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黃貝嶺有啥好玩的

黃貝嶺有啥好玩的

黃貝嶺,在深圳有這樣的壹個小村莊,就叫做黃貝嶺,它在深圳已經有著600多年的歷史,這這裏經常能夠看見行色匆匆的人群,在地鐵6號線的盡頭!黃貝嶺,這個以往的小村莊是羅湖最大的城中村。壹起了解壹下。

早在2011年,黃貝嶺已經著手開始舊改。如今,住在這裏的人見證著黃貝嶺矗立的牌坊和建築,壹改昔日模樣。

“以前這裏還是壹大片居民樓呢!現在轉眼就建起來了,變化很大,差點認不出來。”走進黃貝嶺村內,就聽見旁邊幾個小夥子在喃喃道。是啊,就在這幾年時間,這些像雨後春筍壹樣冒出來的建築,格外讓人註目。與旁邊的居民樓形成鮮明對比。每壹次來這裏都感覺變化許多。

村內縱橫交錯的老街裏,壹排破舊的老房子讓人思緒萬千。多少人曾在這裏長大,現在外墻的塗料已經脫落,窗沿也已銹跡斑斑,只留下滿墻斑駁。

伴隨著轟隆的響聲,挖掘機揮動著臂膀將地板掀起,這片妳曾經走過的路,正在被碾壓重設。1.5平方公裏的黃貝嶺村又分為上村、下村和中村三部分,最先舊改新建的是黃貝嶺下村,而現在拆了將近壹半。趁著剩下的黃貝嶺還沒有拆,走,跟著雪兒再逛壹次黃貝嶺。去看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去看看曾經住過的城中村。在黃貝嶺握手樓城中村,擡頭只有“壹線天”的房屋裏,這裏的房間幾乎壹年四季都見不到陽光,白天也要開燈。每天,每個人帶著勞累的身體回到自己的狹小房間,與家中爸媽通話,與戀人相依。幻想有壹天,靠雙手讓生活更美好。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藏著近萬名深漂疲憊的英雄夢想。當然,也包括我的。

去重溫這裏的慢生活。黃貝嶺幾條交織的街道,包羅著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學校、小吃、便利店、雜貨店、發廊、菜市場應有盡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早上的鬧市並不喧鬧,還有零星的商鋪沒開。媽媽們提著滿滿的菜品,匆忙趕赴回家路上,為家人做上壹桌豐盛的菜肴。

斜坡下的肉菜市場檔口已經開始忙碌,不少人上前詢問價格。現在的黃貝嶺仍然能感到滿滿的煙火氣息。

去逛壹下小時候的商場。沃爾瑪是當時最大的商場,就連住在湖貝的人也會經常來這裏逛。進到商場最先逛的就是它的熟食區。還會順便去吃旁邊的M記。

去再吃壹遍那些曾經的味道。鳳凰路和黃貝嶺南街上的那些老店,是每個來到黃貝嶺的人,都會走街串巷尋找的美味。龜老吉

黃貝嶺南街上的龜老吉是間開了20年的老店,高峰期開了10多家分店。

店內裝潢風格很有老店的味道,竹制的藤椅,仿佛壹下子穿越到小時候。

老板說來它這必點的就是龜苓膏,吃下去會帶著回甘,如果不喜歡苦的小夥伴可以加點椰汁和蜂蜜中和壹下。

還有很多人都鐘愛的燒仙草,新鮮的仙草呈現出誘人的綠色,入口有淡淡我的清香。口感更彈、更結實壹些。

人均:10元地址:鳳凰路84號(店門口有三個大葫蘆)胡記鴨血粉絲湯這間小小的鴨血粉絲湯店,在黃貝嶺屹立了將近20年,24小時營業。

先喝上壹口熱騰騰的濃湯,再咬壹塊鴨血,這裏的鴨血是長條狀的,吃起來鮮嫩柔滑;還有綿密軟糯的鴨肝。湯裏的材料新鮮,加點店裏特有的幹榨辣椒面,吃上壹碗很香很滿足。

有人說胡記鴨血粉絲吃了整整20年,從小吃到大,以前是壹個人去,和閨蜜去,然後帶男朋友,到現在有了孩子還會經常去。人均:15元地址:鳳凰路147-1號(黃貝嶺F1出口步行300m

KFC旁邊)24小時營業的哦。阿芝粽子手工坊

輾轉找了壹小會,才找到了這家小攤。看似簡陋隨意的位置,來自潮州的老板娘阿芝壹待就待了八年,她家的手工粽子,幾乎所有黃貝嶺人都知道,都愛吃。

粽子都是老板娘每天親手包的,大概每天早上8點-11點,傍晚4點左右會出攤,賣完就沒了。翠綠的粽葉包括著新鮮豐富的餡料,讓人迫不及待想吃上壹口。

掰開內陷是紅豆花生香菇豬肉,有5元1個的肉粽和蛋黃粽,還有6元1個的雙拼。料很足價格很實惠,壹個就能吃到飽,滋味妙不可言。

人均:5元地址:華麗路華麗西村東門附近備註:早上8點-11點,傍晚4點半-7點半(也可以提前找老板娘預定哦,聯系方式:13528849171)

這裏的美食,可以吃壹天...還有著名的紅嶺阿叔牛雜也在這裏開了分店,獨特的甜辣醬料配上牛雜,讓人回味無窮。

港_的蒜蓉雞翼尖,煮得香軟入味。在壹眾老店中也毫不遜色。

當然,還有新發、甘記、雙喜酒樓、日月永和、爽爽糖水、峰景臺牛雜

熟悉的人應該都知道,這裏原本是__王的店鋪小門位置。聽說已經搬到鳳凰印象商場的二樓了,想再吃特色的花雕雞煲,可以去試下。

小時候過生日全家都會壹起去吃飯的金港酒樓,已經關門結業。壹群又壹群的人來到這裏想找尋以前的味道,都失落而歸。

在黃貝嶺,從白天到傍晚,見得最多的就是騎著三輪車的搬家師傅和二手家私店。他們停留在路邊,等待著有人招呼他們的生意。

天色開始晚了下來。入夜的黃貝嶺開始熱鬧起來。暖黃色的燈光,逐壹亮起的招牌,照亮著黃貝嶺的街道。

從深圳各大角落下班回家的年輕人們,提著大袋小袋的,準備回家做飯。或是隨意走進壹間自己喜歡的店,讓空虛的胃得到慰藉。

或是不停下匆忙的腳步,繼續為生活奔波。

領著孩子來看壹下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不知當孩子們長大時,黃貝嶺會有怎樣的新面貌?順著自行車車沿,從孩童到白了頭,黃貝嶺,有我逝去的青春。站在鳳凰路,眼看著曾經熟悉的黃貝嶺壹點壹滴開始變化。

在黃貝嶺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美食讓妳壹直放不下?妳和黃貝嶺是否有過什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