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帶壹提,阿拉斯加最早是俄羅斯的土地,1867年,俄羅斯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失利,由於擔心被英國瓜分地盤,俄羅斯決定將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給美國,相當於每平方公裏只賣出4塊多美元。後來,人們在阿拉斯加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其它豐富的自然資源,對於美國來說是個壹本萬利的買賣。
當我實際去到阿拉斯加的時候才發現它並非完全像我想象的那樣。阿拉斯加的夏天是旅行的旺季,旅客們蜂擁而至,原本人煙稀少的阿拉斯加瞬間充滿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受到極晝的影響,大片的冰雪已經消融,露出了這片土地原本的樣子。越是靠近北極圈的地方光照時間越長,比如中北部的費爾班克斯,地處北極圈以內,全天24小時沒有日落,這在其他地區也是極為罕見的現象了,但據說這種現象在費爾班克斯會持續長達3個月。因此,想要在夏天看冰川得在阿拉斯加的南部地區出海去看了。
這壹次出行總***七天時間,下文將會記錄這幾天的行程並且附上我的評價。
7/3 第零天:波士頓 Boston——明尼阿波利斯 Minneapolis——安克雷奇 Anchorage
下午從波士頓出發,中轉在明尼阿波利斯,阿拉斯加當地時間晚上11點半左右降落在安克雷奇機場,當晚入住希爾頓酒店,並準備第二天出海看冰川的行程。準備降落的時候在飛機上看到了日落,1:30準備入睡的時候天還沒完全黑。
7/4 第壹天: 安克雷奇 Anchorage—惠蒂爾 Whittier 9.5分 *以下分數都是個人印象評分
8:30 左右在火車站候車,準備搭乘冰川發現號 Glacier Discovery 列車去往惠蒂爾乘船看冰川。冰川發現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開發的觀光火車系列之壹,主要走的沿海觀光路線,壹路上可以看到海洋和部分的冰山,或許是為了觀光的緣故,這種火車行進速度很慢,中午時分我們才到達惠蒂爾。
12:30 左右,郵輪出發前往威廉王子港的方向。威廉王子港以26種形狀、種類不同的冰川而聞名,據說運氣好的時候還能聽到冰川落入大海的響聲。
剛出發沒多久,我們就聽到工作人員驚喜地提醒大家前方幾英裏處發現了成群的虎鯨!出海發現鯨魚本來就是概率事件, 不要說是壹群了。有壹個船員還跟我們分享說她出海幾個月都很少見到這種情況,所以我們運氣還是很不錯的。壹路上我們還看到了海獅、海豹、水獺等海洋生物。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威廉王子港,我們在距離冰川大約兩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據船長說這是我們所能達到的最近的距離。說實話,第壹次看到冰川感覺還是非常震撼的。雖然在波士頓看了好幾年的雪,但是冰川給我感覺是不同的。從遠處看,冰川是雪白的壹片,但是隔著幾百米拿著望遠鏡看,可以看到冰川整體更接近淺藍色的,有層次看的,仿佛是曾經流動的山川河流凝結成冰的狀態。
之前讀到陸遊的那句“鐵馬冰河入夢來”,雖然原詩表達的是截然不同的意境,覺得用在此處十分貼切。
我將這句詩改寫成兩句: “川流凝霜雪,夢來入冰河” 記錄當時的感受。
附遊冰川歸來途中隨寫兩首:
《獨立日臨威廉港詩二首》
其壹
朝起安克奇,暮至威廉港。
地極光風麗,目眩旅人迷。
日朗晴空照,鯨躍入海濤。
川流凝霜雪,夢來入冰河。
其二
東臨廉港,以觀川海。
海河浩浩,冰山聳立。
林木叢生,群物豐茂。
晴空朗照,群鯨躍起。
獅豹棲息,樂居其中。
水獺鷗鳥,樂棲其裏。
幸甚至哉,詩以詠懷。
郵輪回到惠蒂爾再坐冰川發現號回到安克雷奇,火車到站時已是晚上九點,太陽未曾下山,天光依舊大亮,如果不看太陽照射的方向,會感覺時間仍然在上午。
隔日又作《題極晝詩》壹首:
白晝十二辰,入夜天光存。
客遊壹日返,金烏照歸人。
10點左右找了壹家當地頗負盛名的餐廳 Glacier Brewhouse(5.5 分)吃晚飯,點了意面、披薩、三文魚、fish & chips 之類的標準美餐,味道壹般卻價格昂貴,改日又作壹首《行路難》以記之:
帝王螃蟹價值千,極地遊費抵萬錢。
夜半歸來方得食,壹顧菜單心茫然。
初嘗冰廠味不堪,再顧賬單四百三。
願求他日遊極地,百物豐美價又廉。
行路難,行路難,多旅費,今奈何?
