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菜:
水煮雞肉
杭州紅燒鴨
杭州醉蝦黃酒腌蝦
桂花糯米蓮藕蜜藕糯米餡
香菜豆腐絲
熱菜:
鹹鮮雙煮竹筍鹹肉
梅菜蒸魚頭
毛血旺辣椒醬鴨血
東坡豬肉東坡豬肉
紅燒竹筍炒竹筍
西湖醋魚
湯:
姜火腿鱸魚絲湯
榨菜肉絲湯
翻譯公式
這次在北京的這份討論文件中,專家們給出了更多的翻譯公式(原則):
首先,從主要材料入手的翻譯原則
1.介紹菜肴的主要成分和配料
主料(名稱/形狀)+配料
如:白靈菇配鴨腳香菇配鴨腳。
2.介紹菜肴的主要配料和果汁。
主料+配/在+湯(醬)
如:梅子醬苦瓜
二、從烹飪方法入手的翻譯原則
1.介紹烹飪方法和主要食材
練習(動詞過去式)+主要材料(名稱/形狀)
如:熱腰花炒豬腎
2.介紹烹飪方法、主要食材和配料。
練習(動詞過去式)+主要材料(名稱/形狀)+配料
如:紅薯燒肉-清燉豬肉丁和甜
土豆
幹豆炒五花肉
3.介紹烹飪方法,主要原料和湯。
做法(動詞過去式)+主要成分(名稱/形狀)+搭配/在+湯。
例如:北京醬肉絲-甜炒肉絲
豆醬
中國林蛙海鮮湯-雪蛤扇貝湯
第三,從形或味出發的翻譯原則
1.介紹菜肴的形狀或味道以及主要食材。
形狀/味道+主要成分
比如——脆皮雞——脆皮雞
2.介紹菜肴的形狀或味道、做法和主要配料。
實踐(動詞過去式)+形狀/味道+主要成分+配料
例如:辣椒炒黑山羊羊肉片
和歐芹
第四,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的翻譯原則
1.介紹菜肴的創始人(出生地)和主要食材。
名稱(地名)+主要成分
比如麻婆豆腐
廣東甜點廣式點心
2.介紹菜肴的創始人(出生地)、主要食材和做法。
練習(動詞過去式)+主輔材+姓名/地點+文體
如:北京炒肝——清燉肝,北京風味。
北京炸醬面,北京炸醬面
5.菜單英譯中漢語拼音的使用原則。
1.基於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原則,具有中國特色並被外國人接受的傳統食品使用漢語拼音。
如:餃子-餃子
2 .具有中國特色並為外國人所接受,但使用當地語言拼寫或音譯拼寫的,仍保留其拼寫方式。
如:豆腐-豆腐
——宮保雞丁——宮保雞丁
雜碎
餛飩-餛飩
蒸餃-燒麥
3.如果中國菜肴的名稱不能反映其做法和主要成分,則應使用漢語拼音,並在結尾註明英語註釋。
如:佛跳墻-佛跳墻-兄弟中的魚翅魚肚蒸鮑魚(被其美味的香氣所誘惑連佛跳墻都要吃這道菜。)
鍋貼-郭鐵(煎肉餡兒)
窩頭(蒸黑米或玉米面包)
蒸餃-蒸餃(蒸餃)
油條——油條
——湯圓
古老肉(糖醋肥肉)
粽子——粽子(用竹子包裹的糯米)
樹葉)
元宵
節日)
騎著驢打滾——l·ǘ·達貢爾(甜的饕餮飯卷)
豆粉)
六、菜單中可數名詞的單復數使用原則
菜單中的可數名詞基本上都是復數,但整道菜裏只有壹道菜太小,不能用單數來計算。
如:蔬菜面條-蔬菜面條
蔥爆羊肉片
介詞in和with在湯和配料中的用法
1.如果主要成分浸泡在湯或配料中,請結合使用。
如:豆豉蒸牛肋排。
2.如果湯或蘸料與主料分開,或稍後澆在主菜上,則用with連接。
如:海鮮烏龍面面湯日本海鮮湯面。
八、酒精的翻譯原則
進口白酒的英文名稱仍使用其英文原文翻譯,以國產白酒的註冊英文為準。白酒本身沒有英文名稱的,應當使用其中文名稱的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