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
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5月份交節。這個時節降水量會增加,同時氣溫也會逐漸升高。小滿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壹,有著許多傳統的習俗和美食。以下分享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
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1小滿節氣吃什麽傳統食物
苦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時節,飲食以清淡為宜,而過去這個時候,正是,包括苦菜在內的各類野菜上市的時候。因此,這天民間有著小滿吃野菜、苦菜,清熱解毒的習俗。而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就饅頭、米飯,看起來就讓人食欲大增。
麥糕餅
自古傳說小滿是蠶神的生日,因為南方養蠶較多,小滿又是幼蠶孵出、桑葉生長的重要時間節點,因而對“祭蠶神”也相對更重視壹些。這時人們會以米粉或面粉為原料,制成形似蠶繭的麥糕麥餅壹起享用,期盼蠶繭能夠豐收。
枸杞苗
又稱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幹、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幹澀、虛火牙痛等病癥。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仙人掌
或許很少人吃過這種植物,但仙人掌的開發價值很高,具有獨特的清香,營養豐富,含有許多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夠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制作仙人掌時先剔除小刺,選擇鋒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把小刺削掉,還能適當削皮,使口感更好。
二十四節氣小滿是什麽意思
這時北方冬小麥等夏熟作物子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農諺有“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的說法。而在南方,小滿則反映了降雨量大小的氣候特征,南方有諺語“小滿江河滿”、“小滿不滿,幹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裏的“滿”就是指雨水的盈缺情況。
為何無大滿
在二十四節氣中,有小暑、便有大暑與之對應,有小寒,便有“大寒”。但有小滿,卻沒有“大滿”。對此,這裏找到了兩種解釋:
民俗學專家解釋,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極冷和極熱的時間段,由於冷、熱持續時間長,相當於兩個節氣,且人們正好在貓冬、避暑,沒什麽活動,所以分成兩個相連的節氣。“但春種、秋收期間農事繁忙,事情比較多,節氣本身的特點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兩個大小相連的節氣。之所以沒有大滿是因為秋收時節,節氣特點比較分明,不適合用大小相同的名字命名。
而另壹種解釋,小滿這個節氣名稱還包含著壹定的哲學理念,小滿也就寓意著,滿而不損,滿而不盈,滿而不溢,符合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太滿”“大滿”都是被忌諱的詞語。在《說文解字》中也指出,“滿,盈溢也。”古語有雲,“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所以,古人認為,凡事不能“大滿”,滿則招損。這其實也代表了我們老祖宗的壹種智慧。
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2小滿吃冬瓜
小滿時節吃冬瓜和洋蔥是在合適不過了。小滿節氣容易感到悶熱難耐,容易產生口舌幹燥、大便幹結等癥狀。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癥。這兩樣蔬菜也是我們平常在家裏餐桌上常見的食物。
小滿吃馬齒莧
每年的小滿,很多人都會吃野菜,苦菜是野菜,馬齒莧也是壹種野菜。馬齒莧味道清新微苦,葉片肥厚,這個季節馬齒莧生長得格外旺盛,新鮮的馬齒莧可以用來涼拌,也可以做餡包包子,還可以調入少許面糊烙成菜餅。
馬齒莧菜餅是常見的做法,把馬齒莧清洗幹凈切碎,拌入適量面粉和清水,再打進入壹個雞蛋,加入鹽、十三香調味,調出稠稀度適宜的.面糊,平底鍋上刷壹層油,將面糊均勻的在鍋底攤平,小火慢烙,待菜餅熟透,兩面微黃,就可以盛出食用了,吃的時候在蘸點蒜汁,別具風味!日常生活中,吃些野菜對身體也有好處。
小滿吃鯽魚
魚肉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有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低,是許多人都喜歡的食品。鯽魚是壹種很常見的魚類,並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鯽魚的做法也非常多樣化,可紅燒、煮湯、清蒸。小滿時節,把鯽魚和豆腐壹起煲湯,湯汁鮮美,味濃,營養豐富,讓人贊不絕口。
小滿吃什麽傳統美食3小滿節氣的傳統風俗
1、祭車神
祭車神是壹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裏二車神,是壹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壹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2、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壹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壹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壹帶。
3、吃苦菜
《周書》曰:小滿之日苦菜秀。做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壹,苦苦菜遍布全國,在雖然在各地的稱呼有所不同,但其營養成分、藥用價值卻是壹致的。
苦菜的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並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來治療熱癥,古時人們還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滿時節吃人們喜歡吃苦菜,將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的苦菜,用各種烹飪方法處理,或涼拌、或腌制、或熱炒,調劑口味的同時,也對夏季的熱癥有壹定的應對作用。
4、賣新絲
小滿時節等蠶絲都線制完畢,各家將其背到城裏,賣給收絲的客商。吳地壹般每年農歷四月開始買賣蠶絲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後方散,稱之為賣新絲。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5、祭三神
小滿有“動三車”之說,這三車指的是叫水車、牛車、絲車。“祭三神”則指的是,在小滿時節,祭祀掌管這三車的神靈,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相傳,“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要舉行祭祀儀式。在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供品祭拜,而且還要特地準備白水壹杯作為祭品,祭時將水潑入田中,祝水源湧旺。
6、夏忙會
有些地方還會舉辦夏忙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和購買生產工其、買賣牧畜、集雜糧食等,會期壹般3-5天,屆時還會唱大戲以助興。
7、搶水
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水,南北方都壹樣。除非是天然條件所限沒有灌溉的條件,農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飯。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農人是壹定會充分利用水源,為農作物的生長創造條件。夏季氣溫升高、日曬時間長,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數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顯著超過其他季節。
8、看麥梢黃
在關中地區,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都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這壹風俗叫做“看麥梢黃”,極富詩意。女婿、女兒如同過節壹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模、黃杏、黃瓜等。去慰問娘家人。
農諺雲:“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為更忙前,女兒去詢問娘家的麥收準備情況,而忙罷後,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而小滿叫起來,也像極了壹個鄉村女孩的名字。
每年小滿之後,麥子逐漸成熟。在陜西的廣大農村中,出嫁的女兒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忙的準備情況。有的地方,把它定為壹個節日,叫“看忙罷”。
屆時,女婿、女兒攜帶禮品:油旋膜、油糕、綠豆糕、豬肉、黃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問,並受其熱情款待。農諺雲”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撥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說,夏忙前女兒過問娘家的麥收準備工作;麥收後母親又去看望女兒,關心女兒家的收成和在麥收中的操勞情況。體現了生產勞動中的心心相連,母女情長。在關中地區。
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女兒同女婿要如同過節壹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摸、黃杏、黃瓜去探望娘家人,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等娘家的麥收忙完後,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