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最道美味是尋常--燙面包兒

最道美味是尋常--燙面包兒

齊帆齊微課

二十多年前,我剛上班,有天和朋友們去飯店吃飯,大家剛落坐,服務員就進來“通告”,說,主食有面條,饅頭,燙面包,如果大家吃面條,饅頭,可以快吃完時再點,如果想吃燙面包,現在就得預訂,大家面面相覷,這剛坐下,還沒“把酒上青天”呢,看到大家有點詫異,服務員解釋說,燙面包得燙面,拌餡兒,蒸熟,工序麻煩,費時費力,所以得先預訂,點晚了來不及做。

奧!原來如此,當然是點燙面包了,費功夫的肯定好吃啊!

果不其然,最後大家酒菜吃得差不多了,燙面包還遲遲未露面,催了幾遍,在又等待了十幾分鐘後,燙面包姍姍來遲,雖說大家都快吃飽了,但看到香噴噴的燙面包,忍不住又食欲大增。

我托著燙手的燙面包,剛咬壹小口,濃稠的湯汁嘭的噴出來,直接把嘴裏燙起個包,但這並不妨礙它的美味。大家都吃的嘴唇油亮,兩手流油,那是我第壹次吃到如此美味燙面包。

後來,和老公談戀愛時,去他家吃飯,沒想到竟然也是燙面包“款待”了我,當時老公熟稔的搟著包子皮說,燙面包是他家“祖傳”的手藝,而且得是冬瓜餡兒的,希望不要在他手裏“失傳”,言外之意,就是讓我學著包燙面包唄,不過很遺憾,那次“首秀”就“砸鍋”了,蒸熟後的燙面包都是呲牙咧嘴狀,木辦法,最後是用勺子連皮帶餡舀著吃的。

2000年冬天,和老公結婚後,按風俗去回訪老公的七大姑八大姨,最先去的是老公姑姑家,姑姑兩口子是老師,住在學校平房裏,學校在離縣城十幾裏路的城邊兒,臨去時,婆婆抱出個大冬瓜讓帶著,那天北風呼呼吹,老公用自行車駝著我,弓著腰,頂著風,使勁蹬著車,我坐在後座,懷裏抱著那個大冬瓜,那場景至今難忘。

到了姑姑家,原來也是燙面包“款待”,看來老公說的“祖傳”手藝確實不假,面已經燙好,肉餡也煨好了,就等著主角大冬瓜。

這次,我很用心的跟姑姑學包燙面包,算是出徒了吧。

夏天的時候,婆婆在老公姐姐家看孩子。

有天傍晚,老公買了個西瓜,西瓜倒是很甜,可是皮出奇的厚,於是我倆突發奇想,能否包鍋西瓜皮燙面包呢,說幹就幹,忙活到天黑,包子終於出鍋了,壹嘗,竟然很好吃,簡直不比冬瓜味道差,我倆就裝了壹大盤子西瓜包子,趁著皎潔的月色,老公駕著自行車駝著我,去他姐姐家送包子,當婆婆打開門,都驚呆了,說啥木想到大晚上的,還吃上了我們孝敬的燙面包。

如今,我包燙面包的歷史已經二十年了,手藝雖不能說“爐火純青”,但老公說的祖傳手藝倒是傳承下來,經過這麽多年的摸索,冬瓜燙面包有幾個小技巧“公開”給大家。

燙面顧名思義,就是用開水燙面,但是不能全部用開水燙,因為這樣燙出來的面,失去了彈性,包子坯容易破,經過多次嘗試,最好是六分開水,四分溫水中和燙面,這樣燙出的面有彈性,包子坯筋道不易破,蒸出來的口感沒有差別。

因為冬瓜餡容易出水,所以冬瓜餡要提前放油,把冬瓜的小孔用油封死,等需要包的時候,再放鹽,快速攪拌均勻,迅速包好,上鍋蒸,這樣包出的燙面包湯汁飽滿,味道醇香,堪與灌湯包相媲美。

私底下,我還把老公家“祖傳”手藝悄悄“透漏”給了愛做飯的老父親,燙面包在我家壹出場,也是贏的滿堂喝彩聲。

現在,每次經過包子鋪,我都會和老公打趣說,如果哪天我失業了,開個燙面包鋪子,也許能養活自己,老公撇撇嘴,不置可否。

不過,我說的倒是心裏話,壹點不假,因為我也是有手藝的人了。

我是上的 遇到薇萊 。懂點法律。喜歡美食。愛好讀書。有時碼碼字。人生海海。謝謝妳能來。

如果喜歡,妳的關註,妳的贊與留言,是最珍貴的禮物。

感謝閱讀。

齊帆齊28天寫作成長營第四周自由寫作業(24)篇13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