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於調查采訪,記者應聘成了“餓了麽”壹名配送員。不久便接到了壹個名為“速客美食”的配送訂單。商家上傳的照片顯示,實體店面寬敞明亮,竈具規整潔,菜品豐富多樣,登記的地址是朝陽區建國路93號院萬達廣場9號樓B2層。然而,記者接單取餐時,卻在店主電話的指引下,七拐八拐來到了通州區楊莊小區壹棟居民樓前。
記者:“我到了,妳家在幾單元門口啊?壹單元是吧?
過了壹會兒,單元門開了,壹名男子探出身來,將餐袋交給了記者。
速客美食經營者:“妳是天天跑嗎?現在?對啊,就跑這壹塊?對!到時候有單我給妳打電話吧。”
地址不僅改變了,這個隱藏在居民樓壹層的壹居室裏的店鋪,與網絡上明亮的店鋪照片竟然完全不壹樣。
這是餓了麽網上壹家名為“大眾家常菜”的店,網上有門面、有大堂、有後廚,菜品也非常豐富,網上登記地址是通州區翠屏北裏21號樓。但這家店的實際地址卻是西小馬莊園小區。而且無論是門面,還是大堂、廚房,都與網上上傳的照片完全不壹樣,這是同壹家餐館嗎?
記者:“叫什麽名字?”
大眾家常菜經營者:“大眾家常菜。”
記者:“是這個嗎?”
大眾家常菜經營者:“是。”
店面雖然不起眼,但這家店單月網絡銷量卻高達1815單。
這是餓了麽網上壹家名為“咕咕叫快餐”店鋪,每個月的網上訂餐量高達2532單。網上登記地址為錦江區耿家巷,但實體店卻是在壹河之隔的武侯區勝利新村。店家上傳的照片,門面和大堂寬敞亮麗,而商家實體店門面狹小局促,店內沒有大堂,只有壹間20平米左右的制作間。
在“餓了麽”的網站上顯示,這家網名為“食速達”的商家,菜品色澤艷麗,廚房不銹鋼竈具潔凈透亮。而實體店的廚房卻是這樣,昏暗狹小的制作間,墻上、竈臺上、飯鍋上到處是黑乎乎的油漬;老板娘剛剛從外面買來的火腿腸,用牙咬開外包裝就直接分切配到炒飯中;掉進臟東西的飯盒,在桌上磕打壹下,就直接裝飯;用完盛飯板直接放在全是汙漬的鍋蓋上
食速達經營者:“今年還少呢,沒有去年多,趕上去年冬天的時候,壹天送四十多來單,跟玩似的。”
調查采訪中記者還發現,路旁有壹家名為“宏偉快餐的餐館。在餓了麽上的店鋪名叫“宏偉餐廳”。竈臺就在門口露天擺放,上面布滿黑黑的油漬;廚師用臟得看不清原色的抹布,將鍋裏、鍋底擦了幾遍,然後又將抹布墊在炒勺上;漏勺就放在腳邊的臟水桶上,用時拿起來不加清洗直接使用;菜品出鍋時,廚師將手指伸進鍋裏蘸出湯汁,伸進嘴裏嘗味道,感覺滋味不夠好,又將菜品倒回鍋裏再次翻炒。
我國對餐飲服務實行許可制度,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並在就餐場所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
2015年北京市通州區開展了無證無照餐飲集中整治,歷經40余次聯合執法,***關停了1281戶無證或衛生不達標小餐飲單位。這條三元路,曾經聚集著多家小餐館,現在有些門面房上還留有當初懸掛牌匾的痕跡。這些被摘掉牌匾的門面房裏,卻依然很忙碌。
福香來菜館經營者:“牌子怎麽沒掛啊?沒有營業執照。”
三元餃子館經營者:“沒有營業執照我們。”
這幾家本已被關停的餐館,可謂“名亡實存”,並且有些店可謂生意興隆。他們如今在大門上或吧臺前都貼上了標誌,“本店已加盟餓了麽”。
某店主:“如果走餓麽的話,就相對貴壹點,每單要提百分之十五點走,羊毛出在羊身上,他提了我的點,我肯定要把價格提高壹點。”
調查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了壹個更為奇怪的現象。在通州萬達廣場東南角,餓壹個沒有任何牌匾標識的商鋪,店鋪辦公室角落裏有壹臺電腦,餓了麽通州北苑地區配送團隊的管理人員,平時就在這裏用這臺電腦上辦公。
每天上午十點,所有配送員上崗前都要在商鋪前開早會,然後開工外出接單。可是,每天散會後,配送團隊中有三分之壹的人並不離開,而是全都進了這家商鋪裏,排隊等候。
每到這時,就在同壹臺電腦上,另外壹個工作人員在上面操作著。令記者詫異的是他竟然打開了五個“餓了麽”網上店鋪的接單客戶端。分別是久久香便當、ENJOY、hello咖喱、棒棒美食、臺北治愈妳。而排隊等候的配送員,也接連從壹個小窗裏口,拿出包裝好的餐盒,外出送餐。
餓了麽派單員:“壹個人兩單,該走就走。”
記者打開餓了麽網站找到了相應的店鋪。這五家店登記地址各不相同,卻都很模糊,五家店都沒有上傳實體店鋪照片,但五家店鋪無壹例外都登上了方便客戶搜索的首頁。配送團隊負責人向記者道出了這五家店的秘密。
餓了麽配送員:“他就五個店,五個店合起來。”
餓了麽通州北苑區域配送團隊負責人:“五個店的餐都是從這裏出。”
原來在這個店鋪辦公室的後面,還有壹間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間,裏面有兩個工作人員正在加工著食品。這五家店網上售出的所有外賣食品竟然全部出自於這間小小的廚房。
五家店店長:“咱們壹天多少單,400多單,壹天啊,妳以為壹個月啊。”
只有兩個人,壹天裏是如何炒制出幾百單形色各異飯菜的?這五家網上店鋪裏登載的壹道道看似新鮮艷麗的美食,又是如何加工出來的呢?
