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各地都有獨特的美食。而在西安,羊肉泡饃就成了妳必須品嘗的佳肴之壹。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是很講究的。制作時先將優質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妳壹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通常黃豆打小就可以了。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陜西油潑辣子,壹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壹件完美而又傑出的藝術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看著看著我仿佛看到羊肉湯變成了大海,粉條就像層層波浪,饃塊的肉片就像星羅棋布的小島,而翠綠的蔥末就像點綴在小島上郁郁蔥蔥的樹木。
2. 寫壹篇關於介紹食物的說明作文400字提起我最喜歡的美食,我想起了關於這種美食的壹則謎語:“河裏壹群鵝,漂的漂,落的落.”這是什麽呢?
其實,這種美食也並不特別,只不過,平常時間,我們都很少能夠品嘗,可是壹到春節,尤其是大年初壹,每家每戶可都是少不了的呢!
它就是湯圓.
我愛吃湯圓,也愛看它漂在水中的樣子.記得有壹次,媽媽給我做湯圓,只見媽媽先把糯米面倒進盆裏,用開水調和後,把它揉成壹個面團,然後每壹次從面團上抓起壹小團面,在手裏圓成壹個窩窩頭的樣子,然後往中間放糖,再把它們圓成壹個乒乓球大小的形狀,待鍋裏的水開了之後,就全部放下去.媽媽蓋上蓋子,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長的等待了.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開蓋子看著,只見那壹個個白色的小球擺放在水底,不壹會兒,卻有幾個先漂了上來,接著又是幾個,漸漸的,便漂的漂,落的落了,煞是可愛.
不知不覺,媽媽用沾滿了面粉的手點了壹下我的鼻子.原來,看著鍋裏的湯圓,我早已經“垂涎三尺”了.於是,媽媽找來碗筷,從鍋裏挑揀起幾個漂著的湯圓,湯圓上冒著熱氣,可我顧不了那麽多了,趕緊用筷子夾開壹個只往嘴裏塞,燙是燙,可那軟綿綿,香甜甜的感覺實在是好極了.我不由得對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媽媽告訴我,湯圓還可以包許多種餡,有的把蔬菜包在湯圓芯裏,說是可以防止上火,有的喜歡吃甜的,就往湯圓芯裏放些紅糖末.至於大家喜歡在新年裏吃湯圓,媽媽說,湯圓象征著幸福團圓,它的名字更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3. 寫壹篇介紹食物的作文味道好極了
那年的壹個周日,闔家散步,途中偶見老北京烤鴨店五個金黃的大字,召我駐足。吃烤鴨的欲望令我垂涎欲滴。
我提議前去品嘗壹下,媽媽贊道:“好主意!”走進店堂選址落座。服務員為我們上了茶,我心想,烤鴨店開在上海,能正宗嗎?我靈機壹動,大模大樣的問道:“請問服務員姐姐,這店正宗嗎?”她莞爾壹笑,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片刻,有只 *** ,油光發亮的古銅色肥鴨,乘專車而來。說時遲,那時快。壹把單刀在廚師手中飛快的舞動起來。頃刻間,剛才還是那麽威武的肥鴨,現在只剩下了可憐的骨架。鴨肉被削成了均勻的薄片,放入鴨型磁盤中,美食美器相得益彰。鴨胸脯部位的薄皮被單獨放入壹小瓷盤裏,其色猶如琥珀。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卷好美美地吃了起來。身旁的外婆壹指那小盤說:“寶貝嘗嘗這個。”我嚼著鴨皮,不禁搖頭晃腦地贊道:“此酥此香,孰能比耶!”
香氣撲鼻的鴨架湯來了,服務員先為我盛了壹碗,我恭恭敬敬地雙手遞給了外婆說:“您先喝。”外婆品嘗後,贊許道:“還蠻地道的。”聽吧,服務員頗有雅興地介紹到:“這鴨子的特點是:第壹,選材精良,壹定要選四川樂山的填鴨,重要在三斤七兩至四斤三兩之間;第二,做功講究,外烤內煮,才能外焦裏嫩;第三,是物美價廉,壹只鴨的價格是壹百二十八元,若人少吃上半只僅需七十元……”
服務員見我吃的如此愜意,便機智地將話題壹轉,問我道:“小同學,妳來評壹評這鴨子正宗嗎?”
