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有什麽韓國歷史劇

有什麽韓國歷史劇

1.《大長今》

近幾年韓國古裝劇的壹部巔峰之作。從它風靡東亞各國的情況來看,確實是非常優秀的。我想大概許多人都看過。本劇定性為青春勵誌劇,是準確的。背景

在十六世紀初的中宗時代,壹個普通宮女徐長今的事跡宣揚了壹個積極向上刻苦奮鬥的精神,能被大家所接受。另外,該劇當中的美食和中醫(我不同意韓醫的說

法)蘊含了美麗的韓國文化,也能從中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雖然我沒把《大長今》看完整,但覺得該片是值得壹看的,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2.《商道》

本片的歷史背景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的正祖和純祖時代,也是朝鮮的政治結構由朋黨政治向勢道政治轉型期。壹個叫林尚沃的商人周旋於朝鮮與中國

之間,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近代東亞最傑出的商人之壹。像大長今壹樣,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奮鬥成功的例子,有積極向上的壹面。但是,該片醜化了許多中國商

人,把他們都描寫成了奸商。然而,去掉這些槽柏的話,本片還是值得壹看的。

3.《醫道》

歷史背景是在十七世紀初的光海君時代。當時朝鮮剛剛經歷了與日本的戰爭,又面臨了北方女真人的巨大軍事壓力。壹個平民醫生許浚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和救死扶傷的精神,挽救了許多朝鮮百姓,得到了大家的稱頌。在本質上與《大長今》和《商道》屬於同壹類型,有值得欣賞。

4.《明成皇後》

背景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的高宗時代,朝鮮處於西方列強和日本的侵略時期。雖然該片前半部描寫了安東金氏、豐壤趙氏、大院君派和驪興閔氏四個政治集團

之間可怕殘酷的政治鬥爭,但在後半部則著重表現了明成皇後和大院君兩位主角捍衛國家主權免遭清國和日本幹涉的舉動,因此可以算得上壹部愛國主義教育片了。

至於片中有醜化我國歷史上著名人物袁世凱的情節,個人認為這不算醜化,袁世凱就是那樣的人。

5.《不滅的李舜臣》

前幾個月剛剛在韓國播完的,還沒有被大陸和臺灣引進,因此我看的是韓文原版的。歷史背景在十六世紀末的宣祖時代,刻畫了朝鮮著名武將李舜臣領導百

姓進行抗日救國。與《明成皇後》壹樣,該片前半部描寫了東人黨和西人黨以及北人黨和南人黨的政治鬥爭,但後半部則著力放在了朝、明、日三國間的戰爭當中,

是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作品。片中引用了許多科技特效,展現了壹幅波瀾壯闊的海戰畫面,可以說,是韓國歷史上戰爭場面做得最好的壹部電視劇了。但是,該

片為了突出李舜臣和朝鮮海軍的英勇,弱化了明朝的援軍,因此引來了壹些非議。

6.《龍之淚》

該片主要描寫了朝鮮王朝第三代國王太宗李芳遠的事跡,背景在十四世紀末朝鮮開國初期。李芳遠是個類似於唐太宗李世民壹樣的人物,發動了兩次政變殺

害了自己的弟弟逼退了自己的父親而登上王位的。本片是韓國典型的帝王戲,與我國的《康熙帝國》、《漢武大帝》相似,不過在大場面的表現上,略顯功力不

足。

7.《太祖王建》

背景在十世紀,壹個叫王建的人經過無數的戰爭和政治鬥爭統壹了朝鮮半島,建立了高麗王朝。與《龍之淚》壹樣,是壹部非常成功的帝王戲,在許多方面也不遜色於中國的帝王戲。喜歡帝王戲的朋友有機會可以欣賞壹下。

8.《燕山王朝》

歷史背景在十五世紀末的燕山君時代,朝鮮第十代國王燕山君(就是中宗的前壹個國王)即位之初大刀闊斧地改革朝政,但到了後來演變成壹個殘酷的暴

君,最終被臣下推翻的故事。與表現聖君的帝王戲不同,本劇著重刻畫了燕山君為報母仇忍辱負重,在登上王位後又倒行逆施的心理和政治結構的變化,非常有看

頭。

9.《女人天下》

歷史背景在十六世紀初的中宗時代,與《大長今》的背景相同,描寫了壹個叫鄭蘭貞的妖女通過各種手段最後達到控制朝政的目的,是典型的政治朋黨鬥爭片子,宣揚了陰謀權術種種狠毒的政治手段,刻畫了壹個消極冷酷的現實世界。個人覺得不太適合青年人去看。

10.《張禧嬪》

歷史背景在十七世紀末的肅宗時代,當時的朝鮮剛剛經歷了與滿清的戰爭,朝廷裏是西人黨和南人黨、功西派和清西派的政治鬥爭,描寫了壹個叫張玉貞的

妖女通過美色勾引國王成為張禧嬪,並勾結南人黨廢除了仁顯王後閔氏,但在真相大白後被國王處死的故事。與《女人天下》相同,片中充斥著太多的權術,過分的

消極,不值得去看。

11.《海神》

改編自著名小說《王道》,歷史背景在八世紀的新羅王朝時代,刻畫了壹個叫張保臯的海賊周旋於唐朝、新羅和日本三國之間的故事。個人認為本劇屬於典

型的YY自慰片,壹群新羅人在中國橫行霸道,視強大的大唐軍隊如無物,過分醜化弱化中國人,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看,實在是非常劣質。但在韓國人的立場上,

勉強能算得上點愛國的成分。

12.《兵道》

歷史背景與《不滅的李舜臣》相同,在十六世紀末的宣祖時代,也就是日本侵略朝鮮時期。這部片子是我見過的最不要臉的YY自慰片了。前半部分還行,

描寫了朝鮮軍民抗擊日本入侵,可以算是愛國主義教育了。但後半部分簡直在胡扯,說什麽李舜臣乘勝追擊打到了日本本土,在大阪、京都和江戶等地與德川家康調

動了數百萬大軍決戰,最後朝鮮國王為免生靈塗炭,主動與日本和談,簽訂了和平條約。篡改歷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個人認為可以當作笑話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