原來,這個商鋪的外間有兩個大大的冰櫃,裏面是事先加工好的壹份份塑料包裝的凍菜。有人訂餐,廚房工作人員就從冰櫃裏取出相應的品種,然後拿到後面的廚房,放進壹支大電熱水鍋裏加熱。電熱鍋無法解凍的,就放進操作臺上面的微波爐裏。凍菜解凍化開後,再裝進飯盒。之後配送員用印有餓了麽字樣的塑料袋包好,就配送給了訂餐客戶。
寬帶網絡寬帶集群專網網絡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網上繳費互聯網+家居應用互聯網+家裝互聯網+移動醫療互聯網+智能穿戴互聯網+租車互聯網+移動OTA互聯網+第三方支付
在這家店鋪裏的墻上貼著幾張證照的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顯示,公司名稱為上海澤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中有兩項涉及食品內容,酒店管理(除酒店經營、除食品生產經營),批發非實物方式:預包裝食品(不含熟食鹵味、冷凍冷藏)。旁邊貼著的是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範圍,同樣是預包裝食品(不含熟食鹵味、冷凍冷藏)。記者查詢北京食藥局公開系統,並沒有查到這家企業的餐飲服務許可申請登記。
同樣地址模糊、沒有實體照片,同樣沒有餐飲服務許可,同樣擠在壹個不到30平方米的商鋪裏,卻又同樣登上餓了麽首頁,那麽這五家店究竟是什麽來頭呢?記者註意到,店裏接單並分配送餐任務的工作人員,身著“餓了麽”工服,這家店長也自稱是餓了麽的正式員工。
五家店店長:“店長,妳不是餓了麽的嗎?怎麽還能是這裏的店長呢?我就是餓了麽。這個店就是餓了麽的?嗯。那我看營業執照怎麽寫上海的呢?嗯,掛的就是營業執照。咱這種店有多少?這個?妳問這個幹什麽?就是問問。我們是獨立部門,獨立運行,那個,這個公司,那個,公司不讓說。”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餓了麽創立於2009年4月是由紮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運營,按照餓了麽網上公布的流程,註冊開店只需三個步驟:提交開店申請,通過資質審核,上線營業。記者提交了希望在河北燕郊開店的申請。第二天便接到了“餓了麽”燕郊地區負責審核工作的經理的電話。約定時間後,記者見到了這位工作人員。他說,在燕郊申請開店,可以沒有實體店,甚至可不需要提供任何證照。
餓了麽燕郊城市經理:“有店面的話,我要幫妳,妳付出的可能比較少壹些,我要是純,說白了就跟黑店似得,我也可以幫妳。”
幾天後這位經理再次約見記者,說能夠幫助記者實現在“餓了麽”開店的願望。
餓了麽燕郊城市經理:“店名叫什麽?這個可以改沒問題的,妳可以先想個大概的,到時候改不了就麻煩了,想壹個大概的就行。那就叫隨便美食吧。那妳現在地址我也簡單幫妳寫壹下,就是燕郊東貿,因為這個地址妳沒有。”
這位經理主動幫助記者填寫了網上店名、地址、商家電話等簡單信息後,撥通了餓了麽客服電話。
餓了麽燕郊城市經理:“餵,妳好,我是餓了麽這邊的市場人員,我這邊需要給壹家新餐廳綁定壹下餐廳管理員。”
隨後記者接到餓了麽客服人員打來的核實電話,只詢問了商家註冊的電話號碼,並沒有核查證照、地址等相關信息。
餓了麽商家客服電話:“手機號碼給您綁定成功了,剛剛給您設置的壹個餐廳管理員的賬戶名是隨便美食,這幾個字的全拼,小寫的拼音,您的餐廳已經新建成功了,您可以正常使用了。”
寬帶網絡寬帶集群專網網絡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網上繳費互聯網+家居應用互聯網+家裝互聯網+移動醫療互聯網+智能穿戴互聯網+租車互聯網+移動OTA互聯網+第三方支付
大約等待了五分鐘,現場的這位經理告訴記者申請的店鋪已經上線,隨後,他又為記者演示了商家客戶端的操作方法。
餓了麽燕郊城市經理:“搜到了,搜到了,但妳的店什麽都是空的,開店信息裏面傳幾個照片,從網上找壹個妳覺得OK的就行。”
沒過多久,經過壹番裝扮的壹個名為“隨便美食”的店面,成為“餓了麽”訂餐平臺上的壹員。“您有新的餓了麽訂單,請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