我生怕嘴中的鴨肉掉出,連忙豎起大拇指,齒閉唇張地贊道:“味道……好……極了!”
參考資料: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妳,祝妳學習進步!
4. 介紹食品的作文美味的小籠包》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壹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裏面好象有壹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壹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壹般都是壹籠裏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壹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壹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癡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壹口吞掉。
壹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壹絲淡淡的香氣息。壹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壹個 “小胖墩”塞進嘴裏,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壹口吞下去。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壹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裏奔跑。我把它沾壹點醋,輕進我的嘴裏,肉餡又松又軟,只要壹嚼,它的肉就壹下子松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壹個洞,把裏面鮮美的湯汁吸幹,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裏。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果然,小籠包壹會兒不吃不知道,壹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壹口鮮鮮的,濃濃的,鹹鹹的,讓妳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壹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壹個又壹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壹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舔舔嘴,余興未了。
怎麽樣,心動了?心動不如行動,去吃吃妳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5. 介紹食物的作文蘋果
水果的品種繁多,有瓜中上品西瓜,有果中皇後荔枝,水中明珠葡萄……但我最喜歡吃的卻是蘋果。
蘋果圓圓的,像柑橘壹樣大小。遍身滑溜溜的。沒有熟透的了的蘋果綠綠的,慢慢地由紅色占領了綠色的“領地”,最後,蘋果熟透了,變得深紅。沒熟透的蘋果,咬上壹口,又苦又澀,難吃極了。熟透了,就有壹股清香撲鼻而來,恨不得壹口都吃了,甜絲絲的,讓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愛吃。把蘋果切開,肉是白色的,裏面籽是黑色的,新鮮的汁水,整個蘋果吃起來甜津津的,香脆可口,果肉鮮美,從舌尖直沁肺腑,它的味道、顏色、形狀都十分惹人喜愛,圓圓的,像個小燈籠壹樣。
蘋果不僅味道好,作用也很多。
常常吃蘋果可以降低血脂,降血壓,預防癌癥,有抗癌作用,強化骨骼,維持酸堿平衡,減肥。西方有句諺語:“壹日壹蘋果,醫生遠離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以說是最普遍又平和的壹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以說是最普遍又平和的壹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 小覷。中醫相信它可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營養學上的分析,指出蘋果含有多種果糖,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壹天壹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蘋果被科學家稱為“全方面健康水果。
蘋果有許多吃法,可以加工成蘋果感蘋果汁,蘋果沙拉等……蘋果含有許多維生素,多吃有好處喔!
6. 介紹風味食品的作文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特產.我家鄉中山那裏就有許多著名的風味小食,如杏仁餅,炒米餅,粽子``````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可 莫過於海洲"容樹頭"魚餅了.
海洲魚餅色香味亮,好吃至極,味道可口,令人百吃不厭.那炸好的魚餅,個個"黃皮膚"似的.壹咬,那魚肉十分彈牙,那香噴噴的魚肉加上那香蔥,這個配合真的是天衣無縫啊,十全十美.那魚餅外層的那塊皮最好吃了,吃下去十分爽口.
海洲魚餅不僅色香味亮,好吃至極,而且形狀十分多.
海洲魚餅的形狀有圓的,用辣椒佳著的;有扁院形的;如果我們想做出更多各種各樣的形狀,那可以做成星星形,正方形,長方形,心形```````註意(以上的形狀在魚餅店那裏是沒有的買的,是我自己研制出來的形狀)
海洲魚餅的做法看似很簡單,其實也有不少的學問和技巧包含在其中.我們首先要用壹把鋒利的刀把那條魚切開那些魚肉.把這壹片片的肉剁成碎肉,再用木棒或手去打那些魚肉.在拿幾條蔥切成蔥碎,在灑到那些魚肉裏.再開鍋,放小小的花生油下去,等鍋熱了後,再用壹個個圓形的框把魚肉框成圓形,再放如鍋字裏.火候也十分講究,如果太快了會太腥.如果太熟就不好吃,所以炸3到4分鐘左右就可以了.而那魚圓前面的做法壹樣,只是把它搞成圓圓的就行了.而辣椒魚餅呢!就是用壹個辣椒開口,再把他的崽挖出來,再把魚餅塞進去,在煎.這樣,魚餅就做好了,而且色,香,味樣樣俱全.