重探冰川願有時,直追極光跨滄海。
7/5 第二天 安克雷奇 Anchorage? 9.5 分
9:30左右出發去 Lake Hood Seaplane Base 胡德湖水上飛機場,位於安克雷奇,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機場,每天可以看到190架左右的飛機在這個機場起飛。10點左右,我們的機長Scott邀請我們搭乘小飛機環遊安克雷奇,加上起飛降落的時間總***半個小時,整體風景壹般,而且半個小時內完成起降確實讓我們感到有些暈機。
10:30 左右回到 Lake Hood, 然後打車去吃午飯的地方。餐廳的名字叫做 49th? 8分 , 是當地人和遊客都大力推薦的餐廳,影響比較深菜品的是牦牛肉漢堡和炸牛油果,整體口味還不錯,在室外就餐的話還可以看海景,環境還是挺好的。
中午休息了壹會兒,下午去逛了安克雷奇的紀念品商店,其中壹個叫做 Alaska Wild Berry Products 的紀念品店還挺有意思的,除了紀念品之外還買壹些當地的土特產。
從紀念品店出來後去了 Ship Creek Overlook Park, 壹個據說是可以釣到三文魚的地方。我們5-6點的時候到的那邊,果然小溪邊已經有零零散散的壹批釣魚的人在那兒等魚上鉤了。不過現在似乎還沒到三文魚出現的季節,所以我們在溪邊走了壹個多小時也沒看到有人釣到魚,不過感覺他們都在那裏站了幾個小時了,還是很有耐心的。釣魚這個事兒看來只有放平心態、享受過程,才能有所收獲啊。
晚上8點左右我們去了另壹家在當地頗負盛名的海鮮餐廳 Simon & Seafort's? 8.5 分 吃飯,點了鱈魚、豬排還有壹些小菜,味道還不錯。餐廳的格調和氛圍應該是我們吃的這幾個裏面最好的,窗邊可以欣賞無敵海景。安克雷奇這幾家餐廳的問題就是整體價格都偏高,味道也沒有特別驚艷,但是相比阿拉斯加其他地區,安克雷奇就已經是美食巔峰了 :)
10點左右吃完飯,本來準備在附近找個海灘散散步,欣賞壹下海景,但是沒找到合適的地方,回酒店的路上又順便逛了壹下紀念品店。順帶壹提,阿拉斯加購物是免稅的,所以買紀念品或者是當地特產都是比較劃算的。
晚上11點左右,本來準備待在酒店休息了,但是聽說有壹個絕佳的看落日點 Point Woronzof,於是還是決定去看壹眼。阿拉斯加的夏天受極晝影響,白天時間非常長。據司機說天黑不到壹個小時,天又亮了。淩晨兩點天才黑,三點又能看見日出。在安克雷奇地區,極夜的時候光照時間只有六個小時,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溫度也沒我想象的低。大概在零下17度左右。
去看落日的路上驚喜地發現壹只母鹿?,它也不避著人,只是自顧自地吃樹葉,我就隔著它壹米遠的地方給它拍了幾張。這麽近距離還是第壹次。
到達落日點的時候還有大概半小時才會日落,我就坐在岸邊靜靜等待。落日點離機場很近,所以時不時有飛機?經過,飛機飛過小山丘,看起來距離不過二十米。
我看著飛機追逐著落日,慢慢消失在遠方的天空,微風拂過,波浪輕柔地拍打著沙灘,整個人感覺輕飄飄的,壹股力量充盈全身,仿佛靈魂得到了升華,也在那壹刻忘卻了平日的繁雜與瑣碎。
11:34分,太陽正式落下海平面,天還亮著,紅霞遍布了整個天空,我也被壹望無垠的大海包裹著,海浪舒緩地按摩著我的身心,那壹刻我只感到壹種無以言表的感動。也感嘆著大自然的造化。極晝的落日,是真正無與倫比的、此生難忘的體驗。
如果不是第二天還要趕早班車的話,我真的想賴在這裏不走了。再過兩三個小時,又能看到海上日出的光景了。
隔日又作詩壹首:
《子夜追落日至沃倫佐夫》
子夜追羲和,驅車至沃倫
海日閉殘晝,鐵鳶逐遠空。
日落意猶未,戀戀留余暉。
枕風聽浪遠,滄海滌心塵。
7/6 第三天 安克雷奇 Anchorage ——塔基納 Talkeetna? 5.5 分
