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四休居士的安樂法

四休居士的安樂法

宋人黃庭堅有《四休居士詩序》,贊揚壹個叫孫昉的鄰居:“太醫孫君昉,字景初……自號四休居士。山谷問其說。四休笑曰:‘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樂法也。’”

孫太醫的生活原則是簡單樸素,不過度。

在生活上,吃穿都不講究,家常便飯,吃飽就停。不貪美食不貪多食。許多人減肥不成功是既貪美食又貪吃。孫先生穿也不在意,縫縫補補又三年。能遮寒保暖就可以了。養活肉身,溫飽足矣。對照孫老師的標準,世間人的不快樂,往往也是自尋煩惱。把溫飽作為起點,欲望可以無窮盡,而本事、意誌和機緣際遇都是有窮盡的,這裏面的差距就是煩惱不歇的原因。

孫先生在精神上也要求簡單質樸。“三平二滿”指日子平平穩穩,過得去就行。“三平”,指衣、食、住都很平常普通。“二滿”,滿足於當下的地位和名譽,不論其高低。這很難得。有本《西遊記》續書,講唐僧師徒遇到“造化小兒”,小娃娃有各種圈子套人,人們都被套住。孫大聖不信邪,跑去挑戰,小孩子用了許多圈子,大聖都能套出來,大聖在無數的圈中穿梭遊戲,喜不自禁。然後小娃娃省悟,又扔出壹個圈,孫大聖卻無論如何也跳不出了。天上老君指點門道:“造化小兒哪有圈子,都是妳自家套自家呢。妳不是功名利祿之人,這些圈套不住妳。現在,套住妳的是好勝圈。只要息心,自然出來了。”可見,滿足自己當下的狀態,其實並不容易。孫先生能出圈,旁人未必呀。最後壹條,也是精神狀態的修煉,不要貪,樣樣都不要貪,也不要妒,人有我無,要心氣平和,到了老去,也坦坦然然接受。

太醫的養生之道,黃庭堅特別同意,稱之為“安樂法”。果然壹輩子修煉成,也真能得壹輩子自在,而且會健康長壽。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做不到,所以金人劉仲尹做《別墅》詩評點這個事:“竈下旋添溫坑火,床頭剩買讀書油。可人誰似黃夫子,著意裁詩寄四休。”竈下有柴,填上炕就熱了,床頭燈裏的剩油,還夠讀書用。這樣的生活,可以過,但終究是輕簡貧乏的,難以耐住,有誰能像黃老夫子那麽純粹天真,專門寫詩寄給四休居士,將孫先生引為知音呢?

人雖然常常孤獨寂寞,因為不被人理解了解。然而,人又不會永遠失望,天地遼闊,時間悠長,總有壹個人甚至壹些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人間便是值得。