吃辣椒魚餅的時候,許多人都喜歡幾口幾口的吃,而我就與眾不同.我就喜歡把那些辣椒和魚餅分開,先吃魚餅,再吃辣椒,因為這樣可以看出辣椒辣不辣.有壹次,我爸爸買了許多魚餅和辣椒魚餅, 因為那時侯太多人了,我不能那麽惡心地把辣椒和魚餅分開,所以我只好壹口壹口地吃,當我吃第壹口的時候,辣得我的舌頭幾乎沒有知覺,眼淚了冒了出來了.從此我就給辣椒魚餅改了別名----"吃到冒眼淚了"
朋友,妳們想吃魚餅嗎?如果想請到我家鄉做客,我壹定會給妳吃上可口美味而有正宗的海洲魚餅.讓妳對我家鄉的魚餅流連往返
7. 介紹食物的作文蘋果 水果的品種繁多,有瓜中上品西瓜,有果中皇後荔枝,水中明珠葡萄……但我最喜歡吃的卻是蘋果。
蘋果圓圓的,像柑橘壹樣大小。遍身滑溜溜的。
沒有熟透的了的蘋果綠綠的,慢慢地由紅色占領了綠色的“領地”,最後,蘋果熟透了,變得深紅。沒熟透的蘋果,咬上壹口,又苦又澀,難吃極了。
熟透了,就有壹股清香撲鼻而來,恨不得壹口都吃了,甜絲絲的,讓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愛吃。把蘋果切開,肉是白色的,裏面籽是黑色的,新鮮的汁水,整個蘋果吃起來甜津津的,香脆可口,果肉鮮美,從舌尖直沁肺腑,它的味道、顏色、形狀都十分惹人喜愛,圓圓的,像個小燈籠壹樣。
蘋果不僅味道好,作用也很多。 常常吃蘋果可以降低血脂,降血壓,預防癌癥,有抗癌作用,強化骨骼,維持酸堿平衡,減肥。
西方有句諺語:“壹日壹蘋果,醫生遠離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以說是最普遍又平和的壹種。
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以說是最普遍又平和的壹種。
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 小覷。中醫相信它可生津潤肺,健脾開胃。
營養學上的分析,指出蘋果含有多種果糖,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壹天壹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蘋果被科學家稱為“全方面健康水果。
蘋果有許多吃法,可以加工成蘋果感蘋果汁,蘋果沙拉等……蘋果含有許多維生素,多吃有好處喔。
8. 關於美食介紹的作文300字粵菜由廣州菜、潮汕菜、東江菜組成,是我國四大菜系之壹。
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鑒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壹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
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萊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系的點心815款,小吃品數百個。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廣州菜的烹調方法有二十壹種之多,尤以炒、煎、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制出的菜肴註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
較為常見的廣州菜色有白切雞、白灼海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油泡蝦仁、紅燒大裙翅、清蒸海鮮、蝦籽扒婆參等…… 謝謝樓主潮汕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壹格。近年來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系。
潮菜註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擅長。以烹制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
味尚清鮮,郁而不膩。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
