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丐陽三蒸”故事,重慶的“繩綁肉”趣聞,杭州的“荷葉粉蒸肉”傳說,河南的“丁氏粉蒸肉”……
從另壹個角度看,說明粉蒸肉受歡迎程度很高,是百姓喜聞樂道的壹道家常菜!因此各個菜系都想將它攬入旗下,鍛造了各種名聞遐邇的故事版本。
傳說終歸是傳說,博君壹笑而過,關於粉蒸肉的歷史起源,以及是誰創造出的,我查了壹下資料,很遺憾,不了了知。
書籍記載的粉蒸肉
可以確定的是在清朝時期,粉蒸肉已經很常見了,制作工藝也相當成熟,可從當時美食家袁枚撰寫的《隨園食單》食譜書籍中得知,講了粉蒸肉是壹道江西菜,用到的食材主料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和炒得焦香微黃的大米,搗碎成米粉,把兩者加面醬等調料拌勻入味,然後蒸籠墊上白菜葉,碼上粉蒸肉,隔水蒸熟。熟時不但肉美味,白菜也可口,味道齊全。
張大千以食悟畫
四川張大千,此人是不僅是書畫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同時也是壹位吃貨名廚,以食繪畫,創造了壹幅幅惟肖惟妙的作品。不僅懂吃,也懂得烹飪,深諳菜肴其中來龍去脈,講究做法,註重細節,每到菜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因此被他廚藝俘虜的好友不計其數,外界同樣對他精湛的廚藝給予肯定的評價。張大千撰寫的《大千居士學府》食譜中,記錄了17道他平生最喜歡吃的菜肴,粉蒸肉名列其中。
張愛玲把粉蒸肉吃出了哲理
中國近代女作家張愛玲,她的書中多次提及到荷葉粉蒸肉,以及在壹次訪談中,她說上海的女人就像粉蒸肉。換言之,或許她想表達的是,上海的女人有著荷葉的優雅清香,又不失粉蒸肉的內涵,因粉蒸肉外表平凡無奇,其貌不揚,但細細品嘗,可察覺粉蒸肉內在尤其豐富,包羅萬象,其嫩、香、粉、糯、甜、柔、滑等諸多特點匯聚壹身,低調而不張揚!由此可見,張愛玲已不僅僅是粉蒸肉忠實擁護者,更是對它有著深層的理解。
那麽粉蒸肉怎麽好吃?說起來,我是步入廚師行業後才學會了粉蒸肉,因家鄉沒有這道菜,所以孤陋寡聞。自從接觸到那壹刻起,便被粉蒸肉征服了,此般口感、味道何等美妙!
當我嘗試著做粉蒸肉,意識到不是那麽簡單,不是熟後米粉夾帶硬芯,就是米粉的味道不香,以及肉質韌勁發柴,等等問題。如何解決呢?個人的經驗是多學習,多嘗試,多總結,每壹次的進步,只為做出更好吃的粉蒸肉!
時至今日,做的粉蒸肉已不同昔日了。要想粉蒸肉好吃,其實秘密就隱藏在米粉中,它是粉蒸肉的靈魂!自制的米粉,那香味比外面賣的不止提升壹個檔次,當米香味,肉香味相互交織融為壹體,那香味令人虎軀壹震。下面分享下具體做法,過程壹看就懂,幹貨滿滿。
粉蒸肉的美味做法主料:五花肉300克。
配料:大米50克、八角壹個、香葉壹片、小蔥適量。
調料:腐乳壹塊、生抽、老抽、白糖、蠔油、胡椒粉、料酒適量。
制作過程:
1、大米淘洗壹遍,然後加入足量的清水浸泡三個小時,待用。
2、五花肉洗凈切成3毫米左右的片,然後放入生抽調味,腐乳壹塊增異香,少許的老抽調底色,胡椒粉和料酒去腥解膩,少許白糖中和味道,適量的蠔油提鮮,接著攪拌均勻,腌制30分鐘備用。
3、把浸泡發的大米瀝出,晾幹水分。然後鍋燒熱,放入大米和八角、香葉,先中大火翻炒,等到大米稍微變色了,轉成小火慢炒,直至大米的色澤變成金黃色,米粒輕微開裂,散發出陣陣米香味,關火盛出備用。——(註意,鍋燒熱後無需放油,要直接幹炒的。其次,火燒要先大後小,而且要放入八角和香葉壹起炒)。