上午8點左右,我們坐上了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另壹趟列車——迪納利之星 Denali Star。這趟列車從安克雷奇出發,重點是費爾班克斯。而我們今天的目標是去塔基納,迪納利南邊的壹個人口只有1200人的小鎮。據說很多人在這裏停留是為了攀登北美最高峰——海拔6000多米的迪納利山做準備。對於很多遊客來說,這裏是搭乘小飛機俯瞰迪納利雪山的絕佳去處。我在鎮上的酒店往窗外看,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窗外飛過的小飛機不下十架,也是非常誇張了。
我們前往塔基納的時候坐的是 Gold Star 車廂,類似國內高鐵的壹等座吧,還挺像模像樣的,上車前會給每個人發壹個五角星徽章證明vip的身份。在車上還有飲料吧可以免費點飲料。我們點了壹杯 polar bear 還有傳說中的血腥瑪麗,不過嘗了壹下我很後悔。感覺血腥瑪麗這種辣椒醬+番茄汁的可怕混合應該是為了聚會中的懲罰遊戲發明的吧。車上也有配餐食,質量跟飛機餐差不多,味道壹般,不過聊勝於無吧。
Gold Star 車廂設在二樓,頭上是穹頂玻璃,可以享受180°的環繞視野。不過景觀本身比起第壹天沿海看冰山的航線倒也略顯普通,不過Gold Star 整體的體驗的確不錯。
上午11點到達塔基納,小鎮上沒別的交通,需要靠酒店的班車來接。班車從9點開到6點,往返於小鎮和酒店之間,錯過了班車就只能自己走路了。
我們到酒店的時候房間還沒收拾好,於是我們決定先去鎮上轉壹轉。這個時節的阿拉斯加是出人意料的熱。我們沒轉多會兒就找了壹家名叫 Denali Brewpub? 5.5 分 的小酒館準備吃點午飯。這家小酒館好像還頗具名氣,據說不少人慕名而來。不過就我的感覺來說,除了烤雞和啤酒味道尚可之外,其他的餐品實在是不太過關。
其他幾家在攻略裏說的天花亂墜的小商店給我感覺也是平平無奇。這個小鎮的經濟本來就是靠遊客帶動的,冬季的時候很多都關門不做生意。
本來考慮坐船去看看迪納利山,但是今天是多雲天氣,大概率看不見山,於是就做酒店班車先回酒店休息了。
總的來說,小鎮的店鋪都不太出彩,如果不坐小飛機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停留在塔基納。
7/7 第四天 塔基納 Talkeetna——迪納利 Denali? 7 分
跟來的時間壹樣,火車還是上午11點出發去往迪納利。迪納利國家公園和保護區面積24,585平方公裏。園區內包括北美最高峰迪納利山。園內的地貌屬於北方的荒野。每年夏季會有提供遊園公車。同時迪納利國家公園也是灰熊、棕熊、麋鹿、馴鹿、山羊等大型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這個國家公園建立於20世紀初,當時以園內最高的山峰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即現今的迪納利山)命名為麥金利國家公園。直至1980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將國家公園依原住民的稱呼改名為迪納利。「迪納利」表示「非常高峻」的意思。
去往火車站的路上還發生了點小插曲:聽酒店前臺介紹火車站離小鎮很近,導致我誤以為火車站就在小鎮上,結果等我們坐班車到了鎮上才發現鎮上沒有火車站,出發時間又臨近了,於是我們壹邊問路壹邊狂奔,這才得知火車站確實不遠——就距離小鎮步行10分鐘左右的距離。得知大概位置後,我們拉起箱子,沿著小鎮唯壹的公路壹路狂奔,終於準點趕上了火車。我跟同行的夥伴調侃道:今天又是灰頭土臉的壹天,然後相視而笑。低頭看了壹眼,我們的鞋子、褲子、行李箱都沾上了塵土,有些狼狽,不過也更像旅行中的樣子了。
坐上火車北上前往迪納利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原始的風光,還是很漂亮的。
到站之後得知還是不能打車,只能等酒店的班車,而且還是按壹人25美金收費的,後來我們得知班車是包往返的,這倒還算合理。我們最後還是叫到了壹輛車,小鎮上唯壹壹個Lyft司機,所以收費其實是比酒店要高。但是沒辦法,這就是壟斷的力量。
我們回酒店休息了壹下,然後就去隔壁度假村吃了個自助餐,之後就是等待晚上atv山地越野車的項目了。山地越野 的體驗還不錯,路上也能看到絕佳的風景。不過結束的時候,我看到朋友從頭到腳都被塵土包圍了,原來他壹路上開的都是山地摩托,吃了壹路沙塵。也算是應驗了我們白天說的灰頭土臉的壹天。