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
客家原是中原人,南遷後,其風俗習食仍保留著壹定的中原風貌。菜品多用肉類,極少水產,主料突出,講求香濃,下油重,味偏鹹,以砂鍋菜見長。
代表菜有鹽鋦雞、黃道鴨、梅菜扣肉、牛肉丸、海參酥丸……等。 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如廣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範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廣州美食 廣州人愛吃、會吃,天下聞名,誇張點的說法就是:廣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麽都吃,於是,麻雀、鷓鴣、穿山甲、蝙蝠、海狗、鼠、貓、狗、蛇、猴、龜……超過壹千種材料可以變成桌上佳肴,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壹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驚異。 廣州地處亞熱帶,熱帶亞熱帶水果品種繁多,壹年四季都有鮮果上市,故有“水果之鄉”的盛譽。
廣州的水果品種有500多種,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蘿分布最廣,產量最多,質量最好,被譽為嶺南四大名果。 食在廣州,流傳歷史已久,海內外皆負盛名。
而中國八大菜系之壹的粵菜,以其取材不限、註重質和味,滋味清鮮、百菜百味、變化無窮,遂成為海內外最受歡迎的菜式。它是由廣州菜、潮汕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主體,具有選料博雜、制作精細、口味趨於清淡、富於季節性變化、講求營養科學的特點。
廣州飲食業規模在全國首屈壹指。 粵式點心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制作精細,花式繁多,鹹甜兼備,口味清新。
各款點心都講究色澤和諧,造型各異,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厭。 富有地方特色的點心小食有:蝦餃、幹蒸燒賣、粉果、泮塘馬蹄糕、蜂巢香芋角、雞仔餅、糯米雞、家鄉鹹水角等等。
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如廣州酒家的滿漢全筵、北園酒家的時果美點、泮溪酒家的點心宴、南國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園酒家的紅燒大裙翅、大同酒家的金牌化皮乳豬等。
廣州多數酒家、餐館都經營“三茶兩飯壹夜宵”,而且集飲食娛樂於壹體,營業時間長,飲食市場各種風味兼容並蓄,多方面滿足了各類遊客的需要。 廣東風味 廣東小吃屬嶺南風味,多來源於民間,大都被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名食。
現時的廣東小吃和點心有區別,小吃品是專指那些街邊小店經營的米、面小型食品,制作較簡樸;點心是茶樓、早茶的繁多品種,以及星期美點等,特點是:花式品種較多,造型精細。 廣東小吃的成熟方法多為蒸、煎、煮、炸4種,可分為6類:油品,即油炸小吃,以米、面和雜糧為原料,風味各異;糕品,以米、面為主,雜糧次之都是蒸炊至熟的,可分為發酵和不發酵的兩大類;粉、面食品,以米、面為原料,大都是煮熟而成的。
粥品,名目繁多,其名大都以用料而定,也有以粥的風味特色而稱的;甜品,指各種甜味小吃品種,不包括面點、糕團在內,用料除蛋、奶以外,多為植物的根、莖、梗、花、果、仁等;雜食,凡不屬上述各類者皆是,因其用料很雜而得名,以價格低廉,風味多樣而著稱。 酥皮蓮蓉包 以半發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制而成。
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松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粉果用澱面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
