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苗家火焰醉鵝:火焰醉鵝是壹道非常美味的營養食品,選用大河苗族鄉山地大鵝,制作的關鍵就在於它的醬料,這是獨門秘方。同時,由於其做菜過程都在食客眼皮底下完成,火焰燃燒的狀態,更像是壹種表演。食客在食鵝之前,等待20多分鐘,廚師就在桌旁邊,時刻關註鍋中的變化,加火、翻炒、各種調料的加入,不緊不慢,仿佛魔術師壹般。醉鵝烹制方法十分地道,用姜、大蒜、蔥與壹些藥材,當酒氣完全蒸發後,壹道酒醇肉香的醉鵝就烹制完成了。做法看似簡單,但對廚藝要求頗高。
3、大壩白肉:大壩白肉源自興文縣大壩苗族鄉,采用較好的“二刀肉”,用非常鋒利的菜刀橫切,切出來的肉呈長方形,又薄又長,薄到能透出人影,長到壹塊肉能裝壹個盤子。其特點就是造型奇特,口感極好,深受遊客喜愛。制作大壩白肉的關鍵,主要集中在選料精、火候準、刀工絕、蘸水香四個要素上,缺壹不可。
4、興文劉抄手:在興文縣,說起劉抄手也是家喻戶曉。劉抄手在外皮、火候、工藝、調料、佐料等方面均有講究,肉餡選用新鮮豬後腿肉,入鍋煮沸皮不爛、不茸。煮熟的抄手湯色清亮,聞之有股濃濃的油香,肉眼看去比普通抄手的餡更多。“吃之皮薄餡嫩、湯鮮味美”是眾多顧客對劉抄手的壹致評價。
5、苗家米酒:苗族米酒,漢語稱常酒,是興文縣苗族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由來已久。民國《古宋縣誌》載:“(苗人)喜飲酒,不醉不止,其生性然也。”苗族禮儀有酒重於肉之說。苗家選用興文本地富硒大米制作,酒精度約14-18度,香醇甘冽,滋補養生,飲用講究,風味獨特,堪稱佳釀。夏宜冷飲,冬宜熱飲。歷史價值方面,米酒與興文苗族的興衰緊密相聯,今天登上大雅之堂,招待國內外賓客,列入非遺保護對象。
6、仙峰紅豆腐:仙峰苗族鄉是興文海拔最高的鄉鎮,每年冬天都會迎來降雪,這也為仙峰紅豆腐制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因為只有在氣溫低的環境下,才適宜於豆腐發酵。但仙峰紅豆腐的好味道,可不僅僅是氣候的緣故,還要得益於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好手藝。仙峰紅豆腐,既可以直接配米飯食用,也可用來烹調風味獨特的菜肴,因其獨特的味道和口感,深得大家喜愛。在苗家人看來,紅豆腐不僅是過年過節用來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壹道美食,更寓意著日子會紅紅火火、鴻運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