的海螺肉,非常鮮美可口。妳可以用小刀切來吃,並在上面加以酸橙汁和調味品。還可以油炸(叫做“碎螺肉”),蒸,燉,煮湯,或是做成沙拉,雜膾,做成海螺丁等。巴哈馬特產的大螯蝦是壹種無爪多刺的海產品,可以用來燒烤,剁碎吃或做成沙拉。其他的美食還有煮或蒸的陸地蟹。
各種新鮮的魚也是巴哈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好菜。佐以粗玉米粉的水煮魚很受遊客歡迎。用芹菜,洋蔥,西紅柿和其他壹些蔬菜燉魚是當地另壹道特色菜。許多菜肴都會配以鴿子豆和米飯(這就是加勒比海有名的豆子加米飯佐餐),另外還會佐以調味品,西紅柿和洋蔥。
豌豆在巴哈馬各種美味的湯中經常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湯裏加面團布丁和鹹牛肉,或是裂開的幹豌豆做成的湯加火腿,只是眾多種豌豆肉湯的兩種。加勒比海和巴哈馬島還有壹種叫做“蘇茲”的特色湯。湯略帶鹹味,它的成分是水,洋蔥,酸橙汁,芹菜,胡椒粉和肉類,不加任何增濃劑。人們經常在湯中加入雞肉,羊舌,牛尾或者是豬蹄,來使“蘇茲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巴哈馬的菜系不是那種口味很淡的,相反,和西印度群島的烹飪風格所不同的是,它受美國南方菜的影響,以當地的肉食和其他土產品為原料,做得有些辛辣,風味也很特別。很有代表性的壹道菜就是上面曾提到過的魚加玉米粉。
巴哈馬島上,不管是烈性酒還是軟飲料都有各自的特色品種。每個酒吧都有自己獨特的招牌配制飲料。這裏的卡力克酒通體淡黃,經過冷藏之後飲用,可以消暑降溫。巴哈馬的運動飲料是椰水,並不是那種口味濃重,富有脂肪的椰子汁,其中摻有少量甜牛奶和杜松子酒。還有壹種叫做“換個味兒”的飲料,由當地特產酸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