4、準備把大米碾碎,把大米倒入料理機理打碎,沒有料理機的小夥伴,用搟面杖搟碎吧。成了米粉之後,加入2克的食用鹽拌勻備用。——(註意,八角和香葉不要丟掉,壹起放入打碎。其次大米不能碎成粉末,要保留小小顆粒狀,才是合格的)。
5、將米粉和腌制好的五花肉混合攪拌均勻,使每壹片五花肉都能裹上米粉,然後擺盤攤平,接著在表面上淋均勻淋上小半碗雞湯——(註意,這壹步很關鍵,不可忽視,如果嫌麻煩的話,可以用清水加蠔油、雞精兌合,來代替雞湯)。
6、水燒開後放入鍋裏,先大火蒸5分鐘,之後轉小火蒸壹個半小時。——(註意,由於蒸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要保證鍋裏的足夠,避免燒幹了)。
7、時間到後,取出粉蒸肉,撒上蔥花即可。如果是想吃辣的,可以撒上適量的辣椒面,花椒粉,然後澆上熱油,完成。
成品,口感軟爛香糯,入口即化,簡直是米飯的殺手。
粉蒸肉之常見的問題——炒大米為什麽要加八角和香葉,以及炒到什麽程度合適?
炒大米放與不放大料,兩者的口感差別很大。只用大米炒,雖說也有米香味,但顯得有些單調,味道不夠層次化,也容易吃膩。相反,放入八角和香葉,隨著炒制過程,散發出的氣味粘染上米粒,使米粒的味道得到了提升,有著復合型的香味,同時也少了壹分膩感。
說到大米炒到什麽程度為好,這個也是至觀重要的,若是火候不夠,米粒少了幹香,而過火了則多了壹分焦糊味。所以火候的控制是有講究的,先中大火開炒是為了快速炒幹表面的水分,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能讓米粒迅速分散開了,不粘壹起。後續轉小火慢炒,是有利於觀察米粒色澤的變色,隨時能作出反應,避免炒過頭,等到米粒表面顏色變深,微微開裂,能聞到撲鼻而來的米香味,表示可以了,關火了。
為什麽說大米不能碾得太碎,以及還要加入少許的鹽拌勻?
太碎不就如同面粉般了,想象壹下五花肉裹上“面粉”蒸,必然味道會差了許多,沒吃幾塊就膩了。所以保留些許顆粒感,相信我,口感會得到明顯提升的。至於為什麽要加鹽拌勻,原理很簡單,大米炒幹是有香味,可沒有鹹味,雖說後續能吸收五花肉的鹹味,但還是不夠,顯得有些寡淡,所以要加少許的鹽來加強,讓整體的味道達到壹致。
為什麽拌米粉完後要加入適量的雞湯?
不要小瞧米粉的吸水能力,好比蒸米飯要加水壹樣,如果不加的話,蒸出來是半生不熟的。就算是米粉的質量相對小,依舊吃起是硬芯的,體驗感非常差,當然,蒸的時間足夠長,米粉吸夠的水蒸氣,也能柔軟的,但太麻煩了。所以,何不補充壹下水分呢,加入適量的雞湯,米粉得到了滋潤,同時也味道更醇厚,何樂不為!沒有準備雞湯,那就用清水代替,總比不放要好呢。
粉蒸肉蒸多長時間最合適?
有的人說蒸20分鐘就好了,有的說半個小時,其實是不正確的,這麽短的時間怎麽能把肉蒸得軟糯呢,就算是用高壓鍋蒸,才勉強達標。所以要想吃出入嘴即化的感覺,建議小火蒸壹個半小時,再不濟也要壹個鐘。
粉蒸肉之小技巧①、大米需要提前浸泡至少三個小時,打算中午做的,早上就得提前浸泡,時間長點也沒事。
②、五花肉不建議切得過薄,畢竟蒸的時間長,體積會收縮。
③、五花肉腌制的時間要適當,能更加入味,蒸好後的味道更好。
④、米粉的量不易過多,每壹塊肉能均勻裹上即可,因為米粉在蒸的過程會膨脹變多,若是過多,味道失衡。
⑤、大米減半,換成糯米,兩種混合味道別有壹番風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