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此品歷史悠久。
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壹書中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壹名曰粉角。”20世紀20—30年代,各酒家、茶樓爭相創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茶香室壹名娥姐的女點心師的所創的粉果獨占鰲頭,。
9. 以我最喜歡的食物為題,寫壹篇介紹食物的文章第壹次品嘗湘菜,朋友便推薦了剁椒魚頭。當時旅居青島,那是個海藍雲闊的靜謐城市。浪琴園的落地窗紗隨風搖曳,壹邊聽著濤聲壹邊靜靜等候,很快壹只大花瓷盤端上來,兩半劈開的魚頭躺在盤子中心,然後,紅紅的覆蓋著細碎的辣椒,壹縷稠稠的香氣漫過來。那種感覺或許人壹輩子只能擁有壹次,月圓花好兼美味佳肴。此後的壹陣子,身居齊魯大地的我,每天都往湘菜館裏跑。剁椒魚頭之美好,不僅僅在於肉質細嫩,湯汁美妙,更是壹種鮮香集匯的享受。當時並不知道剁椒是什麽,也不知道這是什麽魚的頭,壹再打聽,朋友雖然擅吃,卻解釋不清楚。於是,心裏壹直惦記著某天定要親自到長沙去,親自看到這道菜是怎麽產生的。
時間很快,竟然真的到了芙蓉國的省城,雖然這座歷史名城早已日新月異了。最初居家過日子,既沒手藝也沒實力,肯定是無法了解剁椒魚頭的。只是在飯店裏吃著,小店子有小店子的剁椒魚頭,大店子有大店子的剁椒魚頭,恍然才發覺這道菜在長沙的普及率相當高。但最難忘的還是壹次自己過生日的晚宴上,朋友特地點了壹道剁椒魚頭王。這又是壹次終身難忘的經歷,那盤子狀如臉盆,魚頭淹沒在堆積如山的辣椒裏,辣椒壹半紅壹半黃,知道的人說這應該叫做雙椒魚頭。對剁辣椒我已經熟悉了,這種做法在我們北方是沒有的,或許只有在盛產辣椒並把辣椒吃出文化的湖南才能夠如此別出心裁,我當時沒有弄清楚“剁辣椒”的顏色會有這麽大的不同。眼下盤子裏的魚頭肥碩鮮活,辣椒又半紅半黃,看著就使人垂涎三尺。然後矜持地拾起筷子,輕輕撥開辣椒,在最嫩最筋的地方夾去,不用說,那味道自是沁人心脾了。鮮、辣、嫩、滑、香,沒有壹種味道缺少,肉是入口即化的感覺,皮則是膠膠的彈軟感覺,盤子裏的汁也沒放過,全都拌在米飯裏了。湘菜那麽多,僅壹道剁椒魚頭就足可以使我成為老饕,這算不算是壹種笑話?
吃得不亦樂乎之余,自然也探究起剁椒魚頭的來歷。埋在我心頭良久的疑問就是這到底是什麽魚的魚頭?有人說是胖魚頭,說胖頭魚又叫雄魚,也有說是花鰱的。到底是有人比較專業,說以上稱呼,皆是鱅魚的別稱。青草鰱鱅中國四大家魚在讀書時就知道,但這次才算真正領教,俗話說“鱅魚頭,肉饅頭”,果然名不虛傳。心知這麽豐富的口感絕不是下鍋溜炒壹下就出來的,再詳細詢問,才知道這道菜光配料就有姜末、剁椒、豆豉、泡椒、胡椒粉、蔥花、蒜蓉、白蘿蔔片等等,工序自然也要先殺後腌,清蒸油淋,中間據說還用到壹種來自香港的豉油,裏面的學問多了去了。怪不得走遍大江南北,每次吃剁椒魚頭感覺都有所不同。至於哪裏最合口味最難以忘記就不細說了,免得有了做廣告的嫌疑。
朋友說,剁椒魚頭還有個傳說呢。這正中我下懷,早想知道是誰這麽聰明發明了這道菜。朋友說:據說清朝雍正年間,有個反清文人為了躲避文字獄逃到湖南壹個小村子裏,當地農戶很貧窮,沒有更好的東西招待他,於是農戶的兒子撈了壹條河魚回家,女主人就把魚身燒湯,把魚頭和辣椒剁碎了蒸在壹起給他吃。文人吃了以後感覺味道鮮美無法描述,深深記在心間。他結束了逃難之後,便讓自家的廚師加以改進,再經過多年的流傳,不斷改進,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魚頭了。當然這多半是附會之說。如果是真的,我倒是要感謝他呢。
多年來,我在全國各地四處奔走,近年,每到壹處都習慣到湘菜館坐下,點菜的時候,也壹定要點剁椒魚頭。某次在上海,壹個江西朋友竟然也有此同好。我們都是偶然結識便壹見如故的朋友,可以說是“魚頭族”了。不過他對這道菜有種另外的叫法,叫做“萬紅從中壹點綠”,我詫異。他指著席間服務員剛剛端上來的剁椒魚頭說,妳看,整個盤子裏都蒙了壹層紅辣椒,惟獨蔥花壹點點的翠綠,還不叫萬紅從中壹點綠嗎?
我哈哈大笑,笑完之後彼此不再客氣,捋袖揮箸,壹頓風卷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