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實踐作業做法如下:
壹、與學科融合
我們不僅僅是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或數學老師,所以我覺得創新所實踐作業可以與所教學科高度融合。上周五觀看了線上的"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實踐研究活動,也讓我沒愛啟發。
1、班級特色閱讀活動
(1)教師推薦書目,親子閱讀。
(2)班級***讀壹本書。
(3)繪本創作。
(4)班級中舉行讀書分享會。
這裏的閱讀不是讓學生回家隨意閱讀,沒有規劃、沒有動力,也沒有效果。閱讀活動不管是活動開始,還是進行中,老師都需要進行指導,可以讓家長和學生在群中分享閱讀感受、閱讀收獲。在有壹定的閱讀基礎之後,可以在班級中布置繪本創作、舉行讀書分享會。
2、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
我們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普遍較弱,而口頭表達能力又是學生全面發展所必須具有的壹種能力,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因此,可以在班級布置不同的主題演講。
教師可以提前安排每周的主題和相應的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如"我的家人""我的老師""我最喜歡的運動""我最喜歡的壹本書""我最喜歡的故事"等。
並對學生如何演講進行技巧指導。如果能夠形成壹個系統,並在班級堅持,不管是對演講的同學還是聽眾都有提升。
二、向德育滲透
班主任管理班級,壹日常規中就包含著很多習慣養成,所以實踐作業的壹個方面可以是好習慣養成。
1、好習慣養成
例如掃地、拖地、疊衣服、洗碗、收拾東西等。布置這些作業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拍視頻描述自己是如何做這些事情的,做完之後的感受如何,既可以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又是壹次分享。
2、動手實踐類
結合不同的節日或主題進行設計,例如中秋詩歌經典誦讀、國慶手抄報、六壹美食分享記(用視頻的方式記錄自己是如何做壹道美食的)。
3、情感體驗類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如對父母的愛、對師長的愛、對祖國的愛等。可以讓學生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賀卡、寫信,讓家長帶孩子就近去探訪名勝古跡、烈士陵園等,並交流感受。
不管是什麽樣的實踐作業,老師都要有評比、有反饋、有分享,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參與實踐作業的熱情,能夠更認真、更用心地對待這份作業,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