7/8 第五天 迪納利公路遊 Denali Backcountry Tour? 5分
8點在酒店門口等大巴。今天有壹整車的人參加公路郊遊的活動,據說這壹帶能看到像棕熊、駝鹿、山羊等野生動物,也能看到北美最高峰的迪納利雪山。
結果是我們的確在100多公裏外用望遠鏡觀測到了迪納利雪山,但是野生動物卻是壹個都沒見著。大巴開了3個多小時開到半山腰的壹個類似休息區的地方,招待我們吃了個簡餐體驗了壹些諸如兒童淘金小遊戲,小狗狗見面會,小山坡徒步之類的遊客體驗項目,之後又沿著原路返回。
因為壹路上沒什麽信號,晚上回到酒店查看路線才發現,今天完全是繞著國家公園外圍轉,壹點都沒深入到園區裏面,感覺被忽悠了。這個體驗項目應該就是忽悠遊客的。
7/9 第六天 迪納利國家公園 Denali National Park --費爾班克斯 Fairbanks? 8.5分
前壹天晚上發現不對之後,我當即買了兩張國家公園的門票(雖然不知道為什麽最後實際沒用上)。於是第二天上午9:30左右我們徒步進入了迪納利國家公園。整個國家公園只有壹條92英裏的公路,這兩年因為山體滑坡,所有車輛只能深入到42英裏處就需要折返。而且只有園區官方的遊園車才能深入到42英裏,私家車原本只能進入到15英裏處,最近好像放寬到30英裏處。
對於徒步探索來說,園區入口出有幾條專供徒步者的步道,都是進入園區幾英裏處就折返的。當然驢友們也可以選擇另辟蹊徑,直接進行荒野徒步,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初級徒步者來說肯定是不合適的。
我們選擇的步道叫做 Savage River Trail,位於公路15英裏處的 Savage River 兩側,我們是搭乘免費的班車進來的,付費班車能進入園區的更深處,當然也更接近迪納利,因為更深入保護區內部,也更容易看到野生動物。整個園區面積很大,所以設有幾大露營區,很多人選擇在園區裏露營。我們所在的 Savage River 就在主要的露營區附近。
這個步道是個環形步道,我們走了兩個小時左右,沿途依山傍水,遠處的天光將亮未亮,白與黑交接的地方極具大片的質感。可惜我們所處的位置還是不夠深入,步行者也比較多,所以沒見到什麽野生動物。不過假如在這種步道上遇到棕熊那也是壹個大麻煩。
雖然沒見到野生動物,但是這個地方環境的確十分原始,而且視野開闊,空氣清新,讓人身心都得以放松,所以不考慮食宿環境的話在園區露營體驗荒野生活的確也是別樣的體驗。
下午三點多離開園區,坐上迪納利之星前往此行的終點站——費爾班克斯。
7/9 第七天 費爾班克斯 Fairbanks——天使巖 Angel Rocks——珍娜溫泉村 Chena Hot Spring? 8分
前壹天剛到達費爾班克斯的時候就發覺這座城市如今堪比當年的霧都倫敦,不過或許叫它煙都更合適,整個城市都被濃煙包圍,彌漫著壹股果木燒烤的味道,不過聞著比那更熏壹點。司機介紹說,濃煙是來自隔壁城市的山火,今年夏季似乎燒得格外厲害。政府壹般不會幹預,壹是因為阿拉斯加住得太分散,不好控制山火,另壹個更重要的是為了森林的再生和野生動物環境的改善。可以感受到當地人還是很註重環境保護的。
費爾班克斯是極光之城,壹年據說有八個月都能看到極光。據司機說,由於費爾班克斯地處北極圈內,所以極晝極夜的反差很大,夏天的費爾班克斯沒有日落,而冬天則幾乎看不到陽光。這也造就了費爾班克斯這個名副其實的極光之城。司機解釋說,其實現在也能看到極光,但是因為天太亮了所以肉眼觀測不到,所以冬季的漫漫長夜就是看極光的絕佳時機。只要天壹黑,擡頭就能看見極光。他給我們看到猶如官方宣傳照壹般的極光照片,竟是在自家院子裏拍的。在冬季,還有我慕名已久的狗拉雪橇大賽,他說他們壹家都會參加。
我們先在離溫泉度假村不遠的天使巖停下。天使巖據說是當地壹座具有絕佳觀景點的小山,但是由於濃煙天氣,我們只看到煙雲籠罩的壹片。我們上下山用了壹個小時左右,整座山的環境還是很原始的,就是蚊蟲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